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作为家长如何回答?

1冰柠檬


为什么没有法拉利?为什么不住别墅?为什么不给我买品牌的球鞋……这些问题对于普通家庭的家长该如何回应呢?从财商培养的角度来说,不要说因为没有钱,很多家长内心真实的答案就是咱家没有那么多钱,这个可能是事实,但却是个表面现象。实质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足够多的钱?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普通人的思考,穷人思维面对金钱上的问题,往往选择逃避或者搁置,而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对于这个法拉利的问题,如果你的第一想法是我怎样才能买得起法拉利呢?恭喜你,已经具备了富人的思维。

逃避和搁置会让金钱的问题越拖越严重,不积极主动学习解决金钱的问题,就会一直处在被动的生活状态下。

那么如何借助这个问题来培养提升孩子的财商呢?

首先,肯定孩子。然后培养孩子对想要的和需要的进行分辨,并对价格与价值进行理解。

示范:

家长:“宝贝你太棒了,你看到了汽车市场不同的商品,如果我们需要法拉利的话得去哪里买呢?”

孩子可能会回答去4S店,或者不知道

家长:“你知道法拉利的价格吗?”

孩子一般都不知道

家长:“法拉利需要上百万,我们选择买东西要确定是需要的,还是想要的,同时还要考虑价格和价值”

孩子还是不太懂

家长:“这样说吧,我们家现在的房子,车,还有家具,家电及你所有的玩具和零花钱全部加在一起,可以换一台法拉利,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心中会有比法拉利更重要的东西,一定不会同意,如果孩子同意换,就帮助孩子找到比法拉利更重要,更需要的东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其实我们集中所有的钱和精力,或者用10年,20年的时间还是可以买法拉利的,可以买台二手的,问题是我们有比买法拉利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要说你没钱买不起。

提高财商,让我们的家人活的更幸福,更洒脱。培养孩子财商,让其具备独立幸福生活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带给大家更多的思维突破。感谢您的阅读!


静知话财商


孩子能问出“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这个问题,对父母来说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教育的契机。

当然,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在怎样的情境下问的。6岁的孩子这么问,与16岁的孩子这么问性质完全不同;孩子在攀比的情境下问,与怼父母的情境下问性质也完全不同。别小看这一句问话,父母分析不当就可能误判孩子,应对不当就可能误导孩子。

先说误判孩子。“法拉利”在儿童的概念与在父母的概念完全不同。特别对低龄儿童,“法拉利”可能意味着新奇,而未必有财富和奢侈品的概念。但是,对父母来说,“法拉利”却往往世俗地意味着财富和奢侈品的概念。一个孩子问另一个孩子,“你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孩子的回答可能只是“我们家有丰田”。但是,如果一个成年人问父母“你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父母通常理解成炫耀和挑衅,很容易作出情绪性的反应。

父母也好,学校教师也好,成年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的偏见想当然地污染孩子。像以前曾曝出的学校教师对开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提出杯葛,要求不要开跑车接送孩子,理由是会导致学生攀比。且不说这名教师的做法极其无理,仅仅他所认为的因为有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就会引起学生的攀比,就纯属将成年人的偏见无节制地污染孩子。

好的做法是克制和淡化这样的事情在大人概念里的财富与奢侈品印象,孩子问“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就像被问“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养小狗?”一样回答就好。为什么没有养小狗?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照顾,也没有精力陪伴小狗;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因为爸爸妈妈没有足够的经济购买,家庭得社会经济阶层也不支持养一辆法拉利。就酱,如实告知,不卑不亢。

即使孩子心存攀比,已经受到成人偏见的污染,觉得有法拉利是很酷很值得炫耀也被大家羡慕的事情。父母最好的回应也仍然是如实告知,不卑不亢即可,无须对孩子的攀比大惊小怪,只要不严重,忽略即可。为什么?因为父母不卑不亢的示范就已经在给孩子以熏陶以引导,无须额外做什么。

这么说吧,如果孩子的物质攀比心严重,绝不仅仅是学校污染的结果,必然有着家庭父母的污染加持。

再说误导,父母如果对儿童问到“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按照成年人世俗的偏见作出情绪性或回避性的反应其实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误导。

情绪性的反应就是父母觉得这样的问题带有挑衅性,给自己带来自尊压力,因而质疑问题提出者的动机而不是回答问题。在孩子就反映为对孩子的“攀比”做出过度反应,试图斥责或批评孩子不应该攀比。

