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再現“短命重組” 仁智股份的“忽悠”誰來背責?

资本市场再现“短命重组”   仁智股份的“忽悠”谁来背责?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韓永先 北京報道

從宣佈停牌重組到交易預案出爐,短短兩週時間,華昌達火速重組被質疑大股東急推忽悠式重組自救;赫美集團40天重組事項套牢3萬名投資者,被深交所閃電發問 “忽悠式重組”。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終止重組事宜,多家上市公司重組事項被監管部門質疑是否涉及忽悠式重組以及炒作股價而夭折。

4月23日,仁智股份(002629.SZ)公告宣佈終止始於3月25日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從重組停牌到終止,仁智股份用時不到一個月急速上演了一場近百億的重組大戲,而背後的真實目的再次引起市場廣泛質疑。

典型帶病重組

3月25日,仁智股份宣佈推進重大重組事項,開始停牌。

4月8日晚間,仁智股份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仁智股份擬作價103億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及資產置換相結合的方式購買科元精化全部股權。4月11日,公司重組事項收到深交所火速問詢。

4月23日,仁智股份公告宣佈終止重組。值得注意的是,仁智股份在明知公司存在多起訴訟事項、控股股東股權被司法凍結、2017年業績造假等多項重組實質性障礙的情況下,仍然急於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是典型的帶病重組,其背後的真實邏輯耐人尋味。

就在停牌重組期間,4月11日,仁智股份還披露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公司相關人員在處理2017年部分業務時存在虛假記載,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分別為9041.72萬元和6079.52萬元,虛增利潤3203.46萬元。針對上述差錯,公司對201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調整後的淨利潤為-3017.14萬元。

業績造假巨雷直接成為交易所關注的重點,被指是違反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成為推進重組的實質性障礙。

不僅如此,仁智股份早在2018年就已暴露了內控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的風險。

當年10月20日,公司公告稱,上市公司董事長陳昊旻、董事長助理陳伯慈及相關人員為公司融資,在未經授權、未履行內部正常審批決策程序開具1.47億元商業承兌匯票,後公司未收到相關融資款,公司以廣東中經通達等相關當事人合謀騙取公司票據為由對相關當事人提起訴訟。

仁智股份面臨的困局遠不止此。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瀚澧電子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仁智股份14.64%股份,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截至目前,瀚澧電子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8138.7萬股,佔總股本的19.76%。但是在2018年2月26日,瀚澧電子上述股份因債務糾紛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全部凍結,凍結期限為2018年2月26日至2021年2月25日。

瀚澧電子尚未履行上述的債務清償義務,從其財務上來看,公司明顯履行能力不足,這也意味著的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存在被申請強制執行風險,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可能會發生變更。

此外,而《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天眼查資料發現,仁智股份目前揹負的股權糾紛、經營合同糾紛、融資票據糾紛等多達近10項。

公司明知存在上述重大造假、糾紛事項的情況下,仍推出重大資產重組,其急於通過資產重組脫困的心情可見一斑,但是這種倉促的帶病重組背後是否存在忽悠的成分,誰來為未成行的短命重組責任,值得市場深究。

對於上述公司的重組背後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組、炒作股價的嫌疑,《華夏時報》記者先後多次去電去函採訪公司,但是截至公司重組終止都沒有收到回覆。

退市命懸一線

經營業績造假、涉及重大資產訴訟、控股股東違規融資等事項從內部顯示仁智股份管理經驗面臨的困境,而此次的重組標的同樣也給投資者留下了忽悠重組的疑問。

經自查調整後,2017年仁智股份出現虧損,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5.2億元,同比減少23.96%;歸屬淨利潤為-6.33億元,同比減少34053.13%,已是連續兩年虧損,公司已面臨退市警示風險。

截至2018年末,仁智股份總資產僅剩3.69億元,較報告期初減少54.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僅為4186.2萬元,較報告期初減少93.79%。用4000萬元的權益搏取科元精化估值103億元的重組資產,仁智股份上演的絕對是蛇吞象重組,本身就帶著超高風險,並且重組標的科元精化值不值103億元同樣是廣受質疑。

資料顯示,科元精化截至2018年末的淨資產僅為11.38億元,對比103億元的交易作價,增值達8.05倍,溢價超高。

但是科元精化的盈利能力卻與溢價明顯不符。2016年至2018年,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9.11%、86.51%與78.98%,主要依靠銀行借款和商業信用借債運營,並且同樣存在股份被高比例質押的困境。但是同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68億元、49.57億元、100.33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億元、6987.07萬元、5.74億元。

科元精化揹負高負債,卻在短期內營業收入以及淨利潤同比增幅實現翻倍式增長,是否也涉嫌業績造假事項值得考問,仁智股份緊急終止推進重組事項,或許也是出於對重組標的資產的質疑。

4月23日,仁智股份稱,經各方協商一致,認為繼續推進重組事項無法達到雙方預期,若繼續推進存在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為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利益,交易雙方審慎研究決定終止籌劃重組事項。

被寄予厚望的重組交易戛然而止,仁智股份則不得不持續面臨主營業務萎縮,利潤持續虧損的經營困局,因為深陷多項債務糾紛,公司目前整體流動性趨緊、資金緊張,經營、財務壓力劇增。

此外,仁智股份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歸屬淨利潤為虧損500萬元至1000萬元,同比降20.87%至60.44%。公司在2019年繼續出現虧損的概率極高,如果不能繼續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實現扭虧發展,仁智股份不得不直接面臨退市風險。

而上述的短命重組暴露的問題帶來的隱患也成為公司可能面臨的又一硬傷。2017年仁智股份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虛增利潤3203.46萬元,涉嫌構成業績造假,可能會讓公司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而此次短命重組已在二級市場引起震動,自4月9日復牌至4月15日,仁智股份的股價一度連拉5個漲停,股價由停牌時的4.53元,飆升至最高7.29元,漲幅達61%。但是公司自帶硬傷的推出重組是否涉嫌忽悠的成分,仍待監管層調查,如果存在的虛假重組,或許也會迎來投資者的索賠訴訟。

這無疑給深陷經營泥潭、面臨退市風險的仁智股份雪上加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