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還是太熱了

1.樓市前方是一團迷霧?

其實這個時候,聰明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不同的參照物,會映射出完全不同的結果。就好像20 ℃的水,冬天裡摸著覺得暖和;夏天摸著倍感涼爽。

2.房產市場也是這個道理。

市場是熱還是冷,參照物不同,感受不同;房價是漲還是跌,對照系不同,結果也一樣。

杭州樓市,還是太熱了


3.2016年以前,一個樓盤的正常銷售週期是3-5年左右,每次開盤賣6成以上,就稱作熱銷。2016年之後,很多樓盤的銷售週期縮短到了1-2年。

4.購房者和開發商對熱銷的定義,也變了。

2016年-2018年公開搖號前,需要全款、綁車位、加裝修包的樓盤叫熱銷。可以按揭買到的樓盤,被很多人嫌棄。

公開搖號之後,熱還是冷的定義,又發生了變化。搖號的樓盤,中籤率低的,才是熱銷,頭部代表自然是那些萬人搖;而如果出現流搖,或者開盤當天未被一次性搶光的樓盤,則被習慣性貼上“涼涼”標籤。

5.面對大家對市場冷或熱的表達,我總是很難習慣,卻也無從辯駁:“沒有萬人搖”和“萬人搖”相比,的確可以說冷了;流搖之於搖號的樓盤來說,自然也是涼涼。

6.就問大家一句:100 ℃煮沸的水一定會燙傷人,可80 ℃的水就不會燙傷人了嗎?

杭州樓市,還是太熱了


7.其實目前市場中,不少流搖的樓盤,在推盤後1-2個月的週期中,往往也能把房子賣的七七八八,接著進行下一輪的推盤。實際銷售情況,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很多。

8.有個北方來的朋友,這幾天被杭州的樓市驚呆了。

他問我:為什麼你們這裡有樓盤只要1年多就能賣完啊?這簡直太火了吧。同樣的銷售,在看慣了萬人搖的杭州人眼裡是冷,在一個樓盤賣三五年的北方某城市人的眼中,就是火爆。這就是:參照物不同引發的感受不同。

9.前幾個月,深圳出讓了幾塊地,麵粉價接近了麵包價,接下來幾個樓盤開盤,當天去化6-7成。頭頂著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光環,眾人驚呼深圳熱銷。

對比深圳,杭州不少樓盤同樣開盤去化6-7成,見諸報端的則是銷售困難。不是這些樓盤不夠好,只能怪那些萬人搖太過耀眼。

10.對比全國,杭州當下的樓市真的不算冷,最多隻能說是從大火煮沸的狀態,變為小火慢燉。

杭州樓市,還是太熱了


這是值得反覆強調的基礎觀點,也是應該糾正的認知偏差——如果你看不清這一點,很容易誤判形勢。

11.二手房的確在回調,但大眾的興趣並不在其上。虛高的掛價,跌還是漲,終究只是個數字遊戲。

12.一手房市場上,幾個突破的特例並沒有改變調控的整體趨勢,限價看似嚴格依舊,但已經給出了某種信號。正如我之前提的,明年不少板塊會有明顯的漲幅。

13.既然購房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一手房市場上,那麼我認為關注一手房的走勢才有意義。所以從這上面來判斷,完全由政府主導的樓市,後市是要漲,而不是跌。

14.至於冰凍的二手房市場,無論如何調整,漲或是跌,離一手房售價都太遠,都不是購房人群需要關心的事,自然無所謂冷熱了。真有跌下來的二手筍盤,大家悄悄的收入囊中就好了。

15.

有人覺得二手房積壓,會給一手房造成巨大壓力。

我想,你們想反了。我倒是更擔心,倘若一手房提價了,最大的作用就是穩定房東們的軍心——那麼二手房恐怕很難有多大的價格調整,撿漏機會也會比想象中少得多。

恰恰相反,明年一手房提價,有可能協助極少部分因為資金問題甩賣的房東,可以更順利出貨。

杭州樓市,還是太熱了


16.杭州所謂的冷,是在表達上相較於之前白熱化狀態的一種降溫,是樓市要恢復常態,而不是要走向末路。現在,非但不是恐懼的時刻,反而是好好選擇房子的機會。趁著不少樓盤流搖或者中籤率很高,趕緊落實自住的房子和進行調倉換股。

17.站在購房者的角度,杭州樓市還得繼續降降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