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淘房】用涨价掩护促销,涨价盘拿什么留住刚需?

最近几个神盘新拿的预售证,传递出一个不太友好的信息:涨价了。

白沙洲的网红盘东原启城,去年均价稳定在13500元/平米,今年开盘均价上升到13900元/平米;

关山大道神盘保利时代,时隔一年再开盘,均价涨了约2000元;

光谷东新盘龙湖光谷城,均价破18000元/平米,刷新了区域均价;

东西湖片区的美联奥林匹克花园,均价也涨到了16500元/平米,比一街之隔的神盘恒大常青花园还贵。

真是进入“金三银四”后,楼市出现小阳春?其实看看一房一价表和销控表,里面有玄机。

首先,四个盘里面,除了东原启城和龙湖光谷城卖完,保利时代小户型难抢大户型卖不完,美联奥林匹克花园小户型也卖不动。为了保住神盘光环,东原启程和龙湖光谷城的营销节奏很有讲究,踩准春节前后区域内断供的节点,从年前开始蓄客,一次只推一栋楼,保住蓄客比例足够高可以首开告罄。

【黄峰淘房】用涨价掩护促销,涨价盘拿什么留住刚需?

此外,东原启城和保利时代在过年期间都推出了“荐客”活动,希望从返乡客源处捞一杯羹,上一次楼市出现集中的老带新的荐客优惠,还是2014年至2015上半年楼市平销期。

除了营销节点踩得准,四个盘毫无例外用了高低备案价,一反常态大户型价格低,小户型价格高。差价最大的,同楼层小户型比大户型贵了1000元/平米,差价小的,也有400元/平米。

反观其中三个老盘去年的备案价,大小户型价格差异只有几十元至一两百,甚至是大户型贵过小户型。说到底,这些楼盘看似价格整体上场涨价,实则是玩了障眼法:小户型以高价凸显出大户型的性价比,掩护大户型快速出货。

【黄峰淘房】用涨价掩护促销,涨价盘拿什么留住刚需?

不止是刚需盘,连豪宅为了快速出货,也要用上障眼法。比如3月20日开盘的华侨城原岸190户型,毛坯均价27000元。开发商的销售话术是这样的:“下一期开盘的150平米小户型均价会涨到31000,不如190平米户型性价比高。总价多出50万可以买套更实用的四房,多出40平米面积,看湖效果更好。”据说这招还真管用,不少客户转投大户型,开盘即告罄。

逼得开发商打破传统水平和垂直定价体系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购买力有限,总价高的大户型真的难卖,只好假涨价真促销,既保了面子,又保了去化率。

从以上四个楼盘日光户型的总价,基本可以倒推出现在武汉市场上的购买力水平:

50万首付起步,部分人踮脚够一下可以凑到80万首付。对应的则是150-230万总价的房子。这个预算,基本上也是日常我们接到的咨询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链家的数据说明,二手房市场同样如此。今年2月,二手房成交均价17879元/平米,成交量排名前10的楼盘,除了四个东湖高新区楼盘均价在21000元左右,其他楼盘集中在三环附近,均价低于20000万元。

综合分析一二手房价量数据可见,武汉并没进入全面回暖的行情,只有刚需盘由于持续人口流入作支撑,走出了独立行情。而对于初次置业者来说,他们最在意的是价格。一旦价格上涨,马上换目标。作为新武汉人,他们没有土著的地段执念,沿着地铁线往外多坐五站十站,以市中心半价换来崭新小区,有啥不可?

对于开发商来说,问题就是,当他的楼盘没有绝对核心的配套(如优质学区、商业、靠近大型企业或写字楼)作支撑时,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很容易被价格更低的项目替代。

接下来的4月,预计还有40+住宅入市,90%以上都是三四环之间的刚需盘。在供应量超大的黄陂、东西湖、经开区,各个楼盘之间抢客又是一场激战了。

搜狐焦点小程序上线啦

买房,一招搞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