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餘漫。


6月份就要中考了,廣大初中生已經陷入了忙碌的備考當中。其中有一部分成績不太理想的初中生,要麼準備找一所學校提前入學;要麼準備等中考成績,看能夠報什麼學校。自己孩子能夠考普高的家長,坐等普高通知書;明知考不上普高的家長,早做準備;最痛苦的恰恰是那種可能考上,又可能考不上的。


考不上普高,死心早做打算;不上不下的,最糾結,到底該怎麼選擇呢?人生沒有一條絕對正確的道理,只要是一個不會後悔的選擇,那就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1、考不上普高的50%,他們都去了哪裡?


每個城市可能不太一樣,有的人說我們這裡普高升學率就只有50%,有的人才說不到50%,有的人會感覺自家小孩子班上好像有不少都升了普高。不管升學率多少,那麼這群沒有成功考上普高的孩子都去了哪裡呢?


(1)輟學。


我不知道現在這年頭初中輟學少不少見,畢竟當年我還讀書的時候,身邊還真有不少初中就輟學的。我是85後,也就是說隨著我升入高中、上大學,輟學的人已經是90後了。如果是輟學比較早的女孩子,結婚可能也會比較早,基本上出去打工沒幾年,回來結婚;男孩子不一定,也有結婚早的,也有依舊在外面打工,或者回家去開挖掘車的。


那種找了一個師傅,學挖掘機出頭的年輕人還算是比較有出息的,據說人家介紹相親對象的時候,就會特別強調:“他開挖掘機的,知道吧,工資高,很不錯的一個小夥子。”


那種即使輟學,後來家裡人還送去當學徒,學了一技之長的,不管是廠裡,還是隻是開挖掘機這種事情,憑技術吃飯,雖然乾的是基礎性崗位,到也不錯。


(2)中職、高職。


繼續讀書的,有兩種,一種:說是學習一技之長,但很多家長都覺得——其實孩子是去混日子,混學歷的,感覺學校教不了什麼東西。他們的目標很簡單,找一個學費低且比較安全的學校,等幾年後孩子大一點,就可以出來“打工”了。另一種:不甘心混學歷,多少還有些野心,到處找學校,要麼想要找一所能夠學到東西的學校;要麼想找一個深造可能性比較大的學校。


前者幾年後會跟別人講,讀這種學校沒有意思,都是混日子的,學不到東西,看到沒有,他不照樣讀過,還不是混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而後者,他則會告訴對方,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就是可能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不願意付出,學不到東西很正常。


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2、那些考上本科大學的,一定都混得很好嗎?


考上本科大學,僅只是一個門檻罷了,能不能在大學校園裡學到東西,能不能拿到大學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書,同樣需要個人的努力。如果不信的話,每年從本科院校裡退學的那群孩子是怎麼回事?相較於那些沒有考上本科大學,甚至連普高都沒有升上來的孩子,他們擁有太多機會,可依然被“退學”了。


學與不學,是兩種不同的狀態,如果是不愛學習,不願意努力的人,即使到了大學本科校園裡,也不全然都能夠成為精英。或許,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可什麼事情都沒有絕對,並不是你進了985、211學校,你就真的是精英。


除了進去,你還要出來,是怎麼出來的,大學四處是怎麼過的,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3、那些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什麼人?


你能說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統招大學本科嗎?NO!NO!NO!絕對不是,或許大部分是,但非統招本科的人並不是沒有機會,通道是通的,關鍵是看這個人他自己有沒有這種想法,願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考。


成績差是真差,那是沒辦法,但若是那種成績可上可下,或者原本成績很好,但在關鍵時刻表掉了鏈子沒有考好的人,他們絕對不甘心只拿到一箇中專/大專文憑,專升本,想要往上深造。這樣的人內驅在起作用,只需要給他們一個平臺、一個機會,不用人督促,他們就能夠自我學習,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所以,一般能夠考上研究生、博士的人還真不一定要學業特別優秀,更多是對一個人自制力、自我學習能力的考驗。


當你覺得讀中職、高職無用時,那麼研究生、博士是怎麼來的?


4、你要知道,不管是研究生、博士都是考出來的


一個初中生,學歷想要往上走,有兩種路子,一種:初中、高中、大學、考研究生、博士;另一種:初中、中職、大學(或五年制大專,專升本)、考研究生、博士。成為博士之前,必先是研究生;成為研究生之前必先是本科生,成為本科生之前有可能是參加高考的高中生,也有可能是專升本升上來的專科生。


研究生不是隻有統招大學生才能夠考,專升本的本科學歷也可以,它考的是你的學力,而不是你是哪一條學歷之路升上來的。有本事就考,沒本事,不好意思,不管你是統招本科,還是專升本, 一律打回。


讀中職、高職並不是真的沒有用,而是你自己覺得它沒有用,自己就不認可它,自抱自棄,那還有什麼好談的?國家政策也一直在強調,要發展好職業教育,避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有效分解高考分流的壓力,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社會提供優質人才資源。


尤其是做為學生的自己,更加不能放棄,你要相信:人才的培養絕對不能只靠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馬羅,只要想成才,不管是哪條路都能走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