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抑鬱症的幾種形式,你瞭解嗎?

抑鬱是指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動作和語言減少,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情緒抑鬱如果發生每週3次,每次持續至少3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則被認為是持續性抑鬱。青春期抑鬱症的發病率為0.4%~8.3%,並且女性是男性的2~3倍。

青春期抑鬱症的幾種形式,你瞭解嗎?

青春期的情緒改變是對身體改變、社會角色和各種關係改變的適應,其特點是反應強度大並且易變化,情感變化複雜,容易狂喜、憤怒,也容易極度悲傷和恐懼。因外界不利環境,如家長和老師的忽視、壓制和不公平對待,學習的壓力和對性發育的困惑等而引起煩惱、焦慮和抑鬱等情緒不穩定現象並不少見。由於性的成熟,學習的緊張,神經系統承受的壓力更大,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煩惱的情況下,神經系統的功能容易失調。如果反應異乎尋常的強烈和低落,可以出現持續性的緊張、焦慮、抑鬱、內疚恐慌等狀態,以致於發生抑鬱症。

青春期抑鬱症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自暴自棄:自責、自怨自艾;認為自己笨蠢、醜陋、無價值。

2、多動:男性多見表面冷漠,但內心孤獨和空虛。有的則用多動、挑釁鬥毆、逃學、破壞公物等方式發洩情感抑悶。

3、冷漠:整天心情不暢、抑鬱寡歡,感覺周圍一切都是灰暗的。

4、心境低落: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5、自我評價過低:常伴隨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有自責自罪,感覺自己活著沒有什麼價值。

6、反應遲鈍: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腦子跟生了鏽的機器一樣;行為緩慢,生活懶散、什麼都願意做。

7、社交變少:喜歡一個人在床上躺著、以前聯繫的朋友也不願意見、變得不修邊幅、迴避社交。

8、記憶力下降:感覺什麼東西都不容易記住、注意力也很難集中,看書很久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什麼內容。

9、睡眠障礙:失眠或早醒,凌晨醒後很難重新入睡;有的是睡眠過多(跟以前相比異常太多)。

青春期抑鬱症的幾種形式,你瞭解嗎?

青春期是孩子從被控制向自我控制劇烈轉變的關鍵時刻,此時的孩子“抗風險能力”極差。

那麼父母如何幫助抑鬱的孩子?如何與抑鬱症孩子溝通?

1、專心聽,停止說教。當孩子開始說時,遏制住任何批評和評價的念頭。重要的是孩子在述說自己的感受。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你就在這裡陪著他們。

2、溫柔而執著。最初,孩子會不理你,請不要放棄。對於青少年,討論抑鬱症非常艱難。即使他們想說,說出抑鬱時的感受也非常痛苦。尊重孩子的舒適感受,你只需要強調你的關心和傾聽的意願。

3、承認他們的感受。即使你覺得孩子的感受和關注是愚蠢的、不合理的,你也不要要求他們走出來。通常,好心的解釋“情況並不糟糕”,可能讓孩子覺得你並不是認真的對待他們的感受。你只需要簡單的承認他們現在感受到的痛苦和悲傷,孩子就會感覺到你在理解和支持他們。

4、請他人幫助。如果孩子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你可以求助於學校顧問、老師或者心理健康專業人士。重要的是存在溝通的渠道。

5、鼓勵社交活動,孩子會遠離朋友,不參加過去喜愛的活動。離群會讓抑鬱症變的更糟,所以儘可能的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群體。鼓勵他們參加社交互動。創造連接他人的機會。鼓勵他們外出會見朋友,或者邀請朋友來家裡。參加一些多個家庭參與的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小孩玩耍、交朋友。

6、多陪伴他們。每天分出時間來陪伴他們。在這段時間,你完全屬於孩子。簡單的陪伴能夠有效減少孩子的抑鬱。

7、讓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建議孩子參加自己擅長或者喜歡的活動,例如運動、課餘活動俱樂部、繪畫、舞蹈或者音樂。由於他們是重新嘗試與外部世界接觸,所以最初時他們會缺少動力和興趣,隨著感覺越來越好,他們能夠重新獲取活力。


青春期抑鬱症的幾種形式,你瞭解嗎?

8、鼓勵他們參加志願者組織。為他人提供幫助,能夠有效抵抗抑鬱症,提高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鼓勵他們設定目標和意義。如果父母與孩子一起參加志願服務,你們會建立好的關係。

9、保持身體健康,身體健康與生理健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缺少活動、休息不好、營養不良,抑鬱症可能加劇。不幸的是,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多不良習慣,例如熬夜、喜愛垃圾食品、長時間玩弄手機和電子設備。作為父母,你應該建立一個健康、舒適的家庭氛圍,與這些壞行為作鬥爭。

10、讓孩子運動起來。運動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所以無論採取哪種方式,讓孩子動起來。理想情況是每天最少運動一個小時,但是不要令孩子厭倦、悲傷。外出遛狗、跳舞、遠足、騎自行車或者滑滑板。只要他們運動,就對他們有利。

11、限制上網時間。青少年往往在網絡中逃避現實問題,長期待在網絡世界中,他們越來越遠離人群,更加抑鬱。上網時間增多,運動和會見朋友的時間就會減少。這一增一減均可能加重抑鬱症。

12、提供營養,均衡飲食。確保孩子獲取足夠的營養,不影響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13、鼓勵他們早睡,保持充足睡眠。青少年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保證頭腦清醒,所以每天保持9-10小時睡眠。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抑鬱的表現,切不可不聞不問,任其發展,而是要主動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情緒低落的原因,幫助其減輕心理壓力,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間正常的感情溝通,也包括家庭關係狀況和父母本身的情緒狀況。如果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脾氣暴躁,孩子就不會將自己的心向家長敞開,久而久之,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抑鬱情緒也就無法擺脫。所以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克服孩子抑鬱情緒的重要途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kyyq66

如需幫助,請加微信號:weiben10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