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在美留學面臨的尷尬處境

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已經深刻的體會到一點:美國的課堂充滿討論、辯論和自由提問。教授們鼓勵學生根據提前佈置的閱讀材料自由提問、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觀點。

這種教育方式背後蘊含的豐富理念至少可以歸納為兩點:

學生不僅向老師學習,而且也應該儘可能多地與同學交流並互相學習,教授絕不是學生們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

中國學生在美留學面臨的尷尬處境

教授們通常會在課前佈置一些閱讀資料,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在課堂上提出批判性的問題。這樣的美國課堂需要學生有很好的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善於提問和質疑,顯然這些是中國學生不擅長的。

中國學生大多都不習慣這樣的課堂形式,他們認為這些課堂討論和互動沒有什麼意義,無法獲取正確的或者標準的答案。在課堂上討論來討論去,每個人的說法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沒有統一和標準的答案,中國留學生都很困惑這種教育方式是否有意義。

然而美國的課堂非常重視這種交流,中國留學生要想適應這種課堂,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定勢思維,多和教授溝通,表達自己的困惑,尋求老師的幫助,儘可能的去適應美國課堂的教學方式,這樣求學之路可能會更加順利。

二、同學擁有和老師同等的提問與質疑的權利。

然而,很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並不習慣這樣的理念和做法。在他們看來,學習就獲取正確答案或者標準答案,而課堂討論和互相提問始終沒有直接給出一個他們想要的答案,這怎麼能行?他們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也往往具有共性,不善於參與課堂討論就是典型的問題之一。而且,他們會錯誤地默認美國教授不會理解或幫助國際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面臨困難的時候,中國學生往往只知道尋找來自同一文化背景的、熟悉的對象傾訴,尋求幫助。

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雖然美國教授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也是需要進行充分和有效的溝通的,否者美國教授即使想要幫忙,也無從入手。中國留學生應該先給教授溝通的機會,打開溝通的大門,才能夠得到幫助,有些看似困難的問題都能夠得到合理的解決。

美國教授對於中國留學生有什麼看法呢?有人做出了調查,其選擇了35位美國的大學教授,這些教授的學科涉及廣泛,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留學生的寫作能力不佳,沒有自己的觀點,無法提出問題並且具備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針對美國教授提出的這些問題,首先是寫作能力的問題,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在寫作上都很認真和刻苦,但是沒有自己的故事和觀點,大多是複述他人的觀點,缺乏寫學術文章的經驗,不知道如何提出自己的觀點,也不知道如何證明自己的觀點。

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因為閱讀和積累不夠,中國留學生常常會抱怨教授們佈置的閱讀任務太多了,殊不知正是這些閱讀材料才能夠鍛鍊批判思維的能力,要想寫的出東西,必須大量的閱讀。

其次提問題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需要中國留學生有發現問題和質疑的眼光,善於提出和分析問題,這樣可以對問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不是簡單的記憶和抄寫。課堂的交流和討論,是團隊協作中重要的能力,善於提問可以讓交流目標更加明確,交流過程更加有效。

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是非常實用的能力,而中國留學生在不確定看法的時候,往往不會發表意見,但是正是在不確定的時候,更要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從而產生新的想法。因此,中國留學生要摒棄文化背景的桎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自己的自信。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勇於嘗試,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綜上所述,有三種技能是必須要具備的。第一:良好的寫作能力; 第二,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第三,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特別是跟教授和同學。多和美國教授溝通,不用擔心對方不會聽自己的想法,事實上大多數美國教授都是願意和學生交流的,也會耐心的給與指導,指出學生的問題。中國留學生要對自己有信心,在課堂上用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樣才能夠克服在美國課堂上的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