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职称新政6月1日起执行,如果是真的,你怎么看?

PEP人教版英语


教师职称晋升难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算是好消息吧。

目前存在的问题:自从中小学教师实行聘任制度以来,职称的名称体现在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比例上。根据这个比例,各级技术岗位都有一定的限制,超过了这个比例限制,无论如何都晋升不了的。

目前山东文件的变化:此次山东修订的《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明确了正高级,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新的比例设置。其中高中为:3:30:50:17 初中为2:20:50:28 小学和幼儿园:1:10:50:39.从这样的比例结构上来说,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还是有利的。以小学为例:100人中,可以设置1个正高级,10个高级老师,50个中级老师,39个初级老师,这样的比例对于小学工作满20年以前还不能聘任中级岗位的问题应该会有很大的缓解,至少有50%以上的机会解决。

若有所思,面临的问题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虽然中高级职业有一些提高,但像小学每100个人中,只有11个人给评高级岗位,这与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老师们期待的工作满30年可以晋升副 高级岗位,要实现这个原因,这个比例还明显偏低。

另一方面,中小学都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术岗位三种类别,这样的比例是否都用于一线的教学人员,目前还不得而知,如果用于大多数的优秀老师,我觉得对老师们还说,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同时对于,个别地区实行的县管校聘这样的学校来,不要出现个别出现中高级职称过于居多,让其它老师看不到希望,所以必须做到各学校和地区学历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这样也可以让这样的晋升岗位的政策显得更合理。


消息是好的,愿望也是好的,对于山东省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说实在的,对于一线辛苦工作的老师们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消息,也希望在政策的执行中,能做到真正公平,公正,将那些有真正高水平的能力强的老师们优先聘任到高一级职称中来,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突然收尾的时候,我倒想到一个问题,如果100人里面只有11个高级,那第12个人是不是只能等那11个里面退了或者死了才可以晋级?(哈哈,这不是咒别人嘛),如果能划出标准,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晋级不更好吗?


杨锅来了


山东教师职称新政6月1日起执行,也就是提高教师职称中高级和中级职称比例,使整个教师队伍的职称水平提高,间接地提高了教师待遇。这是非常让教师高兴的事,毕竟曾经的高级职称僧多粥少,让教师们苦不谌言。

一、山东教师职称新政是如何规定的。4月16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明确了正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新的比例设置,高中为3:30:50:17;初中为高中为2:20:50:28;小学和幼儿园为1:10:50:39。并且强调指出,本指导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5月31日。依此可以看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初级、中级、高级和正高的比例是递增的,这也符合大家心理预期。毕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知识含量和教学难度是递增的,同时对教师的学历也更高些。

二、提高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就是提高教师待遇。过去幼儿园、小学连高级职称都不能评,后来放宽后但比较偏低,所以教师整体的职称水平偏低。现在适当提高了各个阶段的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也就是整个教师的职称水平提高了,当然使得整个教师的收入水平有提高,这其实也是落实国家提高教师队伍待遇的具体举措。因为教师职称对教师的收入影响很大,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收入高1000元以上是常事。

三、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过去中高职称比例偏低,好多老师无论怎么努力也难得到职称评审的指标,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逼迫有的教师采用不正当手段去争取评职称,也让某些领导有了腐败的可能。现在中高职称比例提高,评上中高职称的机会上升,大家的收入会提高,工作积极性肯定会提高。

山东教师职称新政走在了全国前列,应该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全国各地尽快推广。以此来落实国家对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让教师更愿意乐教,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个人的观点,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并要求在6月1日起执行,这不容置疑。引《指导标准》对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岗位等级结构比例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亮点就是提升了岗位类别及岗位等级结构的比例。这令各地的教师欢欣鼓舞。

众所周知,各地教师之所以晋升职称难,晋升高级职称无望,均源自职称限额制,目前各地的高级职称名额仅占全体老师的6%左右,中级职称占50%左右,初级职称占40%左右。如此低的高级职称指标,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晋升高职无望。令广大教师的提前进入倦怠期,同时也令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而山东刚刚出台的此项《指导标准》的亮点就在于不仅提升了职称类别结构的比例,还提升了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其亮点在于:

