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角度来看,造成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局面?

全科扫地僧


医患矛盾的根源是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如果病人相信医生,看病难、看病贵、疗效差等都不会成为问题,病人都不会怪医生、为难医生。现在病人对医生不信任,认为医生在开大药方、搞过度医疗等欺骗病人,如果疗效好的话也就忍了,疗效再不好的话压在心里的怒火就暴发了。

医生有没有搞过度医疗欺骗病人呢?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多数医生肯定是存在的。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是经过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多数医生长时间地欺骗病人是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

医生欺骗病人的责任不在于医生,不是医德问题,而是医院分配制度问题。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多数医院是以医生的创收来确定医生分配机制的,这就迫使医生去搞过度医疗。如果能以就诊量来确定医生的分配机制,医生就绝对不会搞过度医疗;经过几年实践,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就会回来,医患矛盾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漂泊游士


改革教育,房子,医疗!现在看看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如何评论呢!就说医疗吧。

现在去医院,过度医疗。有病住院,医生也不好好看病,能用的设备都用一遍,患者花钱啊!医院原先事业单位变成企业了,医院要效益,钱从哪来?不就是患者给带去的吗?

我一朋友,去医院看病,医生开了好几百的药,回家也没吃。问题医生从药钱里抽成,以患养医,一天规定最少开多少药费钱。

我妹妹住院,好家伙,检查一大堆,CT做了还不行,要增强CT。用药基本一天100元,住3个月,好歹命保住了。住院期间能报销一部分,等出院了一天吃药100多都不够,不给报销,吃了半年。在医院,吃的药用的都是进口的。

现在到了医院你跟谁讲价还价的。家庭里有一个有大病的,基本经济状况就回到了解放前。

医院要靠患者赚钱,这医患关系如何改变?去医院又不像买东西,知道东西贵贱。又国家给报销一部分,如果住院的话。所以明明花少钱就能治好的病,有了报销,花大价钱也不感到贵了。


zyh10001


一个字钱,现在各个医院都是给医生提成,所以医生为了利益最大化一个小病可以让你花上几千甚至几万,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我的一个叔父在吃饭时口角下斜流口水,去医院后cT,超声波,血检,心电图,……查完后最后确诊为面瘫,就是中医说的抽嘴风,若是中医针灸在涂上鳝鱼血几块钱就能治的病,一下就花了好几千,在利益驱驶下医生千方百计想叫你多花钱,而患者总想着少花钱,从而就产生了医患矛盾,要解决医患矛盾得从医院的体制着手。


姜水生


医生大多数还是好的,看后少开药或不开药的也有,我也遇到过,医生说你的病不需要吃药,多喝水好好休息会好的。医生有知识,有枝术,而且辛苦,特别是手术医生,一台手术几个小时,站在那里很累很辛苦,多挣点,多拿点也是应该的,但确有一些医生医德及差,不竞态度缺,千方百计收红包,我领孙子到北京看眼睛,看完要做手术,排队等,在住院部查,共三十多个人,每天不少,整整等二十多天,我外地人,回去把听说误了号白等,终于有一位人介绍拿了几千元红包,三天后通知手术,我们住在宾馆花了很多钱,想起耒非常气愤,他们只顾钱,那想到病人死活,那想到病人有沒钱,遇到上术情况人财两空,他不跟你玩命才怪,医生你们心也别太狠,好些病人及度困难,拿不出钱耒,你们也讲点职业道德,手下留情。


用户5719193375847


今年以来,我也经常跑医院,作为患者和家属家属角度来看,造成这个局面,原因很多,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少部分医务人员,根本谈不上医德,素质太差,前天刚刚经历过,我妈去街道卫生院输液,针水打漏了,手肿的很可怕,护士过来很冷漠的把针拔下就走了,一句话没说,我叫她过来问是要从新打还是怎么说,肿胀部位要不要处理一下,她毫不客气的说换只手从新打,我妈说手已经肿成这个样子了,下针小心点,护士不高兴了,“你自己血管不好找怪我吗?有本事你自己找血管给我打。”我当时很生气,要不是我妈身体不好不能太激动当时我就饶不了那护士。前几个月还经历过一次省级三甲,挂了内科专家号,把症状和市级三甲医院的检查报告都交代给医生,医生说这个在她科室可以看的,他们有一套他们科室自己的方案,我们决定看就交费办住院手续,我们照办了。每天或两天有一项检查,经历了半个月医生叫我谈话,说检查完了,可以确定你们之前市级医院的诊断没错误。我问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医生说我们要治她会开个转科申请,怎么治疗她不知道,得去另外科室,她这边没有检查项目了,不能再待这边了,就这样,办住院时满口答应她科室能治,半个月将近一万块钱后,得到的结果,之前市级三甲诊断没错误,至于治疗,去其他科室看。这样的结果,我真不理解。

第二,有些情况,医生明明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知什么原因,用不了,或者药开不出来,我们不是业界人员,不明其中原因。遇到过一个认识的医生,和他说了情况,他说这个病不用过去看,他直接告诉我哪几种药,叫我自己去买,效果相当好,过去挂号的话不一定开的了这几种药。

第三,医疗资源有限,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置。医生看不了那么多病人,病人也经不起那么漫长等待,免不了大家心里都有一把火。


