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抑郁症为什么这么多,大家觉得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层云暮雪


为什么现在抑郁症多了。

我个人觉得,仅代表个人观点。

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我们国家。把人家国家几百年走的路。几十年走完了。这样人们的心理没有随着成熟稳重。遇到一些困难就抑郁。

还有就是人们本身得心理弹性不好。遇到一些事的时候 容易产生问题。如果增加自我心理弹性的话。应该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大雄恋爱屋


抑郁症在精神科属于情感障碍范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家对抑郁症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这个词在我们生活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原因,影响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很多,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尤为重要。

神经生化因素

生物胺与情感障碍的关系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了解较深的领域之一。不少研究报道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生物胺水平或生物胺神经通路功能乃至结构的异常。而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被认为与情感障碍的发生关系最密切。我们应用的抗抑郁剂多数也根据这一原理调整病人的生物胺浓度从而调节情感症状。

遗传学研究

迄今为止的遗传学研究肯定地发现,在情感障碍的发病中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但遗传学影响的作用方式则十分复杂。只用遗传学一种因素解释情感障碍的发生是行不通的。但在家系调查中,双相障碍病人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8~18倍,而抑郁障碍的发声率较之高2~3倍,这种差距随被调查者与先证者血缘关系的疏远而缩小。双相障碍的遗传度也较高,表现在50%的双相障碍病人的双亲至少有一位患有情感障碍。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25%;而如果双亲均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声情感障碍的几率增加到50~75%。

心理社会因素

单一的遗传因素显然无法满意地解释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病因,即使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的诱发,乃至致病作用依然不容忽视。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生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易感素质并非全或无的存在,而是呈现一种过渡状态。较为易感的人在较轻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即可能发病;而较不易感的人在教重大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仍可能发病。

对于特殊年龄阶段或者特殊群体,抑郁症发作也有很多现实原因刺激

更年期抑郁症

一般发生在更年期,男性为50~60岁,女性为45~55岁,原因是人们更年期后,常有一下情况发生:

  • 老年期逐渐迫近,生理上开始出现改变,如女性绝经、内分泌功能变化、好发于老年的疾病开始出现,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及听、视能力减退等。

  • 环境发生改变,如面临退休、工作岗位逐步为年轻人所替代、子女不满意或外出工作,老板有病等。
  • 自感老之将至,有“日落西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回顾以往岁月,不堪回首,瞻望今后前途,十分茫然,心静容易苦闷、烦躁。
  • 常有躯体疾病,亲人亡故,子女远离,工作变动等生活事件作为发病诱因。

老年性抑郁症

  •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常有感觉迟钝、记忆力差、步态不稳、代谢障碍等情况,躯体疾病也明显增多。

  • 心理状态也常有改变,如性格改变、说话啰嗦、行为幼稚、精力不足等。孤寡老人生活无着,缺少照顾得老人,因心理上的不良刺激和精神压力更多更重,情绪抑郁的表现就更为突出。

儿童抑郁症

儿童的情绪表达与成人不相同,儿童即使有抑郁情绪,也多不能很好叙述,因此有人认为儿童抑郁症多很隐蔽,但我们也可从日常表现中发现端倪。

  • 易激惹、敏感、好发脾气、苦恼、不安、违拗等。·

  • 孤独、退缩、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愚笨、丑陋、见不得人、自我评价低、快感缺失。
  • 表情淡漠,抑郁的情绪藏于深处,难以发现,但患儿也可消极悲观而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 行为障碍,如逃学、多动、攻击别人、大家、犯罪、学习成绩差。
  • 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胸闷气促、疲乏无力、遗尿遗粪等。


参考文献

1.陈学诗,北京市城区老年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

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4):145-149

2.李常度,黄泳,李培丽等.中风后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

素的探讨,中国康复,1995,(2):62-65

3.刘宏岩,苏颍.全麻下无抽搐电击疗法对老年抑郁症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文摘),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5:16