回避性的反应就是父母试图避免回答这个问题,或者不正面回答。

孩子,特别是低龄的儿童对父母被问到“法拉利”和“小狗”父母作出不同反应中会很敏感地习得父母的偏见,进而受到污染。

稍大一些的孩子通常已经习得了“法拉利”所代表的财富和社会阶层意蕴,通常不会像儿童那样没有芥蒂地童言无忌。如果一个青少年问到这样的问题,那确实就可能带有挑衅,例如对父母动不动就拿“别人家孩子”来攀比自家孩子的回怼。父母毫不顾及孩子感受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张叔家的儿子一样让父母省心哪?”,孩子当然就有权以“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来回怼。

总而言之,孩子问父母,“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父母完全不必敏感而愠怒,不卑不亢地据实回答就好。即使发现孩子有攀比的迹象,也无须大惊小怪,父母自己没有社会阶层的高低贵贱的偏见,孩子就不会习得这样的偏见;父母本身就有社会阶层高低贵贱不平等的偏见,无论父母怎样反应,孩子必然会习得这样的偏见。

更关键是,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攀比”大惊小怪,试图矫正,实际上是在强化孩子内心的“攀比”,反映的恰好是父母对社会阶层的敏感和自卑,孩子反而更可能有样学样习得“法拉利”背后世俗化的炫耀、奢侈意蕴。

现代文明的教育要义之一是“平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唐映红


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亲人面前还装逼真的要被雷神劈,孩子又不傻,你有空想各种理由去编,去圆那个谎还不如坦诚的承认别人的父母更优秀。我从来不逼孩子去学什么奥数,英语,早教一类的,不是因为没钱是因为真的没必要这么小给孩子这么大压力,我的教育很简单,正确的三观,务实的精神,然后告诉孩子我们家的物质条件在你班里能排到第几你的学习成绩就应该排在第几,成绩排名超越了物质排名马上奖励,反之立马惩罚。孩子很认同我的奖惩法则没有任何异议,我们也告诉孩子父母在努力工作把家庭物质排名往上升,以身作则告诉孩子美好的生活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我特别鄙视那些自己混的不咋地还特么一门心思折腾孩子的人。我想说你们有时间有精力折腾孩子还不如想想怎么多挣钱,如果你自己都没办法多挣钱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遗传你的智商以后也不咋地!!😂😂😂😂


忽悠老狼


换个比方就理解了,我们如果问国防部“我们为什么没有核动力航母,没有五代精密机床,连重型直升机都没有?”可以有两种回答,第一“我们不要攀比,不要虚荣,然后说一堆虽然但是,各种辩证。”第二个答案“我们祖上欠了太多的债,我们还在还债。”一种是理由,一种是实话。对于豪车,也是如此,买不起,如果从父辈传承的是努力和拼搏,而不是安逸,开到120迈以上相撞还能保命的车,总会买得起。说句大点的话,举国沦丧之时,所有穿军装的人,没有无辜,都该死,今天国家给了希望,所有原则安逸,没有拼搏奋斗,就爱安逸的人,同样并不无辜。


LAndyBonaparte


我曾对一个刚当姥姥的人说:你可以给孩子买最好的冰激凌吃。但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告诉他姥姥也没吃过。有时候孩子也会分享,拿着冰激凌主动让你吃。你切不可不吃!而说姥姥不吃,让你多吃点。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久而久之他就不会想着你了。孩子大了说他自私,不懂事,都是你在他成长中埋下的祸根。

下次吃冰激凌,孩子还要吃最好的。你必须谨慎,说说钱多钱少,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好东西可以买是尝试。切不可高兴了什么都可以,不高兴了就是不行。借机随时和孩子进行引导式交流,一些理念在潜移默化下植入在孩子心理。

法拉利和冰激凌是一样的道理。孩子问说明愿意思考,你不能随意模棱两可的回答,有目的有条理的回答。同样不能简单的说,你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挣好多好多钱就能买法拉利了。这种利益捆绑式的直线模式,将把孩子引入学习是为挣大钱简单逻辑。其实,很多成功人士有知识,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还有理想和追求!


秦伟良1


看到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人想到攀比,想到贫富,但我觉得孩子问这个问题不是这个想法,大家想多了。

对于我来讲,我很自然的把这里的“孩子”默认为小孩子,而不是大孩子,因为大孩子知道为什么没有。于是我的答案是针对小孩子的。

我会告诉他,法拉利是车的一种,只是外表或者颜色不同,你看大街上有很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汽车,这很正常,就像每个孩子,长相不一样,穿的衣服也不同啊!你是喜欢它的样子,还是喜欢它的颜色呢?我们一会儿去商场看看,你自己选一个你喜欢的小汽车玩具!好不好?

