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的抉擇 劉禪為何輕易投降

發生在公元263年的魏、蜀之戰,坐擁“天府之國”佔據地利之勢的蜀漢,最終的結局是被鄧艾的一支偏軍所滅亡。曾經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的蜀漢,以這樣近乎悲壯的形式走向覆滅,也絕非偶然。其中的緣由確實,還是要先從蜀漢自身來找尋答案。 蜀漢過少的人口,最多時僅有28萬戶,約96萬人。曹魏在曹丕統治時期,擁有66萬戶約450萬人。加上狹小的地域環境,使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不論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姜維“九伐中原”,雖說在戰場上勝多敗少,但受限於自身的交通不便,以及曹魏強大實力的背景下,蜀漢北伐的努力,最終只是白白耗費僅有的國力罷了。

兵臨城下的抉擇 劉禪為何輕易投降

頻繁的戰爭,對蜀漢先天羸弱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破壞。由於連年的北伐,以致“蜀人愁苦”。東吳官員薛珝來蜀求馬時,蜀民甚至:“經其野,民有菜色”,後期的蜀漢,已經快到經濟崩潰的邊緣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派出了“馬步騎五萬”,到了曹爽伐蜀時派出了“卒六七萬”,而到了魏滅蜀之戰時,鍾會甚至“引四方之兵十八萬”來討伐蜀國。 由此可見,一方面蜀國在不斷衰敗,與之相反曹魏實力卻一直處於上升態勢。蜀漢的衰落與曹魏的逐漸興盛,形成了鮮明對比。

魏政權歷經十幾年的穩定統治,“高枕於廣廈,潛思於治國;廣農桑,事從節約。”使曹魏逐步從漢末天下大亂中恢復過來。 緊接著司馬氏執政時期,逐步改善了曹魏自身驕奢、邢繁役重的弊病,使國家財政有了明顯增強。再加上施行多年的屯田制,使得曹魏政權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都形成了對蜀國的碾壓態勢。在臨出征前,司馬昭甚至斬殺反對伐蜀的強硬派鄧敦,使得曹魏上下統一了伐蜀的決心。 蜀漢後期朝政黑暗,各派矛盾重重,唯一對曹魏有威脅的姜維,被朝堂排擠被迫屯兵沓中,姜維雖敏銳地覺察到了魏軍的戰略意圖,並上表後主劉禪加強陽安關和陰平的防衛。但黃皓卻為了一己私利排擠姜維,利用占卜的卦象迷惑劉禪,使其不相信曹魏會入侵蜀國,延誤了最後的戰爭準備時機。難以對曹魏入侵做出及時應對。

兵臨城下的抉擇 劉禪為何輕易投降

鄧艾攻破江油的消息傳到了蜀國朝堂,劉禪如夢中驚醒一般,立即作出戰略調整:一方面派遣諸葛瞻率軍前往涪城抵抗鄧艾;另一方面令鎮守巴東的閻宇前來支援,同時向吳國求援。從戰略角度看,蜀漢的這次應對決策並無太大問題,但如要仔細分析,其中還是存在很多巨大隱患的。 蜀漢以諸葛瞻為主帥,雖說可以憑藉其諸葛家族的背景,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可絲毫沒有軍事經驗的諸葛瞻,統帥軍隊的能力是很值得懷疑的。另外,率領的軍隊多為臨時招募和成都附近城池原有守備軍。而巴東的增援尚在路上,南中的霍戈由於沒有劉禪命令,沒有前來增援。因此諸葛瞻率領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相比起精銳的鄧艾軍,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雖然在戰鬥開始階段,魏軍一度戰鬥失利。意識到危險的鄧艾,一度表現出要斬殺先鋒官師纂和其子鄧忠。而蜀軍在諸葛瞻等人的激勵下,更是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意志。 但雙方重整再戰,最終的結局,蜀軍難敵魏軍衝擊。其中包括諸葛瞻、諸葛尚在內的蜀國將領幾乎全軍覆沒,以近乎悲壯的結局,結束了自己的最後一戰,綿竹關宣佈告破!鄧艾軍長驅直入導致成都,直接暴露在魏軍面前。但此時的蜀漢尚未到達無可救藥的地步,其中其三大主力:劍閣姜維、巴東閻宇和南中霍戈主力軍依舊保存完整建制。 鍾會的十幾萬大軍,仍被姜維擋在劍閣關外,鄧艾雖取得綿竹關的勝利,但自身損失卻十分慘重。此時的劉禪只需利用成都堅固的城池防禦,等待回援的蜀軍,鄧艾自會不戰而自潰,為何會選擇輕易投降呢? 此時的蜀漢朝堂依舊上下混亂不堪,譙周的亡國論大行其道,蜀漢君臣上下都不把自己,當成正統王朝、而是在心底暗中接受,佔據中原的曹魏的正統地位了,他不投降,有人會帶著他的頭去投降。 唯有劉禪的兒子劉諶主張堅守成都,戰鬥到最後一刻,但昏庸的劉禪顯然不會接受,這種玉石俱焚的守城計劃。因而在這種背景下,劉禪反覆權衡,最終選擇譙周投降鄧艾的建議,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蜀漢才會有那麼多不戰而降。沒有抵抗意識和抵抗意志了,這是核心原因。

兵臨城下的抉擇 劉禪為何輕易投降

在大多數人看來,蜀漢的滅亡歸咎於,蜀漢晚期黃皓禍亂朝政,以及姜維數次北伐,過分耗費了蜀漢國力。這些因素固然對蜀漢的覆滅,產生了一些影響,但並非是其滅亡的決定作用。說來說去,君主的凝聚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劉禪只能當個富公子,並不適合當皇帝。劉禪未做抵抗宣佈出城投降,延續43年的蜀漢政權最終隕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