(6):284

4.刘华清、费立鹏.中国城乡老年人(199019)自杀死亡问

题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59-60

5.马辛,老年期情感性精神病,实用老年精神病学.长沙:湖

南科技出版社,1994,P.123-139

6.孟璨、项蔓君.北京老年人的抑郁状态调查及CES-D的结

构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5-8

7.杨权,按照DSM-Ⅲ对50例神经衰弱再诊断.中国神经精

神疾病杂志,1984;10:69

8.于欣.老年抑郁症的研究现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6,29(3):181-184

9.张明园.神经衰弱的诊断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6;19(5):261-263


精神知多少


在如今纷纷繁繁的世界,有谁能真正把持的住呢!大家都在克制。安于现状的越来越少了,心情躁动的越来越多了。

人情淡薄了,社会势力了,感情交流的花样变多了。一个电话不用见面,就解决了,陪伴的少了,了解也就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就远了。感情有温度,但交流方式没温度了。不适应的人就多了。

抑郁症越来越多的原因,主要是生存环境变化太快了。人无所适从感越来越强烈,更令人不安的是,你还不能停留。停留一步,就等于落后别人十步。咬牙挺吧!世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



从容的人生只有强大


我觉得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压力得不到正确的释放。第二个就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坚强!

我们先说第一个,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也随着越来越小康,早就已经不为温饱问题烦恼。无论生活水平还是质量都比以前
有质的飞跃。旧得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这倒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温饱问题解决,但是经济能力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据我查阅资料发展抑郁症的患病年龄一般都是20到40的之间的中年人,并且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这类人上有老下有小,名副其实的顶梁柱,这种经济压力,足以让人透不过气。经济方面只是其一,还有对待感情的不明智,对自己人生的不明确,都会让我们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个问题,就是自己内心的不坚强,人这一辈子没有一帆风顺的,每天一睁眼各种问题都会遇到,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无疑是在这个激烈社会中生存下来的首要条件之一。我要说的重点是如何排除心中的压力,加强自己的心里抗压能力。每个人都需要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有可能来自自己的内心,有可能来自外在,他就像是一颗炸弹,随时都会吞噬我们。


怎么释放?可能你需要伴侣的安慰,可能你需要自己对自己的鼓励,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能大醉一场,可能在安静的环境里慢慢疗伤。抑郁症的危害是致命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正能量,才能远离抑郁症。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的抱怨,就让我们,整理一下,为了家人,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启程吧!

谢谢


像个孩子一样的人


抑郁症除了生物上的,比如一些性格敏感多疑,有抑郁气质的这种家族遗传倾向。剩下的就是社会和心理上的。

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大家都清楚,越来越恶心的职业竞争,越来越扭曲的人际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财富分布不均,和一些资源人口不匹配等等。

主要说一下心理的吧!

尤其是那些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包括我这个小市民在内,都是从小辛辛苦苦的念书,长大了靠自己一路打拼。甚至从上学时吃一顿饭都要斤斤计较,各种攀比各种心里不平衡,如果再加上从小养育的家庭环境不是那么宽松。在遇上家暴或者整天吵架,斗殴,酗酒的父母,真的就是雪上加霜,能活下来都是奇迹,更不要说抑郁了。那种环境下不抑郁都不正常,所以很多人在小孩子的时候就很有抑郁倾向,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然后也被忽略掉了。随着长大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压抑,越来越多,脆弱的小心脏总有承受不起的一天。

所以当大家都对抑郁症讳莫如深的时候,我个人是很痛心的,他们明明是一群值得被疼爱的人,值得被关爱的人。为什么大家会对抑郁症怀有敌意?后来,随着对心理学习的越来越深入,才发现是因为大家缺了医学常识,和对这种疾病的陌生感,以及一些歪门邪道的人对抑郁症的妖魔化。

没有我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允许我们过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也不会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整个人都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其实抑郁症破起来也不是很困难。除了要服药,让脑递质分泌达到正常的水平之外,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心里藏下来的那些结,把它解开。

平时遇到什么问题,不要遗留下来,哪怕去泼妇骂街,哪怕是痛哭流涕,男人女人都可以。要在积压下来一些痛苦,在自己心理。让情绪流淌起来,如此便会慢慢的好起来。

我是星期五心理,欢迎一起讨论!



