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肝心脾肺腎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的關係: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生肝木。這一圈循環下來,哪個環節出現了障礙都會有相應的病生出來。

今天我們說的是其中兩個環節出現了障礙,一是心火生脾土,二是脾土生肺金。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火生土、土生金

說火生土、土生金,現實中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便於理解。我們常聽到一把大火把全部東西都燒成灰燼,何為灰燼?燃燒過後的剩餘物,燃燒後的東西塵歸塵土歸土,變成了塵土。這個過程可以作為”火生土“的簡單理解。

土生金,金是土中礦物質的沉澱。金子在土裡埋著。有個職業叫淘金者,他們做的是淘金的工作,主要就是打撈起河裡或湖裡的淤泥在淘盤將淤泥洗滌,以便找出淤泥裡的天然金沙。淤泥為土,金從土來,土生金。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心火虛影響胃土

髒為陰,腑為陽。心與小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脾與胃五行皆為土,脾為陰土,胃為陽土。

胃的功能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它能受納經過咀嚼的食物,再通過胃的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完成進一步的消化。

胃喜溫怕寒涼,正常情況下心火來溫養胃讓胃有力量蠕動,如果有留意過會發現:胃蠕動的節奏和心跳的節奏是一樣的。如果心火不足,燃燒的東西不能完全變成灰燼,火生土打了折扣,心火不能溫養胃土,就會出現胃的腐熟功能減退、消化功能減弱。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不足,小腸也熱不起來,小腸的消化也會停滯,嚴重的出現朝食暮吐,吃進去什麼樣出來還什麼樣。

胃的熱量動力來源於心,如果胃中熱量不夠,吃生冷食物,就無法腐熟,時間一久,食物在胃中腐爛、發酵,人就會感到腹脹,打嗝,胃不舒服,沒有飢餓感,喝熱的或者熱乎的東西捂著會覺得舒服。心臟如果火力不夠,心氣虛寒,心陽不振,就容易出現胃陽虛,胃的腐熟功能減弱,火不生土。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肺金虛需要脾土幫忙

《內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屬土,肺屬金,脾將食物中的精微傳輸給肺,為肺提供能量。如果脾虛了,不能為肺提供精微,肺的功能就會不足。肺主皮毛,皮膚作為人體防禦機制的一道防線,肺的功能不足,抵抗力就會變弱,感冒咳嗽頻發。

脾有“輸布”和“傳輸”的作用,為胃行津液,將精微上輸於肺。肺為水上之源,發揮宣發肅降的功能,相當於人體內部的一個大噴頭,肺氣宣發推動氣血津液散佈全身,內至臟腑經絡,外至肌肉皮毛;肺氣肅降使水下歸於腎,所謂的“金生水”。

《內經·靈樞》中“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中“上焦開發”包含了肺的宣發作用,如果肺氣不能宣發則會壅滯,會出現胸滿、鼻塞、喘息、咳吐痰涎等症狀。肺氣不得肅降則水道通調受影響,可出現喉中痰鳴、小便不利或面部水腫。

除了脾土強健能保證肺金的工作正常,“虛則補其母”則指明瞭,如果肺虛弱了記得不僅要補肺金還要記得補脾土。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心肺陽虛為什麼引起脾溼胃鬱

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不升,胃鬱不降的結果。心陽虛,胃的熱量動力不夠,吃進的食物會堆積,堆積則會氣鬱。為什麼堆積會氣鬱?想想收完的穀物堆在牆腳如果不常翻動裡面是不是會熱乎乎的,這個熱乎乎就是氣鬱,氣鬱化熱。肺虛那麼脾傳送的精微就會壅滯宣發不出去,進而再進來的飲食轉化成精微就會受影響,轉而變為飲邪。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心肺陽虛使中焦脾胃的升降失常。張錫純說,飲邪停於胃口為滿悶,溢出膈上為短氣,漬滿肺竅為喘促,滯膩咽喉為咳吐粘涎。若陰晦之氣佈滿上焦,心肺的陽氣不能暢舒,氣鬱而作熱。若陰氣逼陽外出為身熱,迫陽氣上浮為耳聾。如果確定脈象為弦遲細弱,這種情況張錫純用的是理飲湯。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改善方向

心肺之陽,需要宣通,溫心陽,補脾肺。心為君主之官,主火,好比天上的太陽,大地能量的來源,溫心陽人體內火力旺盛,不僅可以將寒邪驅散,還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動力。飲食上可以做肉桂紅棗粥、泡桂枝幹姜甘草茶。

補脾肺,比較著名的是慈禧太后經常吃的八珍糕,可以健脾補肺,幫助脾胃利水滲溼,利痰飲。另外,牛肉玉屏風湯拌小米飯,補脾益肺,主要通過“培土生金”健脾來補肺,調味之後,味道鮮美,適合體虛的人。


為什麼心肺陽虛會導致脾溼胃鬱?如何改善?


Crea重在分享中醫知識,不建議大家單純靠文章內容來診斷病情。Crea希望能帶動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學中醫,通過大家自己的努力成為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道保險。

分享養生知識、探討健康哲學、共享輕悅人生,歡迎點贊關注回看往期文章。^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