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專業游泳運動員以打破既有的世界紀錄,追求游泳速度為唯一終極目標,比賽成績是平日裡專業嚴酷訓練的回報,是游泳技術與個人體能發揮的綜合結果。

成績固然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成績也不代表全部,真正重要的是在追求成績的過程中,所研發的新的理論、技術、更科學的身體機能訓練和運用的方法,正因為有了這些創新,才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游泳樂趣,取得更好的游泳成績。

游泳愛好者雖然無法走進專業游泳競技比賽,但是有更多的樂趣在前方,鐵三、橫渡,暢遊大江大海,比枯燥的競技更有趣,也更具挑戰性。

從下水那一刻開始,註定了一個從泳池遊進大海的目標,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夢,只需要以愛好為念,堅持下去就可以達到,這裡分享一些心得經驗,以減少“堅持”的辛苦。

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1、從零到一百米

這個階段是游泳的入門階段,勇敢地撲入水中,熟悉水感,掌握身體在水中平衡的技巧,克服對水的恐懼心理。在這個階段學習踩水,自由泳、仰泳、蛙泳,換氣等內容。

重要掌握手臂、腿的動作,明白身體核心部位在游泳中起主導地位的意義,懂得利用肩背大肌肉群輔助手臂力量,利用臀部大肌肉輔助腿部力量。

換氣能力是個漸進的過程,從害怕嗆水到嗆水難受,再到幾乎不嗆水,嗆了水也沒不舒服的感覺,水會自己從鼻子流入嘴巴而不是進入氣管,不必著急於一朝一夕。

能夠遊一百米不難,但難的是很放鬆地遊一百米,不緊不慢的從容地游完一百米,在這期間,可以嘗試著拼盡全力遊和放鬆遊穿插著進行,以一百米為限,折騰完自己的體能。

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2、從一百米到一千米

一千米算是一個不短也算不上長的距離,對於剛剛掌握游泳技術的泳者來說,千米距離算是一個小的挑戰,只需要掌握一點策略,而不單單是動作技術的問題。

首先是對游泳節奏的把控,專注於每一次划水,認真按部就班的完成,體會每一次身體側轉時核心部位的感受,而不僅僅是越來越吃力的打腿維持身體平衡,划水越來越敷衍又困難。

其次是對身體適應能力的瞭解,每位泳者的身體情況是不同的,但從游泳開始,身體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隨著游泳水平的進步會有變化,有的泳者是在開始前5分鐘出現不想游下去的念頭,有的則是在遊了10分鐘左右才會出現,在平時練習時應注意這方面的情況,找到自己身體的點,任何時候想停下來,或是想放棄的時候,記得先越過這個點再停,這樣才只是停,而不是放棄。

最後,換氣模式的調整,換氣可以標準的三劃一換,也可以一劃一換,可以雙側,也可以單側,重點是保持肺部舒適,不要吸得太滿,導致上半身產生較大浮力,加大呼氣任務。在水下呼氣時可以用嘴巴呼,也可以用鼻子,只是在轉頭出水時,記得用鼻子呼氣,更有利於吐淨廢氣。

不過,在長距離游泳下,永遠不要試著停止換氣,即出現憋氣游泳的情況,廢氣積攢總有足夠多的時候,那時就只能中止游泳了。

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3、從一千米到一萬米

很多泳者在一千米的距離上長久徘徊,或針對性的陸上肌肉訓練,或多下水改善自己的游泳技巧,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向,但是有的錯誤在一千米的距離上是難以發現的,或者說錯誤太細微以至於在一千米的距離上體會不出來。

因此,嘗試著向萬米的目標進發吧,手臂、打腿、側轉、頭部、髖部的細節問題都會暴露無遺。

與遊一千米同樣,長距離游泳下對於節奏的把控感很關鍵,帶上節拍器練習是個很有用的方法,聽著滴滴聲,大腦一片空白,排控一切雜念,機械地游下去就好,萬米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有時候,覺得長距離游泳很無聊,那就將節拍器換成運動MP3,聽著音樂、相聲游下去也不錯。

自由泳從百米到千米再到萬米,要有屬於自己的專注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