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好咖啡要趁未冷前喝掉?

一段時間以前,小編曾在某間名店外帶了一杯手衝咖啡,剛拿到手的時候,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果然又香又順口,酸度和厚實的口感有著很漂亮的平衡,並且豆子的香氣爆發性的四溢在口中,是很棒的一杯咖啡。

但因為趕時間,不得不把這杯咖啡帶上車,這一放,大約是40分鐘左右的車程,什麼事都不對了…

進辦公室一坐下,第一件事就是想先喝口好咖啡,結果原本厚實的口感,變成有懸浮物漂浮在裡頭的那種強烈雜感,酸度變的銳利〝無比〞、香氣分崩離析…

和剛拿到手相比,“雲泥之別”的比喻應該不算誇張…

為什麼說好咖啡要趁未冷前喝掉?

其實…大部份的咖啡店家都知道,咖啡是會“變”的,大部份人也都知道,熱、溫、涼時的咖啡風味是相當不同的,但…“涼”之後的事呢?似乎沒有這麼多人在意。

冷掉之後,時間拖長,除了大家一般認知的相對味覺及香味溢散,這種溫度造成的感官上的差異之外,化學上,咖啡的確會“變質”,並且這樣的變質,其實有一部份是可以從衝煮避免的。

咖啡變質的原因,目前小編的理解分成三部份:“油脂氧化”、“色素氧化聚合”、 以及其實不是變質但容易被誤認成變質的“冷凝”。

看不懂沒關係,我們一步一步來

“咖啡有油,那麼請問同樣的豆子,深焙和淺焙誰的油多呢?”一般會回答“深焙”

如果是受過訓練的烘焙師,應該會回答“一樣”。正確答案應該是,一樣。

但這其實不是重點,下面這個問題,才是影響到咖啡液變質的重點

“把相同豆子、同樣萃取率的深焙和淺焙拿去實驗室作油滴析出檢測,請問哪一個會析出較多的油滴呢?”

為什麼說好咖啡要趁未冷前喝掉?

答案是:“淺焙”

“納尼!?就算深焙淺焙油脂含量一樣,深焙較容易萃出油脂這件事情也肯定是不爭的事實,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只要是常在衝煮的朋友們,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跟疑問。

沒錯!如果題目問的是:“哪杯咖啡(液)含有比較多的油脂?”答案就會是深焙了。

但可惜的是,題目是問:“誰(咖啡液)能析出比較多的油滴?”

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淺焙咖啡冷了之後,可以明顯看到上面浮著一層油脂,相較之下,深焙咖啡卻不會有這樣子的現象。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

為什麼說好咖啡要趁未冷前喝掉?

淺焙咖啡液的油脂是以油滴的形式浮在咖啡液表層,但深焙咖啡的油脂卻是乳化在咖啡液裡,由於深焙的咖啡,能在烘焙的過程中生成較多的界面活性物質,就像是肥皂一樣,能把油和水“乳化”在一起,變成穩定的油水混合物。

接著…正如同大家認為的,深焙咖啡豆比較不耐放的原因一樣,單純型態下的油,很容易因為氧化跟光照而酸敗,所以剛好和豆子反過來。淺焙的咖啡,由於油就這樣直接浮在液麵與空氣接觸,變質的速度遠比深焙來的快。

酸敗後的油脂會帶給人強烈刺激的酸感,和些許噁心的氧化物的味道。恩…其實就是所謂的油耗味。要避免這部份的變質,就是儘可能的“乳化油脂”,或者“萃出比較少的油脂”。

Anyway…在咖啡冷掉前,你最好趕快嚐嚐它

不然,就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好咖啡要趁未冷前喝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