一、所谓岗位类别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往年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评职称结构混为一谈,造成管理岗位的晋升职称要早于并多于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此《指导标准》明确规定了管理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分别是:

1、高级中学:教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而管理岗位数量一般不超过12%。

2、初级中学:老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一般不低于88%,管理岗位数量不得超过12%。

3、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数量占岗位总量一般不低于90%,而管理岗位数量不超过10%。

由此可见,此《指导标准》严格限制了管理岗位在晋升职称中抢占普遍一线教师的职称名额的现象。更可能大的让奋战在一线的普遍教师能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这不得不说是广大一线普遍教师的福音。

二、此《指导标准》的第二大亮点在于:更合理的设置了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分别就高级职称的正高、专技五级、专技六级、专技七级,中级职称专技八级、专技九级、专技十级和初级职称中的专技十一级、专技十二级、专技十三级分别设置了晋升比例。

如下图所示:高级职称,除正高级一二级的岗位标准按国家和省标准执行以外,正高级三四岗位之间的比例设置为3:7;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比例为2:4:4。中级职称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初级职称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这项岗位等级结构比例更是令各地教师艳羡不已,原因在于,全国各地有近80%的地区,特别是广大乡村教育,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均按最低专业技术等级设置,高级职称对应专技七级,中级职称对应专技十级,初级职称刚对应专技十二级。而每级职称又细分的中间专业技术等级有些地方根本不执行,这样一来,一方面每一级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另一方面无形中减少了职称晋升的等级,这让很多老师在漫长的晋升职称无望的等待中度过。

例如小徐老师所在的地区,自2008年起,一级职称名额和高级职称名额几乎为零,而很多教龄10到20年的教师还是初级职称,拿初级职称最专技十二级最低对应岗位等级工资,而20-30多年的教龄的中级教师则只能拿到专技十级的等级工资。每级职称之间没有中间过渡等级,这造成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而山东的此项《指导标准》明确了各级职称间的等级结构比例,让各级职称之间也有了晋升专业技术等级的希望。必将鼓舞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职称的吸引力,为山东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山东教育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山东的此项《指导标准》确实是广大一线教师的福音,普遍一线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晋升中级和高级职称,切实避免了管理岗位的高级职称远远大于一线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的不良现象。是全国教育评聘职称结构比例设置改革学习的典范。希望在全国能得以推广。


指尖教育帝国


4月16日,山东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明确了正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新的比例设置:

高中3:30:50:17;
初中为2:20:50:28;
小学和幼儿园为1:10:50:39。

文件为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真实无疑。

此消息,于山东省130万中小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亦可以畅想,全国各省市区,定不肯让山东一省专美于前,不久必将跟进。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是个怎样的状况?

可以说,只要提到职称,老师们无不唉声叹气,满肚子苦楚无处诉说。教师队伍中,为了职称,不知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喜剧。“为你痴为你狂,为你爱为你伤,为你朝思暮想白了头”,这不是给爱人的情书,这是教师对职称的爱恨缠绵。

职称指标少、评审过程不透明、评上了却不能聘。对当前职称评审规则,一线教师无不深恶痛绝。

因为评职称无望,很多老师提前进入职业倦怠期,每日如行尸走肉,按部就班上课,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感情。我们经常说,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和灵魂,教育就是一潭死水。

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在给教师以压力的同时,还必须给教师以希望。人是生活中希望中的。因为白天会如期到来,所以我们才愿意在漫漫长夜等待。教师的希望是什么?不可能升官发财,唯一的指望,就是晋升职称,然后可以多收个三五斗,不至于活得太寒酸,出门抬不起头。

职称制度的设计,本来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师,有初、中、高(现在还有正高)三个等级,职称等级中又细分了13个岗位等级。这样,如果每两年晋升一个岗位等级,每五年晋升一个职称等级,则职称提升可以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都止步于中级职称,能评上高级者凤毛麟角。为什么要卡住教师职称晋升?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可以节省教育经费;二是类比区域内公务员中的高级职务,也有比例控制;三是基于人性的阴暗,拥有高级职称者一般拥有权力,不愿意与教师同一层次从而丧失掉优越感。

这两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去年11月份,山东省发布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增加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农村教师工作满10年,20年,30年,可直接申报中级、副高、正高职称,不受所在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这次发布的《……职称比例指导标准》,是对《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如果政策能不折不扣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道是不是就畅通了呢?

