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良種“扶貧牛”走進喻家坳,帶給鄉親們更多收益

【精准扶贫】良种“扶贫牛”走进喻家坳,带给乡亲们更多收益

在不少農村地區

都有一些扶貧項目

對於貧困農民來說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顯然飼養牲畜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能夠給農民源源不斷的帶來收益

“最多時存欄肉牛400多頭,目前還存欄200多頭,平均每頭每天長肉1.5公斤!我特意多留些壯牛育種,讓它們當‘扶貧牛’,希望‘扶貧牛’帶給鄉親們更多收益!”近日,記者走進喻家坳鄉湧泉山村賀迪元肉牛養殖場,只見一群群清一色的良種肉牛,正在圈舍裡或地坪裡,悠閒地吃著草料或曬曬太陽。主人賀迪元指著那些膘肥體健的肉牛高興地說:“這些肉牛是‘洋種’,叫西門塔爾牛,看上去像奶牛,成年母牛體重有將近一噸,成年公牛可達一噸多,它們是我和鄉親們的‘富種’,大家都指望這些‘寶貝’發財哩!”

用拼搏多年積累的“第一桶金”創業

沒有增收產業,大家難以脫貧致富。共產黨員賀迪元和村幹部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找何產業,誰來帶頭,又是一個難題。為了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一直在外跑運輸的賀迪元與在家鄉開店做生意的妻子商量,決定拿出全家人拼搏多年積累的“第一桶金”創業。

【精准扶贫】良种“扶贫牛”走进喻家坳,带给乡亲们更多收益

賀迪元從小放過牛,對牛情有獨鍾。2015年,他從東北引進良種肉牛,在村裡建起養牛場,規模越來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後又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投入註冊資本200萬元,創建了寧鄉沃豐養牛專業合作社。

鄉親們看到賀迪元養牛有錢賺,紛紛向他討教,跟他一起養牛。“先富帶後富”的賀迪元不久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正式當起全村的“領頭雁”。

賀迪元帶動了本村及周邊鄉村群眾的養牛熱情與信心,合作社的股東發展到30多個,與他合作的養殖戶有的甚至遠在百里開外的流沙河、青山橋等地。去年上半年,駐村第一書記洪國華與他商量,積極策劃舉辦“脫貧攻堅大講堂”系列活動,開講了“合作經營和管理新模式”,並特意組織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村民到賀迪元肉牛養殖場觀摩學習養牛技術,鼓勵賀迪元帶動更多貧困鄉親一起“發牛財”。

利用糞肥種牧草生態養殖肉牛提效益

“我養殖的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體軀長,肌肉豐滿,四肢結實,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是肉、乳、役兼用的大型品種,被譽為‘全能牛’。”賀迪元介紹說。

【精准扶贫】良种“扶贫牛”走进喻家坳,带给乡亲们更多收益

記者看到,該牛毛色為黃白花,頭、胸、腹、四肢及尾巴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角較細朝外上方彎曲,非常可愛。

“其實,我們講肉牛,就是肉用牛,是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肉牛特點是體軀豐滿、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肉質口感好,由於肉牛產肉性能好,養殖前景很廣闊。”陪同記者走訪的駐村第一書記洪國華補充介紹說。

【精准扶贫】良种“扶贫牛”走进喻家坳,带给乡亲们更多收益

寧鄉沃豐養牛專業合作社集配種、飼養、草料加工、育肥牛收購為一體,以賀迪元肉牛養殖場為龍頭,在當地農業結構調整區塊,推廣牛糞還田種植牧草,或與菸農合作,在煙田套種秋季玉米或晚稻,回收牧草、玉米秸杆或稻草養殖肉牛。

洪國華算了算經濟效益賬和社會效益賬:“1頭肉牛需要約2畝土地提供牧草、玉米或稻草等飼料。牧草可多年生,種植投入小、門檻低,每畝每年有1500元左右的效益;推廣菸葉與秋季玉米輪作,既可免除翻耕與施肥環節,又可利用玉米及秸稈作青貯料;就近收購本地稻草,則能解決焚燒稻草汙染環境的難題,還能實現農民增收。”

記者在賀迪元肉牛養殖場看到,有好幾個專門的牛尿汙水處理池進行生態處置,而牛糞通過發酵變成了有機肥,養殖場周圍到處都是青青的牧草。

我利用糞肥種牧草生態養殖肉牛,可每頭收穫純利約5000元。通過基地化養殖或託管散養結合,吸納貧困戶到基地就業,或組織貧困戶零散養牛,這樣都有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賀迪元興奮地說。

養牛有錢賺,肉牛產業扶貧模式見實效

喂牛,打掃圈舍,或利用糞肥種牧草,當地有10多位村民,其中4位建檔立卡貧困村民,在賀迪元肉牛養殖場長期務工。

“只要是有想法的戶子,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都歡迎他們參與養殖肉牛,哪怕是幫我打工或是種牧草都行。”賀迪元誠懇地說。

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民歐建光,肢體殘疾,已年逾五旬,與八旬老母相依為命。他在賀迪元的支持鼓勵下,從賀迪元肉牛養殖場優惠買回1頭300多公斤的母牛,養到今年下了1頭小牛崽,現在小傢伙身價已上萬元。

“要是沒有賀書記帶頭,我們根本不懂得養牛賺錢。我只養牛半年,就賺了4000多塊錢。”村裡得到賀迪元幫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民楊菊奇,年過花甲,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兒子孫子,自己曾因心臟病做搭橋手術,身體衰弱,卻想為貧困家庭分憂。賀迪元資助他3000元,借給他1頭約250公斤重的牛崽餵養,按增重每公斤30元的價格回購,令楊菊奇非常感動。

【精准扶贫】良种“扶贫牛”走进喻家坳,带给乡亲们更多收益

脫貧攻堅的核心在於產業和就業“兩業”支撐。賀迪元和他所率領的寧鄉沃豐養牛專業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訂單收購牧草”或“分散養殖育肥”方式,養牛有錢賺,肉牛產業扶貧模式見實效。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賀迪元,終於成功帶領鄉親們走上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記者丨李先強

校對丨周思慧

校審丨劉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