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众所周知,哭丧棒是农村葬礼上的必备用具。守灵或出殡期间,孝子要手持哭丧棒随旗举哀,以表示痛失亲人后悲痛难支。那么葬礼结束后,孝子手中的哭丧棒究竟去哪儿了?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葬礼结束后哭丧棒的最终归宿。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的渊源】

哭丧棒也叫孝棍,据传是为死者亡灵开路的棍子。古人讲究死者为大,所以即便是皇帝出行,碰到平民出丧也要为其让道而行。据村里老人讲,哭丧棒有辟邪的作用,即使妖魔鬼怪见了,也要速度躲开。其实孝子手持哭丧棒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痛失亲人后的孝子,服丧期间往往会伤心欲绝、悲痛难支。手持哭丧棒可以使守灵的孝子达到身体的平衡,不至于出现昏厥或其它意外情况。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的材质】通常情况下,哭丧棒的主要材质有竹和柳。南方地区多用竹,表示逝者有气节;北方地区多用柳,表示生者对死者的挽留。除了竹和柳用作哭丧棒外,人们为了就地取材、便宜行事,还有用桐杆及带根高粱杆做哭丧棒的。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的准备】准备哭丧棒时,截断的柳木或竹杆要先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可以避免哭丧棒出现生根发芽的情况。据传哭丧棒的根如果长在棺材内的尸骨上,长在某个位置,儿孙身体上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病变,所以人们很忌讳哭丧棒成活。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用火烤完后,用浆糊把准备好的条穗(通常用白纸,为了取材方便,多数地方用黄烧纸)裹在周围,裹条穗也有讲究,孝子哭丧棒上要裹满白纸,侄儿和孙子辈的则用白纸裹半截,不带条穗;曾孙和玄孙的裹红绿纸。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的去向】哭丧棒的最终归宿主要有二,其一埋在墓穴内。棺材下葬过程中,孝子要手持哭丧棒,跪在地上看着棺材入正穴。穴位确定后,孝子要上前动第一铲土,撒到棺材上。如果死者儿子比较多,每人都要铲把土,分别撒到棺材的四个角上,撒土结束后收集孝子手中的哭丧棒,将哭丧棒随棺材一起埋入墓穴内。

农村葬礼上的哭丧棒,最后都去哪儿啦

哭丧棒的第二个归宿,是插在逝者的坟头上。坟头拢起后,孝子们要把哭丧棒插在坟前。如果丧主有弟兄几个,插哭丧棒时就要讲究摆插的顺序。如果是兄弟两个、老大的放在上首;兄弟三个,老大的放中间,以此类推。葬礼结束后,人们会根据哭丧棒的数量,来推测逝者有多少个儿孙。(图片源自网络,如侵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