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為了能傳宗接代,如果娶不起老婆,在古代他們竟能這樣解決

男人為了傳宗接代,娶不起老婆,在古代他們竟然是這樣解決的

首先說明這是封建荼毒,無論到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不值得提倡,現在甚至有些封閉的村子裡還存在類似的事情,這種社會問題是普通人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只有抵制抵制再抵制,一旦發現就去政府舉報,媒體曝光,為消滅這種現象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古代的男子總被大家以為是三妻四妾,確切說是一妻多妾,一般只有有錢人家才娶得起那麼多女人,普通百姓家中還是隻有一位,很多時候娶老婆娶妾不是為了解決“生理需求”,而是為了生孩子,生男孩,孝順父母。可能那會人人有皇位繼承吧(開玩笑,就算現在也有特別多的家庭有皇位繼承……),有錢人能娶好幾個,沒錢的也要有人繼承“皇位”啊,那可咋整,於是他們想到了這種辦法,始於漢朝,興於清朝——典妻,典賣的典,典當的典。


男人為了能傳宗接代,如果娶不起老婆,在古代他們竟能這樣解決


劇照

說到典妻讓我想起高中那會看過的一個恐怖小說,後來還被拍成電影,看過的人可能猜得到,這裡不提,我們只說典妻。

在古代,女性地位及其低下,被當做商品買賣也是常見的事兒,能買賣的可不止年輕女性,結了婚有了名分後也可能遭遇被買賣。那會不像現在物質條件好,三天吃不到飯不奇怪,作為“男人附屬品“的妻子,就可能被當成商品賣掉,換糧食,換衣服等。這就便宜了那些沒錢娶媳婦的男人,他們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租借別人的妻子,用來為自己生孩子,生下孩子後女人任務完成,重新成為丈夫的”佔有物“。


男人為了能傳宗接代,如果娶不起老婆,在古代他們竟能這樣解決


典妻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在寧波,典當雙方會簽訂一份”合同“,寫明女人的使用期限和價格,以及生出的孩子歸屬問題,在證人公證下成交,這種形式最多。

有的地方則不同,是女人自己坐在家中,典夫上門“做生意”(老實講說到這些詞的時候小編都覺得生理不適)。這是因為,由於家中丈夫生病或別的客觀原因需要妻子照顧,身邊不能沒有人,無法像上一種方法讓妻子去別人家生孩子,於是經過丈夫同意後,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己過來,獲得的錢用於家庭開銷,這種事情有特定的名詞——“坐堂招夫”。

在江蘇,如果在典當期間丈夫生病了,可以請人和典夫說說,讓典夫到家中幹活(這都什麼跟什麼?),如果妻子是租出去的,就要離開家,借出去的則不用。


男人為了能傳宗接代,如果娶不起老婆,在古代他們竟能這樣解決


劇照

現代人難以理解這種行為,是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在現代的人是幸運的。

古代典妻盛行,朝廷都曾明確禁止,卻效果甚微,清朝時期甚至默許這種行為只要不明碼標價,且女人會去別人家勞動,行為就是合法的。典妻現象不僅是一種男尊女卑思想的體現,也是那個時候女性生活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