星期五心理


第一大主因:物质生活压力太大,功利心横行,5%的人拥有95%的财富,剩下的僧多粥少,竟争激烈,恶性竟争。阶层分化严重,有些人是主动的争名夺利、有些人是被动随波逐流、被攀比、被刺激。还有些人是拼了老命仍基本生存艰难。

压力把人压成抑闷,久闷成疾,成了抑郁症。

第二原因是:家庭太溺爱,社交能力弱化,与社会脱节,不得不自闭,终日沉溺于虚拟世界。又缺乏运动,无法激发自身阳气,身体阴盛阳衰,不知不觉中,心态进入了消极阴暗,缺乏生气,向残酷的现实低头,被压住了,也因长期阴闷成疾,累积成抑郁症。

第三种是学习压力太大,严重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抑郁症现在已经是最大最流行的疾病,很可怕。



东方木局


这是一个好的提问。最近已经遇到过多次这样的提问。

大家都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很多的问题。

看到后,感兴趣的就会想要去接触,追求。得到了就会高兴或兴奋;得不到就会失望或沮丧。实际的情况往往都和想象的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的努力都没有结果。


人在儿童时期都会过得很愉快,几乎是无忧无虑吧。可是慢慢长大,就会有很多的事情在慢慢发生。我想在90年代之前很少有人听到过抑郁症这个名词吧?可是现在却很常见。就像抽烟喝酒一样,好像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跟社会的发展是有些关系的。现在的世界几乎是时时刻刻在变,多数时候,我们都来不及跟上上一步,就已经来了下一步。一部手机刚刚买到手上,功能都还没有摸熟,又出了新一款。是买呢?还是不买呢?就在你犹豫的时候,已经有人买到手都玩得差不多了。等你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决定买的时候,尽管知道没有必要这样,不过是个新款,顶多一年又要换的。但别人都有啊!一定要赶上,等你新款刚到手。又有人又买了下一款。如此这样,反反复复。内心在挣扎,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会这样没有意义的追求潮流呢?可是根本停不下来,或者说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就像上了发条的链条一样,不停的转啊转啊!好痛苦!好难受!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这还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比这艰难的还有很多,爱情哪?亲情哪?友情哪?工作啊?未来哪?自己的追求啊?生存的原则啊?生命的意义啊?重要时刻的艰难抉择啊?还有好多想象不到的问题啊?太多了... ...

就好像一部8G的手机无法下载一部32G的电影一样。可现实是不下也得下,非下不可。于是就会出现“花屏”、“运行慢”、“卡机”等形象。

如果我们平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些很卓越、很成功、很富有的人,往往都会偶尔爆料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特殊新闻。

那些世界首富、演艺界天神级巨星、各行各业巅峰级,殿堂级的神级精英。时不时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他们的负面新闻。并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有心里医生,有些还是定期治疗。虽然在公众场合是那样的光彩夺目,一个人的时候却害怕独处。他们抑郁的情况其实并不比我们少,只是我们没有看到罢了。因为他们有丰厚的物质支撑着,所以只要这一切还拥有,就不会面临精神崩溃。

其实没有绝对的抑郁症,人与人都是一样,差不多的。简单一点,慢一点,追求少一点,内心就会平静些。


麒麟龙616


现代人越来越少的体力运动,却越来越多的欲望有关。


苏叶子谈心理


身体是主观因素,由阳虚气不足,气血运行滞而不畅,由体力减少、运动减少、天气污染、常感伤寒(感冒)等的病理性,此为内因!再感受(外因)人七情过极所伤,而且内因中少年、儿童思想较单纯所也不因人情所刺激下亦见此症!甚见精神分裂证也会与此有关,再则每人性格不同,心胸狭窄者也易患上


李始汉1


中医;睡眠;佛经道德经;体育运动(例如:跑步);健康的饮食(例如:吃无麦麸食品);服用肠胃益生菌,调理肠胃菌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改变自己错误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亲近大自然;深呼吸;放松;舒缓的音乐;欢笑;晒太阳(最好去海边穿泳衣晒太阳,趴在沙滩上晒);用拳头锤击足底;佛教的放生;阅读(例如:读侦探小说);瑜伽;唱歌或者大声喊出来宣泄出来或者哭出来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