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从尧舜禹至今千年历史中,中国历经了各种各样的改朝换代。我们不难从每一个朝代中找到至少出一位明君,而这些明君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世人过于崇拜他们,不仅用历史的浓墨重彩描绘他们,更用令人迷乱的神话传说为他们着色。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历史是会被史官记录的,事迹是会被世人针砭的。出师有名是中国传统观念里面不可回避的事情。你要起义,你要改朝换代,你要篡权...你一定要给世人和历史一个理由,清君侧、反暴政、杀昏君...都不及我们的老天爷给你一个言顺且名正的理由,少年,你被上天选中了,这就是我们常在史书中看到的预言、先兆。有军权有势力,想要自立为王,理由很方便,当朝皇帝智商不够、暴权治国、身边佞臣环绕,造反就是看自身实力。一个无权无势的农民想要造反,就要为自己造势,说白了就是为自己打广告,为自己众筹人脉、兵力、拥护者。在那个封建迷信充当心理信仰的年代,完不成任务就要被处死的陈胜同学相当聪明,不愿意做砧板鱼肉的他偷偷地找到了另一个小伙伴吴广,商量着如何为自己为同伍的兄弟谋一份出路。一个好汉一定需要三个帮,恰好队伍里有一个曾以卜卦算命为生的人,陈胜找他卜卦,他一语道醒梦中人,“与其问我,不如找鬼神问问吧”。陈胜计上心头,与吴广将一块白布条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并将布条放到鱼肚子里,隔天,人们买鱼来吃,发现了这块布条,都觉得很吃惊。预言可不能只有一次,这样不能引起更大的造势,于是,第二计接连而出。此时,吴广偷偷溜进到营地旁边的破庙里,点燃篝火,模仿狐仙的声音,幽幽的叫“大楚兴,陈胜王”。接连的预兆让愚昧的百姓和守卫认定陈胜绝对不是普通人,当王也是老天指定的。陈胜因此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护。

但有些预兆却不是人为的,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就像一个朝代即将走到尽头,各种各样的预言、凶兆就会莫名的出现。大秦帝国,历经几代的励精图治,容纳各国人才,一统六国,制霸天下,建立了中国两千年历史后第一个脱离奴隶社会的封建朝代,第一个皇帝作为最高执政统治者的朝代,而这个统一的王朝也是充满了浓郁的神幻色彩,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当时看来是个万世长存的帝国,却因一句预言,迅速消失于世的历史公案。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组织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明着说是为了天下万民,但实际在那个子传孙孙传孙子的封建年代,当一个皇帝,还是一定存有私心的——绝对要保证自己的权利不被外人觊觎。所以,除正常的兵部、吏部、财政部等等正常部门,还有一个隐蔽的部门,简而言之就是皇家国运预言部门。秦国始皇帝这位痴迷长生的帝王自然不能免俗,他几乎收揽了天下叫的出名叫不出名的预言家、魔术师、丹药术士——也就是当时统称的方士。也许其中真的存在能力超群人士,他们为秦始皇预言出一句话——为胡所亡。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而据当时的情势分析,这句话就应该指的是秦国会被当时周围跟“胡”有关的部族所灭。处于这个时期的始皇帝,正值雄心勃勃,战无不胜的时期,周边的外邦也是听到秦军就闻风丧胆,不敢来犯。但我们的始皇帝并非不信预言之人,于是秦国历史上便有着始皇帝两次巡游北地的记录,秦始皇打着巡览自己广阔江山的名义,暗地指使自己最信任重用的蒙恬将军一一征战这些与“胡”有关的部族,修建军事要地镇守北方防止叛乱。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如此重兵镇压、高强控制,这些北方部落根本无有侵犯秦国的实力,但这还是没有让秦始皇对此预言完全放心。为了防止这些部族对自己的万世江山有一丝威胁,始皇帝又以保护边境地区居民不受外族侵犯的理由,大举征收普通百姓,逼迫强制他们用人力修筑了万里长城,来抵御“胡”族来犯,修筑长城的原因真是如此吗?我们都不是秦始皇,谨以个人所知略作品评吧。可笑的是,陈胜和吴广也是修长城的民工之一,消耗巨大人力的工程却引来了中国历史中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农民起义,这难免预示着秦朝灰暗的结局。做了如此部署,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可怜的“胡”部族经历血腥镇压,几乎消亡殆尽,直到秦国国灭也没有来犯,但秦国的结局还是没有改变,真的应验了方士的预言“为胡所灭”,这究竟又是为何呢?

中国第一位皇帝,却因误解预言,断送万世江山

原来此“胡”非彼“胡”,这个胡并不是指北方胡部族,而是秦始皇怎么都没想到的最为宠爱的小儿子——胡亥。胡亥小朋友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不仅受尽始皇帝的宠爱,他的律法老师更是日后助他登上帝位的有名大阉人——赵高。

秦始皇在制霸天下后,对权利的渴望也达到了变态的顶峰,为了能够永享天下,始皇帝四处巡游,寻访长生不老灵药。在他老人家最后一次巡游中,带着儿子胡亥和宠臣赵高,不料中途身染重病不治,临死之时才立下诏书,让大儿子扶苏登帝位。出乎意料的是,时任丞相的李斯在赵高的压力下,扣押了诏书,赵高又以奸计逼死扶苏,顺利的使自己支持的皇子胡亥接替王位。而不出意料的就是,威风一时的秦王朝在胡亥手中走向灭亡,子孙也几乎被屠戮殆尽。

究竟是预言成真,还是历史巧合,全可当做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秦始皇误读预言的事情也告诉我们,越是亲近、信任、宠爱的人、事,我们越是不会甚至不愿去防范,而有时制使我们前功尽弃,无逆转之力的也正是这些没有防范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