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醋:娃搶走我的父愛

回孃家對於媽媽們來說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不僅可以回家看父母,還可以吃到父母親手做的菜,如果可以在孃家呆幾天就更美了,很多事情父母會幫著做完,自己什麼事都不用操心,感覺無比的清閒和自由,不過對於有的媽媽來說,可能不是這樣。

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了寶寶的醋

曉玲週末的時候帶著5歲的女兒樂樂回孃家吃飯,一進門,樂樂就如同一隻歡樂的小鳥,衝向姥姥姥爺的懷抱,姥姥姥爺高興地抱起外孫,親熱得不得了。

曉玲放下手裡的東西,卻發現眼前早已沒了人,原來姥姥姥爺早就抱著樂樂去了餐廳。

她走進餐廳,看見一桌子的飯菜,不過裡面還有很多口味偏甜的菜,於是忍不住抱怨:“爸,怎麼做這麼多甜口的東西啊,你都知道我不喜歡吃。”

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醋:娃搶走我的父愛

“你不喜歡我小外孫女喜歡啊。”爸爸說著,夾了一塊糖醋里脊放進樂樂的碗裡。

“謝謝姥爺!”樂樂歡快地回應著,姥爺一聽,更是臉上樂開了花,曉玲在一旁勸說樂樂要少吃甜食,小心齲齒。

飯桌上,姥姥姥爺的話題基本都是圍著樂樂轉的,三人之間互動火熱,曉玲則被晾在了一邊。

這時,她看見父親夾著一塊虎皮蛋向自己的方向伸來,虎皮蛋是她最喜歡的食物,小時候爸爸經常做給她吃,於是她開心地把碗伸過去,結果爸爸的筷子卻落在了樂樂的碗裡,曉玲很尷尬地收回了碗,嘆了口氣。

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醋:娃搶走我的父愛

一旁的媽媽笑了笑,夾起一塊虎皮蛋放進曉玲的碗裡,曉玲感激地看了媽媽一眼說:“媽,我都吃樂樂的醋了,我爸小時候和別人說我是她的小公主,現在我覺得樂樂才是他的小公主,樂樂搶走了我的父愛。”

曉玲的一番話讓一桌人都笑了,父親也表示,以後對待她和娃的時候儘量做到平等,也讓曉玲別嫉妒自己閨女,大人和小孩子搶個什麼勁兒。

區別對待娃和媽的背後,是“隔輩親”所致

經常聽人說“隔輩親”,人到老年,子女離開自己,而孫輩和子女小時候一樣,需要他人照顧,小孩子會讓老人看到生命的延續,看到未來的希望,父母會將對子女的喜愛轉到孫輩的身上,這樣年輕的子女就會覺得自己被“嫌棄”。

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醋:娃搶走我的父愛

另外,相對於老人來說,父母教育子女的任務更重一些,所以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給孩子多加約束,但老人責任較輕,他們更願意對自己的孫輩多一些慈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老人年輕的時候條件不好,所以覺得自己的子女享福不夠,於是給子女的孩子多加補償,彌補當年的遺憾。

隔輩雖親,但也要適度,有時太愛反而成了傷害

雖說隔輩親正常,但是有些老人把握不好尺度,反而給孩子日後造成一些危害。

1:孩子難以管束,任性妄為

老人很容易對孫輩產生溺愛,孩子說什麼是什麼,要什麼給什麼,一切都慣著孩子,長期下來,孩子易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任性妄為,父母很難加以管束。加之孩子有了錯,有老人撐腰,家長更難辦。

回孃家吃飯,姥爺“區別”對待媽和娃,媽媽吃醋:娃搶走我的父愛

2:孩子容易出現身體健康問題

在飲食方面,有的老人也特別縱容孩子,孩子想吃什麼就買什麼,造成了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長期下去,容易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對於孩子的身體來說,都是不利的。

3:孩子的規則感差

一個人不論在哪裡,想要得到人們的尊敬和認同,就要遵守相應的規則,但被老人溺愛的孩子,更願意憑藉自己的喜好和意願做事,反而對於規則不在乎,因為在家,別人總是服從他的規則,他自己就是規則的制定者。但他們卻忽視了,不是所有人都是他最親的人,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自己的家。

所以說,隔輩親歸親,老人日常帶孩子的過程中還是不要太過溺愛,要寬嚴有度,將慈祥和嚴格結合起來,才能教育處更加完美的孫輩。

對於“隔輩親”,你有什麼看法呢?你有沒有吃過自己孩子的醋呢?你身邊有沒有因為隔輩親導致出現熊孩子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我是豆寶奶奶,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