怒海滔天


有医生水平太差,三个,三甲医院都看了举例我显瘦不先吃饭每天一小碗苞米面粥,都不知道饿,祛看医生,医生说胃不好,做个胃镜把,医生说我心率高不能做,做个背透,做了又说没有什么事,中医药吃半年为见效,又去另一个三甲医院,内一室,推荐到内二室,又是各项检查化验,各项比超,ct,增强ct,磁共振,让后打吊针,保肝药,治胃不好的蓝䂳啦䂳,营养药,一天一千多,17天1万8.没效果,又让我做9800元的pk,ct,还见效,又转医大才确诊,是胆结石太大磨破了胆囊,胆汁无法储存,前几三甲医院化好几万,到医大住院费手术费才7500元。


用户7880543056291


总体来说医生的医德是不容置疑的。我见一个个体医疗点药柜上的对联是:宁可药柜尘土厚,但愿病好不再来。

医生没有人不想把病治好的。正像教师一样,谁都想教出几个好学生。但医生的工资和看病的效益挂起勾来,医德会不会漂移就很难说了。因为医生也是人,也有生活,也有家庭。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他们吃饭、穿衣、上学、出行,哪一样离了钱都不行。

钱是好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可以买汽车、买洋房、穿高档衣服,上贵族学校,能够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这些对医生都适用。在目前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你总不能让医生去当苦行僧。医生的宗旨是治病救人。我在治好病的钱提下,你病人多付些钱总不过分吧!

我一次喉咙疼到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五瓶药共50多元。回家我看了瓶上说明:一瓶是治喉炎的一瓶是全身消炎的,三瓶是治胃的。我对药理不懂,只听别人说:中医治病的原则是百病先治胃,我想看病的医生可能是老中医。

合作医疗的报销办法是住院报,不住院不报。一般年轻人每年都不吃几次药,交了250元医保,吃药自己还得付全款,干脆住院治吧。住院多些开资,对医生也没坏处。这时,医生、病人是同一条战线战友。

医院公示的药品价格真不高,但买起来贵得多。医院应该把药的价格单给病人一份。但实际上医院公示只有总价,没有明细,让病人看得一头雾水。再说病人去谈药品价格会被人笑话。谁也怕丢人。


用户231891529656寒雪


以前,大家看病时没那么麻烦,很尊重医护人员,大家是合作关系。后来,渐渐地,医患双方开始出现矛盾,演变成对冲关系。其原因十分复杂,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撑死大的、饿死小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人往高处走,大医院有更好的平台、充裕的资源、更好的待遇,往往是人才济济。小医院呢,待遇上不去、硬件跟不上,你拿什么吸引人才?医疗水平的差距由此扩大。在小医院折腾一番,诊断不出、治疗效果不好,转院。到了大医院,排队漫长、病人辛苦、各种费用接踵而至,患者失去了耐心。

2、医疗行业商业化。在服务行业,顾客是上帝。在医疗行业,也开始流行患者是上帝。除了治病,还要各种服务到位。着本来是件好事,大家和睦相处,可以一起开开无伤大雅玩笑,共同配合治疗,多好呀。但是呢,有的上帝比较较真,认为,我花了钱,你就必须服务到位,务必令我如浴春风、需求得到满足,否则就是你的错!听见吗,很多人称呼护士为“服务员”,到医院住院,还要求单人间!

3、认知的差距。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虽然医学在不断进步,但依然有很多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人们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医生应该是药到病除,从此健康无忧。当现实与多期望的有差距时,有的人难以接受,接受不了不健康的自己,病人把愤怒转移到医生身上,认为是医生的错,从而引发矛盾。

4、个别居心不良的人刻意引导。很多时候,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对诊疗过程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有的所谓的朋友,煽动患者去医院闹事,想着得到一点算一点。

5、太多了.......


任云卷云舒11


患者觉得被医院医生耍了,宰了,心中有气。(这可理解)

患者觉得,掏钱医病,医生就必须把病治好。(期望值过高,不切合实际)

更惨的是,掏尽所有,借钱治病。最终,人財两空,无法接受。

也有专吃医患矛盾这碗饭的,故意挑拨生事,从中渔利。

还有极少数因个人原因,泄私愤报复社会的。

情况非常的复杂,很难一刀切来解决。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或许是个办法。(这也显示出医疗市场化的致命弱点。)

极端的说法是,把医院关了,把医生解散了,人病了也别去医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这行得通吗?

所以,首先得要求大家,心静气和面对现实。双方各自理性自律。能够调整的尽量调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以逐步缓和医患矛盾。这对双方都有利。


太阳公公34


原因很简单,医生的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上就有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医生的选拔考不考医德?如何去考核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当一个医生,仅仅靠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就可以当医生吗?教育制度也是这样,医学院光去学医学理论,那医德理论怎么培养?

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医德,再好的医术也不过是一个技术。那病人就是他的机器,谁会去管机器死与活。

孔子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最根本的东西是医者仁心,有了一颗仁心,自然可以救死扶伤温暖他人。

如何解决很简单,彻底教育改革,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借鉴,结合当前时代的现实,从小学到大学国家强力干预,所有书本教材宣扬仁义礼智信,对圣贤教育进行开发研究适合当前的价值观,青少年对古代优秀文化必须要有认同感,不可盲目全盘否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待传统和开放,自由和民主,宗教与科学。古代与现代。进行全社会真理大讨论。

教育是根本,本立则道生。然后进行高考改革,彻底改变考试选拔制度,制定能选拔出德智体美劳的人才的高考,而不是只重知识,不重德行。

再另外对当前医院的商业盈利模式改变,把医生当成销售给提成是很荒唐可笑的。建立医生责任终身制,病人终生承包方向努力,最重要的是进行根本教育,如果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就会有忌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