我们结合实例分析一下:

以某县城初中学校为例。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正高职称0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45人。按新指导标准计算,该校可增加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8人(32-17+3=18),中级职称2人(80-96+18)。也就是说,新政落地后,该校将有23人可获职称晋升。这所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中级职称教师占了绝大多数,可能不适合作为标本。如果学校中青年教师居多,情况将更加乐观。由此可推断,山东的中小学教师真的有福了,职称再也不会成为困扰一生的大问题了。

畅通了职称晋升通道,对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没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放弃。看得到希望,谁不努力争取?从初级到正高,层级丰富,可以一直向上攀登。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教师,想着论资排辈,总有一天轮到自己。这样也行,不过,在职的时候只是中级,工资比别人低。熬到退休之前,终于可以升到副高,但一看工龄差不多的同事,都以正高退休,难道甘心?所以肯定也会博一博。

山东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步子大、思路新,可以肯定,会极大地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毫米


山东教师职称新政将于6月1日起执行,的确是真的,的确是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毕竟我们现在的工资中职称工资所占的比例并不低,同一年工作,如果低一个职称,那么可能比人家低1000块,所以提高中高级比例的确是鼓舞人心。

一、最大的特色就是提高中高级比例

以上两幅图分别是2013年、2019年山东省关于教师职称比例的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的职称新政有以下变化:

1、中高级职称比例上升,增设正高级职称

2、增设幼儿园职称

可以说,比例的上升,也就意味着名额的增加,名额的增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二、领导干部不占用一线教师名额

1、高级中学:教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而管理岗位数量一般不超过12%。
2、初级中学:老师岗位数量占学校岗位总量一般不低于88%,管理岗位数量不得超过12%。
3、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数量占岗位总量一般不低于90%,而管理岗位数量不超过10%。

此《指导标准》严格限制了管理岗位在晋升职称中抢占普遍一线教师的职称名额的现象。更可能大的让奋战在一线的普遍教师能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这不得不说是广大一线普遍教师的福音。

三、政策虽好,也看效果

1、指导标准中,虽然提到了提高中高级比例,但是没有谈到降低标准:比如减少论文等;

2、没有谈到定岗定级,上职称固然重要,还重要的是定级,要不然高级永远是7级,中级永远是10级,初级永远是12级,对教师持续的积极性也有影响。

3、名额的发放,按照全县统筹还是以学校具体人数为例?如果该校主要是年轻人,那么这次会有名额增加,反之,可能就较少。


最后,总体来说,肯定是有利于广大教师的。


90后地理老师


职称是个热门话题。我听到这个消息,专门搜索了一下相关的报道。

4月16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明确了正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新的比例,分别为:高中3:30:50:17;初中2:20:50:28;小学和幼儿园1:10:50:39。该规定明确指出“本指导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5月31日”。



职称新政的消息的确鼓舞人心令人激奋。对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来说,充满希望。



职称与工资挂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评定职称,意在激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但现实中出现了名额少、分配不均,老师之间出现不当竞争,或者评审过程出现不公等诸多情况。职称新政相对于过去的1:4:5的岗位比来说,中高级职称比大幅提升,解决了职称评定中的僧多粥少的问题。



职称晋级是一个综合考核工作业绩、品德、个人能力的过程。之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基层学校领导层凭借资源优势捷足先登,普通教师认真教书评不上职称;有的老师不善与人交际,由于人缘关系等原因在投票环节,失去晋级机会;有的人职称评定之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的态度出现了敷衍。这让职称失去了激励的本意,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有评定机制的第三方监督参与,评定过程前对申评人考查、评定过程中对申评人、评审团监督,是否可以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第三方监督,对评定职称后的人,按期考评积分,确定晋级和降级,是不是可以解决了职称评定前与评定后的工作表现出现的反差问题呢?

