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北京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家长的交流方式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而家庭教育的成败并不在乎学历,而是在于父母时刻关注与孩子相处的生活细节,注意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方式,说话的语气。

但是很大家长在和自己的孩子说话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情绪,比如他们心情比较急躁的时候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也比较急。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可是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对孩子的差别会非常的大。因此,北大心理学家建议父母与孩子多用以下五种的语气,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1、尊重孩子的语气

北大心理学家指出,孩子从两三岁起开始就会有“自我意识”,慢慢地,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就会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当孩子在父母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立刻表示自己的反驳与反对,而是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先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并且用尊重的语气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孩子坦然接受,不是屈于父母的威严接受。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2、鼓励孩子的语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个时候,父母不应该总是给孩子批评,一个总是受到批评的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作为父母,不管孩子做得有多么不好,都应该在孩子的错误中努力发现孩子的亮点,孩子的进步,并且给予孩子鼓励,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在一味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的自信。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3、与孩子商量的语气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自己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应该干什么,因此,他们与孩子说话的语气,就成了命令的语气。北大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命令的语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抗拒的情绪,孩子虽然不会说,但心理会很不情愿,这特别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建议把命令的语气改为与孩子商量的语气,这样,孩子会更愿意配合。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4、赞美孩子的语气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很吝啬他们的赞美。比如孩子努力做了一个手工作业,明明做得已经很不错了,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苛刻,他们会“吹毛求疵”,会找出其中的很多毛病。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北大心理学家指出,父母不应该吝啬他们对孩子的赞美,应该多去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给予赞美,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加优秀。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5、信任孩子的语气

孩子在接触一件新事物时,由于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会很没有底气,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信任,是父母的一句“加油,我相信你可以”。比如孩子想学习弹钢琴,但又怕自己学不好,当他们询问父母的意见时,父母如果说“加油,我相信你可以”。孩子就会更加的自信,也会更加的努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北大心理学家说,父母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给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

北大心理学家:父母与孩子交流,使用这5种语气,会影响孩子性格

因此,家庭教育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以给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比如说父母与孩子说话的语气。相信很多家长看完后都有所启发,以后多多注意自己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多用以上这五种语气和孩子说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