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直虧損的拼多多沒有表現出任何營收上的壓力

在電商行業,一家企業短時間內虧損不盈利其實很正常,而且一旦一家電商企業如果能有非常好的上也模式,投資人是非常樂意去為之買單的,甚至是不計成本去投入,京東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兩件剛剛崛起的電商黑馬拼多多同樣如此,因此當拼多多批露他的財報的時候,很多人驚歎,竟然虧損了這麼多。拼多多的成功稱得上是創造了電商行業的一個奇蹟,就目前拼多多成長的勢頭和他的發展潛力來判斷,未來的幾年,拼多多依然不會把賺錢作為主要的目標,虧損會是常態。

為什麼一直虧損的拼多多沒有表現出任何營收上的壓力

從拼多多的當前的規模來判斷,未來成為比肩甚至是超越淘寶的第一大電商平臺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聚集大量的流量,培養平臺上現有用戶的消費和交易習慣。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因此會去討論甚至是批判拼多多的虧損, 但事實卻是,對拼多多來說,當前去做一家賺錢的公司意義並不大,相反,如果通過社交平臺,用很低的成本來獲取客戶,進行全方位的改造,最終將拼多多打造成淘寶京東之後第三個電商巨無霸,這個價值無法估量。因此,不論目前拼多多虧多少錢,投資人都願意為之不計成本的去投入。

為什麼一直虧損的拼多多沒有表現出任何營收上的壓力

對電商來說,眾多的目標之中,賺錢是一個很窄的目標,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都一樣, 在企業發展的初期,都不會去考慮盈利預期的事情,重要的則是用戶預期,到底這個企業能有多大的用戶量和多高的用戶增速。用戶代表者企業的價值,增速則代表了企業的商業化潛力,對投資人來說,看一家企業更重要的是他的潛力,而不是短期內能賺多少錢。事實上目前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已經開始超過京東,只不過和京東比,他的客單價要低得多,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當然是要追求增速,從而能夠獲得更多的用戶,有了用戶有了流量,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為什麼一直虧損的拼多多沒有表現出任何營收上的壓力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拼多多和淘寶兩者的崛起路勁並不一樣,淘寶是依靠PC端來崛起,彼時只要家裡有電腦,有網絡,還不能算得上是下沉市場的用戶,最多算是終端用戶,現在很多農村就是這樣,沒有寬帶,但是有手機,在PC時代,手機就i是一個低端用戶接觸互聯網的途徑,比如很多的服務人員、工地的工人,這些人是沒有能力再工作地點架設一個網絡的,他們上網都是通過手機,因此當拼多多觸達他們的時候,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從最低層往上走,當然,這兩年淘寶也開始深入基層。

因此如果按照現在的勢頭髮展下去,拼多多終有一日回去和淘寶展開正面的競爭,最終用戶發展到一個天花板的時候,大家都在用這幾家公司的產品,有可能就會有分類,比如用戶再京東去買家電和3C產品,在淘寶大家回去買衣服,而在拼多多,則會去買生鮮或者其他的特色農產品。未來電商的格局已經可以窺得一二了。

為什麼一直虧損的拼多多沒有表現出任何營收上的壓力

即使面對鉅額的虧損,拼多多依然沒有放棄尋求長期對企業發展有利的投資機會,拼多多已經開始尋求建立自己的護城河,事實上,另外兩大電商巨頭已經開始各自的探索,京東物流是京東的一個護城河,淘寶一開始並不覺得做電商需要自己建一個物流體系,但後來這彙總觀念也開始改變,所以就出現了菜鳥,而拼多多的方式則是通過扶貧,建立多多果園,用扶貧的方式把自己的供應鏈體系搭建起來,在這個體系中,拼多多牢牢抓住了上游鏈條,這樣就把其他供應商對自己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當然這也是拼多多的高明之處,如果不這麼做,其他的競爭對手想要切斷他的供應鏈,去高價收購,就會把拼多多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體系打亂。最後競爭到了一定程度,肯定大量的東西都是自己的,這樣才能和別人去競爭,拼多多很明白,如果從數據端到供應鏈條都掌握在別人手裡,對方想要打壓你就很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