对于小孩子,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他们更多时候问你,只是很单纯的出于好奇,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不用想得太复杂啦


一个特别走心的人


回答这个问题,要视提问者的年龄而定。

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个年龄的孩子,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只是单纯奇怪为什么个别小朋友家有,我没有。可以用其他替代品满足孩子。如,我们家车的颜色与众不同等等。让孩子有参与小朋友谈论的话题,不要被孤立在小朋友们的谈话之外。要知道,在幼儿园的孩子里,“我爸爸的车,撞过一只猫”都可以成为引以为傲的谈资。

如果是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正在努力,借机和孩子谈谈自己的事业和奋斗,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不易,父母的成就。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又建立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感。同时,告诉孩子,我们一起努力,你在学校努力学业,爸爸妈妈为法拉利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即培养亲情又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逐步认识社会,事业,人生。

如果是高中阶段的孩子,要开诚布公的说明,法拉利不是每个家庭的都能拥有的。那些拥有法拉利的风光,背后都有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学会把握机会。然后给孩子说说,自己的努力,自己错过的机遇,自己的经验教训,自己的曾经没有坚持下去的放弃。也许,孩子会理解父母,也许孩子会有所领悟。但肯定会接受没有法拉利是正常的这一事实。

以上个年龄段,除幼儿园外,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成熟度不同,略做调整。

读大学的孩子,以这个年龄的智商和阅历,估计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孩子25岁,还有这种提问,当他放p(哀家门不幸),扇他耳光(怒其不争),让他滚滚滚(狗不嫌家贫)……以上根据家风家教不同,可自行选择。也可以,参考网上的流行事例“他才31岁,他还是个孩子”,毕竟才25岁,慢慢哄呗。也就是哄了,毕竟不是小数,卖肾肯定是于事无补的。所有零件都卖了,估计行。


福慧双修44


我会告诉孩子:

并不是人人家里都要有法拉利呀!第一,法拉利比较贵,一般人家里是买不起的,咱们家里现在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别人家爸爸妈妈开法拉利也是他们自己辛苦工作赚来的呀,所以我们家现在大家要一起奋斗,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要努力读书,我们都要努力!

第二呢,法拉利其实也是一种代步工具,你同学坐法拉利回家,你坐爸爸的本田也能回到家,不是吗?性质都是一样的,平常心对待就行了。


望你做个快乐的宝贝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小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烈的攀比心和虚荣心。确实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因为在现在小孩看来爸妈开好车,穿名牌衣服,用高档玩具就是好样的。有一次暑假回来,我给孩子们上课,问同学们,大家暑假都到哪些地方去玩了。

同学A:我们全家去欧洲了。

同学B:我去新马泰了。

同学C:我们家去迪拜了。

能感觉出来,孩子们是在正常的叙述一件事情,并没有炫耀的成分。说实话作为从小家庭不怎么样的我,是有点震惊的,原来暑假可以这样多姿多彩。而我们小时候就只能在田里抓泥鳅,弹弹珠,趁隔壁老王不注意掰俩玉米。也挺好玩的。同时我感觉到班里面有几个家庭不怎么好的孩子,不好意思回答。这很正常因为我都挺自卑的。然后那节课我没上课,我跟孩子们讲,我小时候家里穷,没出过国,现在也不怎么样?同样没出过国,但我暑假玩的跟你们玩的不一样,整个一节课,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属于80后小时候的趣事,那些出过国的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刚才不好意思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显得非常的兴奋。最后我告诉大家,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不一样,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我们拥有什么,我们都要从中得到快乐。

最后我用了老郭相声里面的一段话

孩子:爸爸,我们同学家好有钱,我好羡慕他。

爸爸:羡慕他,他能把钱给你吗?

孩子:不能。

爸爸:不能,你羡慕他干啥?

孩子:那他要是把钱给我呢?

爸爸:给你你就有钱了,他该羡慕你了。


250话剧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我爸告诉我,我们人应该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物质世界是否丰富的追求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味攀比是没有尽头的,当了地球球长了是不是还想当银河系主任?或者全宇宙首富?先解决寿命问题先。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我当时是一愣一愣的,佩服得,不愧是毛主席时代过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