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務員面試串詞講故事技巧:真講故事 別出事故!

在各地面試中, “串詞講故事”成為了考生成功上岸的“攔路虎”之一。這類題目往往要求考生將題幹中給定的幾個詞串講成一個故事,詞的順序可以打亂。特別是在面試緊張的環境下,考生往往無從下手,講出來的不是故事,而是“事故”現場。“串詞講故事”如何真正講出故事,避免事故發生呢?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根據詞語,明確故事主題

結合題幹中給定的詞語,結合實際情況及社會問題聯想相關的或者類似的故事主題。下面結合例題進行分析講解。

例題:請用“叩問”“一碗水”“土地”“他鄉”“心腸”五個詞編一個故事。要求故事有一定的情節,把五個詞編入故事中,詞序可顛倒。

由上面五個詞,很容易聯想到一個關於遠走他鄉,遇到一個好心人幫助的故事,那麼就可以確定故事主題為“他鄉遇貴人”。當然這個比較簡單,也是很多考生容易想到的,很難脫穎而出。其實,可以從任何一個詞出發進行聯想主題,比如“一碗水”,可以聯想到水資源的重要性,主題為“環境保護”;我們常說“一碗水要端平”,可以聯想主題為“公平公正”。再比如“土地”,可以聯想到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主題為“環境保護”;農村常常將“土地公公”簡稱“土地”,可以聯想主題為“破除封建迷信”或者“尊重傳統文化”。

2019公務員面試串詞講故事技巧:真講故事 別出事故!

2.根據主題,聯繫現有故事

明確了主題,再結合自身所見所聞,聯想一個相關的故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故事一定要具有正能量。比如“他鄉遇貴人”,結合學生自身身份很容易聯想到,大學生到外地實習、支教等,遇到他人幫助的故事。比如“環境保護”,很容易聯想到現實中為了保護環境,各地退耕還林或者懲治汙染企業的故事。相反,如果說某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得到快速發展的故事就不太合適了,不符合綠色發展的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需要有啟承轉合,即起因、經過、高潮和結尾。在這裡不用這麼複雜,瞭解一個故事的模板即可。通過一個例子告訴大傢什麼是故事的模板。主角是某個擁有特定身份的人,他有一個目標,主角通過一定手段、方式去努力,想要達成這個目標,但無奈中間遇到了某種困難和阻礙,沒能達成好的結果,在機緣巧合之下,主角得到某些啟發或幫助,最後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考生需要平時有意識地積累幾個經歷或者案例,便於在考場能夠聯想到相關的故事。

3.改編故事,嵌入給定詞語

有了完整的故事,後面就簡單了,將故事進行合理地改編,嵌入給定的詞語即可,如同在大餅上撒芝麻。“他鄉遇貴人”的故事,可以根據給定的詞語改編場景,可以在“徽行古道”的路途,也可以在基層“扶貧”的農家。(注:“徽行古道”和“扶貧”是不同的題幹中給定的詞語)

需要注意的是,改編時需要自然,不能過於刻意。如在題目“請用含羞草、熱水瓶、檯燈、牙刷編一段話”中串牙刷一詞。例一:“小李急忙收拾好牙刷去旅遊了”。例二:“小李急忙收拾好自己的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去旅遊了”。例一中串“牙刷”時顯得非常刻意,例二中增加了“毛巾”“牙膏”和“生活用品”的襯托,串“牙刷”時就顯得更加自然。

上述內容是中公教育專家針對將“事故現場”帶回故事情節的一點建議,要回答好“串詞講故事”,需要多積累一些好的故事,同時聲情並茂地表達出來,真正讓你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