在职称评定中,如果监督不到位,多劳不多得、同工不同酬、高级职称拿超高工资而不干活的或者干活少不公平现象,有可能还不会改变。 也就是说,教师职称改革要体现激励原则,在对制度的执行上公平公正,第三方监督有力,才能解决混职称的问题,才能鼓励老师多劳多得、长期坚守者多得、特别优秀者多得,才能有激励、有教育情怀、甘于坚守课堂不放弃。



教育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一边实践,一边发现问题,一边不断的总结经验。山东职称新政,就是个值得推广的例子,政策微调,解决了职称评定中名额少的问题。相信在不断的改进中,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家校一线


山东教师职称新政即将全面实施,职称比例大幅度提高,但仍会有教师对此不满意

教师职称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同工不同酬是对职称制度不满的根本原因。据专家进行的网络调查,有高达70%的教师,希望取消职称。当时,三水三心曾做过分析,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的,年轻教师占据主流,而年轻教师的职称,又多半相对较低,这个结论,不足为奇,但依然能从侧面反映出职称制度,已经不受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欢迎。

为了让职称制度更能满足广大教师的期待,各地采取了一些举措,比如,甘肃、陕西、黑龙江等省,将职称向农村地区教师倾斜,有的地方逐步开始放松对职称的名额限制。在所有职称改革的省份中,山东省,算是步幅比较大的。

根据山东教育发布消息:

日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鲁人社规〔2019〕7号),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的需要,我省2019年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分别确定为3%、2%、1%,这也就意谓着,100名教师中,高中将有3名正高级,初中将有2名正高级,小学和幼儿园将有1名正高级!

根据对职称职级的控制,我们可以看出,备受关注的高级教师比例,高中为30%,初中为20%,小学和幼儿园为10%。而这次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中级职称,各学段皆达到50%!这样看来,整个职称结构,形成了一个橄榄型——中间大,两头小,一般来说,橄榄形的结构,是最具有活力的。

那么,针对这次职称制度的改革,我们究竟应当怎么看待呢?

第一,消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对于网络上的消息,我们要有存疑的思想——冗杂的信息,真伪的判断,必须要有官方的正式消息或大型正规媒体的报道,否则,很容易被一些扯眼球的媒体误导。

鉴于此,我查阅了山东省教育厅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一文件,并从中看到了明确的规定:

所以,这一次的职称比例调整,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第二,职称比例扩大,对教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职称比例的扩大,受益的,肯定是广大的教师。我们知道,在教师的工资体系中,职称工资所占的比例不小,高级和中级之间,每月相差好几百元,加上由此受到影响的社保、公积金等因素,差距更大。所以,扩大职称比例,受益的是广大教师。

在这一点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为山东省点赞!

第三,仍会有部分教师不满意

事实上,再好的政策,都有人持不同意见,这很正常。这一次山东省的职称比例调整,并不会让所有的人受益,特别是一些平常工作努力单不愿意准备材料的老师,依然难以平道相应等级的职称。再说了,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们总会希望自己有更高的待遇,所谓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在这里,我们还不能排除有极个别的老师,抱怨成性,对什么都不满意,就像是全世界都欠他一样。对这样的老师而言,再好的政策,他都不会满意。

不过,个人以为,这样的老师,毕竟是极少数,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不能占据主流——管理,永远只能面向主流。

第四,还有几个亟待厘清的问题

整体来说,这一次的职称比例结构调整,是一件好事,但其中,还有几个问题,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这里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1.结构比例是按照学校还是区县教师总数?

该文件规定:学校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对同类学校岗位设置数量实行集中调控,对高级岗位要留有一定数量的空缺岗位,用于培养、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

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按照省主管、县统筹的机制,这一次的职称结构比例调整,是按照省主观的方式来进行调整的,那么,结构比例是有县级来统筹还是消极来统筹呢?如果是县级来统筹,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又是按照什么方式来给各个学校划分职称结构?

名校多一些,普通校少一些,薄弱校更少?

如果这样,对薄弱学校而言,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2.按照结构比例而不是标准,是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该文件规定:同一类别层级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其功能、任务、规模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不同,在规定的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内,岗位设置适用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应有所差别。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我们希望,每个学校都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试想“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但事实上,一段时间之后,各个学校的发展就会呈现出差异。如果按照以校为本的机构比例来分配,这里,会不会出现另一个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各学校办好办差一个样?

