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有一天幼兒園接回孩子,總覺得他哪裡有點不對勁。

回到家我循例問他:“今天幼兒園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啊?都做了些什麼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他很興奮地回答我:“呃,今天,呃,今天沒有打籃球,呃,老師給我們,呃,呃就是做手工了。我不會畫畫,呃,老師幫我,呃,呃……”

我被他“呃”地一頭霧水,急得忍不住說:“你能不能別說:‘呃’了?這樣不好,好好想清楚再說。“

兒子聽我這麼說,停了一下,接著說:“我,呃,呃,呃,幼兒園沒有什麼好玩的。呃,我不知道了。“

然後就不想跟我說話,轉身去玩了。

今天是怎麼了?我心裡有點小納悶,但是沒有過多細想。

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爺爺奶奶回來了,小傢伙一興奮,又開啟日常話嘮模式:“奶奶,奶奶,呃,今天有我最喜歡的,呃,呃,蕃茄醬噢。幼兒園,呃,呃,有那個,呃,玉米,我全部吃掉了,呃,老師說,呃,呃,要表揚我。呃,那我家裡就,呃,不吃,呃,玉米好不好?……”

這下,急得我們一桌子人都沒忍住,全部七嘴八舌地衝他說:“你今天怎麼這樣說話啊?”“你不能這樣老是:呃呃呃,好好說話。”“來,你再說一次。”“你慢點啊……”

孩子有點急,接著說:“呃,我呃,今天在幼兒園,呃,還吃了餃子,呃,呃……”

“不對,你不能這樣說話……”

“你慢點啊……“

爺爺奶奶你一句我一句,就差動手幫孫子把嘴巴手動閉合了。

孩子一急:“我,我,我,呃,吃飯了。”

然後,幾乎是每說一句話,都帶著五、六個“呃”把人聽得急死。

這個孩子平日裡可是出了名的“超級名嘴”:能說會道,流利順暢,一套又一套的說辭常常把成年人整得“無話可說”。

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竟然口吃起來?

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平日裡育兒書看得多,這一瞬間雖然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但是看著著急的一桌子人,我突然想起表妹的童年。

我阿姨是個比較強勢的虎媽,表妹小時候是非常聽話的孩子那種。

當然了,不聽話不行,少不了捱罵捱揍啊。

但是她性子特別急,平時說話很正常,一著急就口吃得厲害。

我阿姨為了她口吃這個事情,沒有少罵她。印象深刻的那句話都印在我腦海裡二三十年了:“又口吃!你沒救了 。看你這樣說話以後老師要不要叫你回答問題。你再不改過來,以後找工作都沒人要!”

後來,表妹的口吃越來越嚴重,也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

直到她初中住校,離開了她媽媽的“監管”,這個毛病才徹底痊癒。

我突然打了個激靈,順口跟飯桌上的老人們說出這麼一句話:“都不要說他了,別真的被說成口吃了。”

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晚上他睡著後,我隨手翻了翻書。“語言與思維脫節期”幾個字印入眼簾,來自《捕捉兒童敏感期》:

3-4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展非常迅速,在這個過程中,當孩子過於興奮又急於表達自己時,偶爾會出現“口吃”現象。

這是一種心理恐懼症,是在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語言與思維的合理脫節,並不是真正的功能性疾病“口吃”。

真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個情況一經對比,我恍然大悟:沒什麼大不了,小“口吃”只是一個敏感期,孩子的特殊心理歷程而已。

只是突然出現這樣的狀況,我應該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麼情況。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方面有可能受到身邊小夥伴們的狀態影響,有些孩子剛好遇到這個敏感期時,孩子間互相“傳染”的這種模仿習慣,會不自覺地也“口吃”起來;

另一方面,幼兒園的學習、溝通量都比在家時多很多,而在課堂氛圍中進行表達時,也會承受過去沒有過的壓力,這些都可能導致孩子語言跟思維短暫脫節的狀況發生。

想到這些,我也就放心了。

那兩天,他說話都持續是這種“特殊”狀態。但是我跟家人都不再去指出他的表達問題,只是在他著急的時候對他說:“你慢點說,不著急。”

大概過了一週左右,孩子又恢復正常的表達水平,幾乎不再出現“口吃”現象。

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在孩子經歷敏感期時,都會有一些特殊的表象,如果家長不瞭解背後的原因,用錯了方法,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

當孩子處於語言敏感期的“語言與思維脫節期”時,平日裡表達流暢的孩子突然“口吃”了,家長一定要做以下幾點:

一、不要嘲笑、責罵或懲罰,也要保護孩子不受到他人的取笑。因為負面的高壓手段,會導致孩子增加心理負擔,產生強烈的膽怯和緊張,從而加劇“口吃”狀況。

二、不要讓孩子注意到自己“口吃”。讓孩子不知不覺地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是對他們最好的保護。

在孩子“口吃”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慢慢說,並且儘可能理解清楚他想表達的內容。不要去模仿他,提示他,也不要讓他重說。這樣才能讓寶寶忽視自己的口吃問題。

三、有耐心且有信心地面對“口吃”時期的孩子。

家長如果過於焦慮,急躁,會直接讓孩子感受到更加大的壓力,本來思維和表達的合理脫節,可能會因此變得不合理起來。

給孩子足夠的耐心,相信孩子可以表達清楚,孩子也同樣能感受到能量,從而更加自信地進行表達。

說話流利的話癆孩子竟然口吃了!

每一個成長過程中有特殊表現的孩子,都應該被理解包容,溫柔以待。

讓孩子擁有一個舒適、寬容的敏感期過度環境,是家長可以提供給孩子最基礎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