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是怎样发展的?


未来银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

1.成为项目上的顾问

以前的银行主要是用来存钱和贷款,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经济的崛起,银行在这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了。银行现在仍有一大部分客户资源,银行还有很丰富的审查和组织经验!银行可以在PPP项目这些方面,不适当充当了资本方!但这不会影响银行用其它方式介入!比如物质租赁,管理现金,提供过桥贷款,等金融服务!同时现在银行还有长期性的如养老基金 ,保险金这些合作项目。更像是政府财务

顾问。

2.成为金融市场的整合者

要讲优势的话,现在银行和互联网经济比较在很多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在未来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优势。银行未来可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上,调动大量资金来为各个企业提供信息,和资金方面的服务!

3.银行会转换为金融中介

在未来,也行银行不在是传统的银行了,银行毕竟是后台是政府!银行主要会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些特色化的服务,一些专门从事零售业务或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一些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金融自省日记


银行业是属于间接融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将逐渐弱化,基于金融科技的新金融在未来将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将受到极大挑战。


财富守护者


宏观大方向变化不会太大,银行业事关民生社会安定咱们政府监管严格。

微观有几个值得期待

1、科技化

2、人性化

3、国际化

4、市场化


全球家庭办公室主任


银行网点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

第一是网点布局更注重客户定位。“银行需要基于业务发展策略,对银行客户进行细分,找准目标客户群,然后根据银行客户的分层和定位,以及客户在地理区域的分布和流动状况,有针对性地定义网点分层服务策略、网点分类,以及不同网点布局、功能、规模等要素。”

第二是网点建设趋向于“小而精”。“互联网时代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迅速发展,使得大而全的网点数量不再需要那么多。更多的是以建设社区支行、微型网点等精巧、低成本的网点形式来提高客户覆盖率。”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1.71万个,设立社区网点8435个,其中小微网点937个,满足了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多重需求。这种“小而精”的网点模式,既可以加大对客户群体的覆盖,又可以有效降低网点建设成本。

第三个趋势是网点建设趋向于“个性化”。随着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为了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各种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不断上升。“在个性化的服务中,目前来看传统的网点渠道还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开户、获取咨询服务、满足非金融需求等涉及银行与客户之间深度互动交流的业务领域,其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家银行开始尝试个性化的网点建设,如咖啡银行、茶馆银行、书吧银行等。”

第四个趋势是网点建设趋向于“智能化”。“与对公业务相比,零售业务更分散、更容易受到支付宝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冲击。在当前形势下,银行靠传统的零售客群维系办法已不能创造足够的价值,而通过银行网点的智能化转型可以更好地对零售客户群体进行分层和分类,进行精准营销;可以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联动,推动互动式营销;可以优化前台后台、线上线下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顺为控股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将迥异于当今。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未来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未来银行可能是数据驱动的银行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发展完善以及数据来源迅速扩展,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获得并使用涉及客户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挖掘分析得到过去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和无法企及的商机。由此可见,金融数据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商业银行大有文章可做,数据和数据应用能力将逐渐成为其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等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数据驱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商业银行将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供全新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丰富客户全景视图,挖掘既有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运营流程,提升管理精确度,研究预测市场营销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体体现为:

是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大数据对银行意味着巨大商机,运用大数据可以强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那些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引导决策的银行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银行将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营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银行对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进行分类汇总,提炼出客户需求信息,将即时或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客户;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销;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推行客户自主定制服务,极大改善客户体验。



二是引导客户及员工行为。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的占有意味着从对历史的了解,转变为对未来的预测能力。银行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全面了解客户和员工,将打破客户传统的消费、理财等金融行为和员工固化的操作、思考及服务行为模式,以数据分析引导客户更为理性的金融需求和行为,激发员工服务创造力,进而促进银行发展。如通过网点、社交媒体和网络,银行有条件及时搜集来自各个渠道、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以整合,及时了解客户对产品、服务、定价或政策调整的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