我们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了职称比例的调节机制,名校和薄弱校一个模子,时间一长,是否可能导致名校产生懈怠?

3.具体兑现的时间,还有待于观察

好的政策,从制定到出台最后到落实,都有一个过程,有的过程,还非常漫长,甚至,有些政策,还半途夭折,所谓的“中道崩殂”。举个例子,《教师法》规定的很好吧,几十年来,实行了吗?2018年两办关于“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发点很好吧?现在,好多地方实行了?甚至,还有的地方以新闻的方式,广而告之,说三年之内解决!

这一政策,说是从今年9月开始实行,具体实行的情况,我们还只能观察——落了地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总之,山东省此举,无疑是对教师教育热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和热情,将会进一步迸发!


三水三心


这是山东省人社厅、教育厅的英明决策,明智之举!是山东省一线教师的福音!职称评定一直是教师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解决了职称评定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老师的积极性,也解决了教师之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因职称评审而出现的矛盾。山东职称评审政策从学校教师结构比例上和岗位职称设置上有了新的突破,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评审细则,比如以教育成绩和教学工作量为主要参考指标,弱化论文、课题、各级奖励和荣誉等,让一线教师真正感觉到公平公开公正!相信其他各省市也会借鉴山东政策很快出台新的职称评审政策,从而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若水频道


看到这道题后,我先去看了看有关于山东教师职称新政文件,这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向山东省的教育同行发去我的贺电。然后内心里期盼这股春风尽快吹到我们这里!


4月16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明确了正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新的比例设置,高中为3:30:50:17;初中为2:20:50:28;小学和幼儿园为1:10:50:39,这相对于过去的1:4:5的岗位比来说,中高级职称比大幅提升,这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说,无异是一个特大喜讯,绝大部分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不会再那么难了!


我们是小学,现在除了新招聘来的年轻教师,学校里绝大部分是中级教师了。按我们学校来说,总教师人数150人,除去代课老师,在编制的老师有120名左右吧。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有一人。正高级教师0人。副高级教师有六人,因为有几个老师是从高中里分流过来的高中教师,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95个中级教师。19个初级教师。

按照上面山东教育厅的新政策,我们学校要有一个正高级的名额。高级教师要有12名,也就是要增加6人,中级职称要60人,现在已经超标准了。初级职称要有47人。现在19人。因为现在新招聘的老师每年数额不大。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

高级老师现在6名进1名正高级,显然目前竞争较小了。而中级教师目前是95人,如果进高级教师,就是95个人里面进6人,难度很大。

也就是现在大家还是被卡在了由中级向高级迈进的门槛这里。

对于山东这个新政策我有几个问题要问。

首先、如果今年评职称按照固定的比例评选了,那么明年没有退休的或者没有进新人,总人数没有变化。是不是就没有指标了。

其次,评选的的标准又是什么。

这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评选的标准不透明。教师最主要的业绩就是应该看成绩,可是现在评选时会有很多的附加条件。比如说公开课,比如论文,比如课题,比如各级的奖励证书,林林总总加起来,那些把精力主要投入到教学中,取得了好成绩的老师,反而不如其他老师的总评分高。

再就是各种各样的奖励证书还不公开,只有评审团知道,最后你知道自己加了多少分,人家加了多少分,分数怎么来的。是不是真实,你根本就不会知道,因为公示的只有最后结果,你看看结果,又怎么知道别人的分数是怎么遥遥领先的吗?


如果评选出来的就是德才兼备的,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乐于奉献的老师,大家也心服口服。

实情是这样吗?

评一次职称就让见识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没有钱和关系网,你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不管给多少个指标,评选工作必须透明,并且老师们不看教学成绩,看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奖励证书有什么用,那些奖励证书只体现了他个人的能力,但是是不是体现在了教育的本职工作上了呢。我看未必吧!

有的奖励证书一大摞,可是学生的成绩却一直不高,难道你教哪一届学生,都赶上学生整体素质差吗?还是你本身素质差,或者你根本没有用心教学生呢?这个答案也只有自己知道吧!

