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對於楊家將這個在民間相傳的故事,多數人都對此感到並不陌生。

而關於穆柯寨、轅門斬子、雁門關、血戰金沙灘、李陵碑、穆桂英掛帥……這些關於楊家將和楊門女將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楊家將忠肝義膽,血灑疆場,誓死報國的精神更是令無數中國人為之敬仰!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在我們熟知的楊家將故事裡,楊繼業號稱楊無敵,人稱楊老令公,是楊家將裡的靈魂人物之一。這在真正的歷史上也確實如此,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故事裡的楊繼業的原型就是北宋名將楊業,在史書裡楊業本是北漢大將,後歸降北宋,被授予右領軍衛大將軍職位,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因為足智多謀,屢次打敗遼軍所以被人們稱為“楊無敵”。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公元986年北宋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展開了第二次北伐遼國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因監軍王侁所害,楊業戰敗,並以身殉國,絕食三日而死。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楊業死後,楊業的長子楊延昭(本名:楊延朗)扛起了楊家軍的大旗。楊延昭在伐遼戰場上因為驍勇善戰得到了宋真宗的稱讚,說他“治兵護塞有父風”。而遼國人也因此認為他是北斗第六星下凡(主鎮北方),所以就給他起了外號“楊六郎”。六郎並不代表他是楊業的第6個兒子。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公元1014年,戎馬一生的楊延昭於保州邊關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有人會問了,那我們所熟知的楊大郎,二郎,三郎…………呢?很抱歉,這些人在正史上好像都並出彩。

根據《宋史》記載:楊業一共只有七個兒子,而不是楊家將裡面的八個兒子。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在楊業死後,楊延昭子承父業繼續浴血沙場,為國效忠。但是楊家的其他人籍籍無名,並沒有如同演義中那樣繼續在邊疆抗遼,而是選擇接受楊業戰死帶來的遺澤,在宮中任職,成為了保衛皇宮安全的小武官,一生也並沒有做出什麼出彩事蹟。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比如在楊延昭時代,楊家大旗就交到了他的兒子楊文廣手中。雖然楊文廣也頗具才能,但是由於當時宋遼之間已經停戰,所以他並沒有取得和祖輩父輩相提並論的功績,最後只是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候。

公元1074年楊文廣病逝,享年75歲。在楊文廣死後,楊家再無將才,楊家也因此走向沒落,楊家將的威名實際上只維持了三代。而傳說中的楊八妹,穆桂英這些楊門女將也只是傳說。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到了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早已衰落,後代大都淪為平民,哪裡還有當初的威風。即使是那個小說中的那個楊家將後人——楊志,也不過只是一個區區提轄而已,儘管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終究只是人們不斷補充,構思出來的文化產物!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兒了?

所以說並不是楊家將不救北宋,而是北宋國未亡,楊家卻早已不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