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豐收卻滯銷,究竟是果農在搗亂還是收購商的原因?

每每到水果豐收的時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都會出現果農水果滯銷的消息,都會很同情果農的遭遇,辛苦一年到了收穫的季節卻滯銷,所以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匯款給果農們,希望自己的綿薄之力可以幫助果農緩解困難。其實熟悉銷售的朋友都知道,果農的價格其實並不高,但是在超市、農貿市場等大型市場上,水果的價格居高不下。這主要是中間商在中間賺取了高額的差價,收購商以較低的價格收購果農的水果,再以較高的價格賣給超市等。但是收購商們表示自己很委屈,有的時候市場價格並非全是受到自己的影響,有極大一部分是農民自己造成的。有水果收購商坦言,對於水果爛在地裡的新聞報道,大家沒必要同情他們。很多人覺得水果收購商這樣說太冷酷,但是當聽完果商的分析大家就可以清楚收購商們這樣說的道理了。

水果豐收卻滯銷,究竟是果農在搗亂還是收購商的原因?

果農產品滯銷的原因

1.水果從種植到售出的成本高

首先就是種水果除了成本比較高之外,還有就是運輸費用,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在偏遠山區運送出來的,在除去高額的運輸費用後,剩下的利潤就微乎其微了。特別是遇到水果豐收年,水果價格低,運輸出去後反而更虧錢,所以很多果農寧願水果白白掉落在地上也不去採摘。還有另外一個收購商的原因了,很多農村地區的水果都是收購商去採購的,而一般收購商都會壓低價格進行收購,這樣果農們實際上是賺不了多少錢。

2.果農打出的感情牌

有果農坦言,因為看著大爺發佈水果滯銷的照片之後水果的銷量明顯增加,獲得了較高的利潤,所以很多果農也給自己的網店做了個同款海報。效果非常明顯,當使用了“滯銷大爺”照片以後,銷量還真的小幅度上漲了。

3.果農間惡意壓低價格,來年跟風種植

現在的果農無團結可言,不會合理分析市場價格走向,還處於野蠻的單打獨鬥模式,一家果農壓低價格,另一家會壓得更低,如此惡性競爭,市場價格脫離合理性,無法壓低價格的果農只能看至果實爛在地裡。今年摔倒,明年追上好勢頭,很多農民會因為今年蘋果掙錢,第二年就跟風大面積種植蘋果,致使自己掙到錢,反而會因為這種水果產量突然過大引發滯銷。

4.果農失信在先

有些果農與果商簽訂購銷合同,來年豐收的時候,看到當年的收購價上漲了,覺得自己的果實售價過低就反悔,完全不考慮事先簽好的合同。想盡辦法加收果商的價格,即便如此,農民賣的水果與合同約定的質量差異很大,質量得不到保證的同時,還違約高價出售。由於果商和商場也簽訂了購銷合同,即使農民再離譜,自己也只能硬著頭皮進貨,保證自己與商場購銷合同的順利進行。甚至有時會因為果農的失信,臨時提升價格,造成果商與商場履行合同時,無利潤可以獲取,甚至虧損。果農的違約行為,沒有哪個果商敢再與他合作!缺少了收購商,果農果實滯銷在地裡也就變得正常了。

5.因為市場的稀缺性而集體哄抬價格

有的果實因多種原因產量銳減,那麼該水果的價格會高於往年也很正常,但是有些農民卻相互聯合,哄抬價格,高出市場價格1倍還多,有采購要求的果商沒有辦法,賠本也得進貨,而有選擇的果商則避而遠之,先出手的果農狠狠的賺了一筆,後面因為價格處於囤貨中,期待價格再漲一些再出手,誰知市場大勢已去,無耐,後出手的果農就面臨果實的滯銷,這種滯銷的情況,大家還會同情他們嗎?

綜上所述,第一種情況是地理位置等多種原因形成的額外的成本導致的利潤低從而導致水果滯銷;第二種情況雖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盲目跟風也會導致消費者的信任降低,過度消耗了消費者的愛心,最終勢必導致物極必反。第三種顯然是農民不能正確認識市場趨勢,缺乏大局思考,只顧及當前的眼下利益,而後兩種情況,真的是讓大多數人大跌眼鏡,完全顛覆了農民給人“淳樸”的印象,相信很多知道了真相,對於果農水果滯銷也不會有什麼同情心了。但我始終相信,淳樸善良的果農們依舊是佔據大多數的,只要合理銷售,合理規劃果樹種植,正確認識市場趨勢,一定可以擺脫水果滯銷的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