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在从奴隶制过渡到王朝制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一段“寡头共和”时期。

那么这段时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西周至春秋时期前后出现过两次“世族政治”。

第一次是西周中晚期的恭王至厉王时期,以“国人暴动”而告终,前后历时近百年

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第二次是春秋中晚期以鲁“三桓”、晋“六卿”、郑“七穆”等一批大世族把持各国政权为标志,前后大概有两百年

西周武王至穆王时期,以及“宣王中兴”之时,王权是国家政治的主导,贵族要服从王权。同样,春秋早期齐桓、晋文称霸的时代,各国君主大多能掌握实权,不是后来那种徒有虚名的摆设。

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那么“寡头共和”是怎么出现的呢?

只有君权衰弱无力,大族之间又能基本维持势力均衡的时期,才会出现稳定的“世族政治”局面。如果大族势力膨胀,君主又恰好是厉害角色,比如周厉王、晋厉公,双方就难免发生冲突,要么是大族代表被诛杀,要么是君主被推翻。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一下那时期的寡头们

鲁桓公有子庆父、同、牙、友,庆父是庶长子,是为孟,嫡长子同即庄公,牙是为叔,友是为季公子庆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其后代分别被称作孟氏、叔孙氏、季氏。因出自桓公,合称“三桓”。

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鲁国公室自宣公起,日益衰弱,而国政被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

孔子曾经试图改变卿大于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强大的实力面前,无法成功,最终被赶出鲁国。鲁国末年,三桓强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其中公子夷(姬夷)和公子坚(姬坚)先后嗣位为郑灵公和郑襄公,子孔死于内乱,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剩下的子罕(公子喜)、子驷、子丰、子游(公子偃)、子印、子国、子良(公子去疾)及后代被人统称七穆

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在政治斗争中,七穆逐渐控制了郑国的政权,七穆中又以罕氏最强,至春秋末期,七穆的其他家族被排挤而衰落,郑国的政坛上只剩下罕氏和驷氏两家。

那么寡头共和现象是怎么退出历史的呢?

伴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即所谓“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剩余产品增多和技术分工变得复杂,也许首先是统治阶层人口增长远远超出总人口增长率,有些得不到世袭特权和晋升机会的贵族“支庶子弟”,开始憧憬流动性更强的游戏规则。

同时,人口增长、农业开发使以前僻处草莱的各方国都膨胀起来,各国统治者开始意识到争夺人口、国土的重要性,国际间的上层阶级认同感就要转换成地域国家意识了,君主开始削夺贵族的世袭权力,建立官僚制,将国家的统治延伸到普通农民,实现编户齐民的管理方式,以此富国强兵,在对外战争中取胜

春秋战国中一段被忽略的寡头共和时期是怎么样的?

寡头共和时代至此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