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核心觀點: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韓陽認為,十八大以來,政商關係改革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轉型到“親清”關係。而營商環境概念的出現,則為廣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抓手。改善政商關係、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需要在營商環境、政商關係等“軟環境”上實現新的突破。

“親清”政商關係是優質營商環境的核心內容

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的概念具有明顯的交集。一般來說,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等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營商環境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等多個維度。

進一步看,營商環境就是企業在進行商業活動中面臨的由政府所塑造的重要制度軟環境。也就是說,政府是營商環境的塑造者,企業是營商環境的服務對象,二者都是營商環境的核心元素,二者的關係也就成為了透視營商環境發展程度的關鍵指標。可以說,沒有良好的政商關係,優質的營商環境就無從談起。

在中國這樣的後發現代化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政府官員對於經濟活動具有較大裁量權。因此,能否建立健康且穩定的政商關係,直接決定了營商環境的質量。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在保證政治、社會秩序的前提下,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官員,通過為企業牽頭提供貸款、商業信息,優化基礎設施等數不勝數的努力,把中國的工業化送上了一條加速度驚人的快車道,為今天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營商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舊的政商關係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或表現為“親”而不“清”,或表現為“清”而“疏”。如果不能建立一種有效的新型政商關係,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會出現嚴重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是改善政商關係的重要抓手

十八大以來,政商關係改革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轉型到“親清”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政商關係是作為一種統戰話語而出現的,改善政商關係也是以團結新生社會階層、鞏固愛國統一戰線為目的的。根據這一邏輯,統戰部門主要採取政治吸納的形式,進一步提升非公經濟人士的政治參與和政治認同。但是,由於名額和規模的限制,統戰對象主要侷限於民營企業家中的精英群體,對為數巨大的中小企業難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也很難做到大範圍的“親”與“清”。而營商環境概念的出現,則為廣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抓手。

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優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執行一批負面清單,有效地改善了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尤其是行政審批改革,不僅使政府服務效率有較大的提升,政府和企業的關係也被進一步理順。

也就是說,通過以商事制度改革為重要內容的營商環境治理,政府官員權力設租尋租的空間被大大降低,民營企業創辦和經營中的交易成本空前降低,官員和企業家之間的關係也就日趨明朗和規範。尤其是,這種政商關係的優化並不侷限於某一區域或群體,而是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而推廣普及,更加具有穩定性和廣泛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優化營商環境與改善政商關係具有目的和手段上的不謀而合。

改善政商關係、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就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來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建立一種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政商關係。從歷史邏輯來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紅利”“政策紅利”逐漸弱化,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人才紅利”“創新紅利”來驅動。

在這一背景下,構建既“親”且“清”的政商關係,營造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有利於進一步破除各種束縛創新發展活力的桎梏,讓創新創業者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釋放,使我國經濟步入通過創新提質增效的發展軌道。

從現實邏輯來看,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就務必要更大程度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讓市場主體茁壯成長,政府就必須重新審視和處理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此外,當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競爭。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要在國際競爭中積累優勢,就必須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講,改善政商關係、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韓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