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一、文琴戏基本情况简介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琴戏”系黔剧的前生,因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文琴戏”始入贵州时,曲调只有“扬调”、“二板”、“三板”,称为老三腔。经过文琴玩友几代人的发展,不断吸收了贵州民间音乐、方言土语、小调、花灯等形成自成一体的声腔。发展成人物分行当及唱腔中的板腔、联曲共同运用的特殊音乐唱腔形式。同时创造加入了二黄一字、二流等七个固定腔板。联曲体如:勾调、马头调、欢杨调、满江红、锁南枝、青平调、灯调、道情等三十多个曲调。伴奏乐器加入了月琴、二胡、琵琶、箫、笛、笙、鼓等。文琴戏伴奏以“让字跟腔”为特点,显示出自然的音乐效果。唱本体例由韵文、散文两种文体交织组合而成。一般以第一人称或夹杂第三人称叙述表现人物和故事代言体为主,多用叙述或解说作结束。文琴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悲喜剧,曲目有:《搬窑》、《珍珠塔》、《十里长街送总理》、《水西轶事》等。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文琴戏现在的传承方式仍是收徒传艺形式。目前,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为刘铁军;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分别为颜学开、胡玉荣、李之纯。成立有传承场所三处,分别为2001年,由文琴爱好者成立的文化室,进行文琴坐唱;2007年3月,由文化部门主导更名成立的“水西业余文琴社”,负责黔西县文琴戏对外宣传活动;2018年3月玩友自发成立“黔西莲城文琴协会”。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二、文琴戏历史渊源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据《黔剧史话》、《黔剧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贵州戏曲初步探讨》等文章及书籍中介绍,都与扬州有关。扬琴进入贵州,据文献及口碑印证,应是上京应试或游学的文人学士带回。传入黔西的时间,刘先生指出:应是清代乾隆年间兵部尚书,贵州黔西李世杰人带入。由此推算,扬琴进入贵州乃至黔西已有200年以上历史。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扬琴传入之初,只在士大夫文人间流行,称为“文人雅士之乐”。光绪九年(1883),贵阳出现了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结成“三友社”。光绪十一年(1885),黔西成立了以张益哉为首创立的“文音俱乐社”。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逐渐成为市井之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而一度衰落,只靠在艺友组织的“转转会”或“家庭娱乐会”得以延续。直到1922年,黔西的“文娱茶社”在黄有余、封炳昆、李少之等人组织弹唱。抗战后期又遭厄运,艺人们流离失所,作为活动中心的贵阳、黔西等地都断了弹唱。新中国建立后,贵州扬琴才得以复苏,1952年秋,黔西文琴玩友初尝试着将骛剧小戏曲本《百日缘》改编,文琴说唱本《搬窑》搬上舞台,获得成功。为文琴发展为文琴戏乃至黔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系列简介——文琴戏

一九五二年冬,贵州黔西扬琴玩友魏绪文、封炳坤、李少之(男旦)等排练《百日缘》、《搬窑》在舞台上演出,当时还没有女旦角老艺人,主要教唱腔全凭男旦角口传心授,取名“文琴戏”,一九五四、五六年,第一个文琴戏业余、专业剧团在黔西相继成立,标志着文琴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来源毕节文旅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