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血管任何部位都可能長斑塊,有的血管最容易長,一般都是“Y”形,其次“S”形。可以想象一下,客流最容易沉積泥沙的是轉彎、分叉的部位,泥沙容易在轉彎或者支流匯入的地方沉積下來,血管也是一樣,所以“Y”形的血管最容易形成斑塊,造成阻塞。

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頸動脈就是Y形的,如果頸動脈破裂或者堵住了,大腦的供血就會有問題。頸動脈是人體通向頭面部主要動脈,正常時它會供給腦組織85%的血液。一旦頸動脈血管裡出現斑塊,就會使腦血流量減少,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精神不振等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如果斑塊逐漸生長,就會完全堵塞住血管,引起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其實硬化斑塊表面是一層很薄的包膜,包膜內含有脂質、凝集的血小板等,這樣的斑塊像薄皮大餡的餃子,非常容易破裂。尤其是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酗酒、寒冷刺激或血壓忽然升高、血流衝擊斑塊或血管痙攣時,包膜就會破裂,導致硬化斑塊這個“炸彈”被引爆,再很短時間內堵塞住血管。堵住了冠狀動脈就會發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堵住腦血管就會出現腦梗死。

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斑塊硬化過程是非常緩慢的,患者往往沒有十分明顯的症狀,但斑塊形成以後引起的這些病變往往是忽然發生的,有時甚至能在幾分鐘之內奪去人的生命,讓人猝不及防。因此,如果出現血管裡有斑塊,而導致的腦供血不足,一定要及時的採取有效的治療,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加重。

怎麼能及時發現頸動脈斑塊?

一般有經驗的醫生能夠從頸部聽診中聽出血管雜音進而判斷頸部血管有無斑塊。依據是:雙側橈動脈搏動強度不一致,雙上肢血壓收縮壓相差20毫米汞柱、舒張壓相差10毫米汞柱,均能提示低的一側有鎖骨下動脈狹窄。運用無創輔助檢查可以進一步瞭解斑塊大小、性質與血管狹窄的程度,常見的檢查有頸動脈彩超、頸動脈部血管加強CT與頸部血管核磁。

但我建議:從檢查的費用、便捷程度以及檢查的侷限性的大小來看,頸部血管超聲是無創輔助檢查的首選。但也有一定侷限性,可能會出現對血管的狹窄率評估不準確,這就需要有創性的檢查進一步確診。

再者說,當人們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時,全身的動脈可以發生硬化,內膜下可以生長出斑塊,頸動脈的分叉是斑塊常見部位。頸動脈較粗大,血液直接供應腦組織和無關等重要器官。當頸動脈硬化時,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患者感到頭暈、目眩、思維能力明顯下降。時間長了會導致腦萎縮。如頸動脈斑塊脫落,會阻塞動脈血管,造成失明、偏癱甚至危及生命。

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一般頸動脈狹窄症狀的患者會有以下5種表現:

1、拿東西不穩

2、一側胳膊、腿發麻無力

3、嘴臉歪斜

4、一測視力模糊

5、說話不清楚

若有以上5種表現的人,需要及時就醫確診,也是能及時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一種方式。

下面楊護士長再來給大家說一下頸動脈斑塊的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飲食,遠離高脂、高糖食物,換句話說就是少吃動物肝臟、腦花、肥肉、油炸食品、糖和脂肪含量高的東西。

二級預防就是發現輕微症狀及時就醫,讓醫生幫助控制血糖、血脂,用阿司匹林等藥物穩定病情。同時患者在平時活動中,特別是轉動頸部時動作要輕、緩,切記不能幅度過大。

三級預防就是卒中後的預防,那就必須依靠醫生用藥物進行治療了。頸動脈硬化引起的後果非常嚴重,而且此類病屬於複發性疾病,很多人在出院後沒有控制好,引起二次卒中、三次卒中。這類病人需要患者和家屬平時注意和醫生密切配合,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終身也不會發生腦卒中,也不必太過擔心。

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預防頸動脈斑塊的措施包括以下7個方面:

1、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議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不主張使用短效硝苯地平長期降壓;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再根據個人情況使用,調脂藥物,將血脂降到理想水平。

2、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飲食上多吃穀物和豆類食品,每天保證400克的蔬菜和水果,間可能減少含脂肪多的食物攝入,每天食鹽量要小於5克,高血壓患者應低於2~3克。

3、戒菸戒酒。

4、控制體重:通過減少飲食的熱量和增加體育鍛煉的方式控制體重,每天保證30分鐘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等,此外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樂觀、豁達的心情。

頸動脈斑塊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嗎?怎樣發現和預防?一文給你講明白

5、藥物治療: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抗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可使用他汀類調脂藥和葉酸來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

6、手術:嚴重頸動脈狹窄有時需要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手術。

7、定期體檢:定時查體可觀察斑塊大小和性質,並及時諮詢醫生,調整藥物,以控制病情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