有的老师也会提出新的问题。按学生成绩来评判老师,是不是公平。如果这个班里学差生多上那么几个,这个老师的成绩会被影响好几年。我们一般就是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样这个老师可能六年都不会出好成绩。

有的老师就会在学生成绩上动歪脑筋。不让孩子参加考试,开病假条,开弱智证明,不都是被成绩逼迫的吗?

这又是一个问题存在!

第三就是职称挂钩的问题。

有了职称资格证,不等于就可以给你挂钩工资。听老教师说,我们这里从2003年职称挂钩后,一直到2013年,近十年没有给任何一个老师职称挂钩。2013年才开始给98年评上职称的教师挂钩。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评上了高级老师,是不是可以立刻挂钩,使自己的工资待遇有所提高。

第四、一般评职称都向老教师倾斜。

可是他们评上高级后,都退下来教轻松的副科。而年轻的老师们赚着微薄的工资,却干着几乎是两个人的任务。

很多老教师说,老教师也是从年轻教师熬过来的,你说错了,你们年轻时,老师之间的工资差别很小。不像现在差别那么大。一个老教师几乎等于两个多年轻教师的工资。过去老师间的工资差别没有这麽大。有经历的老师说说我说的对不对!

第五、工资挂钩后,有的教育部门已经实施,高级女教师要延迟到60周岁退休。

我想问这延迟退休的五年中,老教师该如何工作,是自己申请延迟还是强迫延迟?如果延迟,他该不该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还是光拿高工资,出工不出力,占着指标不退休呢?

总结语:任何一个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了利国惠民。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是不是达到了最初想要达到的目的。但愿山东教育厅给全国各省份开了个好头,让大家在职称的深海里看到了一丝光明!但愿这光明能够照进所有老师的心里!我们期盼着更多更好的政策普照在我们身上!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果有失偏颇,请友友们批评指正!期待大家的踊跃留言,分享下你对职称新政的看法!


心中百合静静开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表明观点,山东开了个好头,给深受职称之苦的中小学老师带来了曙光。

首先来看下,文件是由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的,所以真实性没有问题。文件明确指出对幼儿园及中学学职称设置比例给出标准,高级职称比例大幅提高,这给很多水平到了但苦于没有指标了老师带来了福音。

众所周知,职称是所有老师尤其是中小学老师的痛,因为高级职称比例太少(以前中小学没有正高职称,2015年才有正高),很多中小学老师条件早就达到,但为了一个指标可能苦等十余年,现在大幅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至少带来了希望,希望是什么,希望比黄金还重要。那新的规定下,中小学各级职称是怎么设置的呢?叶秋带大家来看下,

新规定下,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33%、22%、11%、11%,其中正高比例分别为3%、2%、1%、1%。正高对应岗位为一二三四,副高对应岗位为五六七。高中高级职称比例超过30%,初中高级职称比例超过20%,提高幅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实行以后,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高级职称比例的提高,将大大激发在职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前因为名额有限,所以高级职称比例已用完,在职老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不得不等待现有高级职称老师的退休,有的时候十几年都没有名额,这使很多老师丧失了希望,丧失希望的后果是什么?反正无论如何努力都评不上,那还努力干什么呢?体现在教学上可能就是丧失了教学热情,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现在高级职称名额大幅提高,很多老师看到了希望,肯定会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质量是个很大提高。

第二,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团结。以前高级职称名额有限,而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之间一年干同样的活收入可能相差一两万,这难免会造成一部分老师心理上的落差,特别是职称评定中的不公平会进一步加深这种矛盾,现在高级职称比例提高,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使教师的晋升道路打开,一个企业最怕什么,最怕看不到发展的希望,一个职业最怕什么,最怕没有发展空间,而高级职称比例的提高拓宽了老师的发展空间。

第四,对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教师队伍是个利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肯定是不行的。总体看来,我国教师待遇和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这需要慢慢来。提高高级职称比例就是第一步,年轻人有了更广的职业空间,必然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

第五,是需要注意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定注意职称评定中的不公平,不要让职称评定成为某些官员某些校长的自留地,否则,将极大挫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让好事反而成为坏事。

最后,提高高级职称比例对广大中小学幼儿园老师是个利好,拓宽了老师的晋升空间,将大大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教育中去,很难想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