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何看待当时还是妃子的慈禧?为什么他平定太平天国后逐渐隐退?

三国校尉读春秋


咸丰十一年七月下旬,曾国藩接到清廷兵部咨文——“咸丰皇帝已于七月十六日晏驾热河行宫,皇长子载淳即位为新主。大行皇帝临终前托孤于八位顾命大臣,他们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六额驸景寿、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奉上谕,各省将军、督、抚、都统概遵成例,不要来热河叩谒梓棺。”

刚被实授两江总督一年左右(咸丰刚消除对他的猜忌),咸丰就死了,对曾国藩而言,这是个十足的坏消息。

怎么个坏法呢?

此时的曾国藩已是官场老手,他能嗅出动荡朝局下隐藏的种种危机,有些危机一旦爆发,对他在官场的走势可能极为不利。

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名义上是八位,实际上一切实权都握在排位第四的肃顺手里。

看待肃顺,曾国藩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他对肃顺充满了敬佩、感激之情,若没有肃顺的大力举荐,他很难坐上两江总督的大位;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不看好肃顺的专权跋扈,十分担心肃顺会因刚愎自用、不得人心而垮台,从而连累到自己。

在当时,曾国藩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表面上看,新主年幼,肃顺很容易掌控朝局,但因为小皇帝身边有两个不容忽视的人,朝局最终将走向何处,很难一眼看清。

这两个不容忽视的人,一个是在是皇亲权贵中很有号召力且具有治国大才的恭亲王奕䜣,另一个就是当时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

对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是有所了解的,但对懿贵妃,曾国藩却不甚了解。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尚只是一个名位不高的贵人,莫说外臣,就是宫中也不会把她当成重要人物看待。之后曾国藩便回乡办团练,与太平天国厮杀,与咸丰周旋了,对隐没深宫的这个女人更无从了解。

但基于对政治的敏感,加之湘系汉臣已经结成了一个整体,不乏探知宫中内幕的渠道,因此懿贵妃就在这个时候浮出了水面,引起了曾国藩等人的重视。

初识懿贵妃,曾国藩等人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女人不仅绝顶机警,而且贪权异常,身上有武则天的影子。

曾国藩等人评价的依据来自于一个深宫内幕,咸丰去世前一年,由热河发回的奏折朱批,均是由懿贵妃代批的。

如此贪权,这个女人岂能任由肃顺等人来摆布?

随后发生的辛酉政变印证了曾国藩等人的预感,这个女人联合慈安、恭亲王以极其迅捷、极其高明的手段,一举击碎了所谓的顾命八大臣,成功上位。

两宫垂帘,恭亲王议政,朝局刚走向这里的时候,曾国藩等人的内心十分忐忑不安。他们担心一个问题,名义上他们这批汉臣都是肃顺提拔起来的,如果慈禧政变后要搞清算,他们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肃党成员,遭到株连。

但慈禧随后的做法,让曾国藩等人刮目相看。

辛酉政变成功后,慈禧只杀了三个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赐自尽,肃顺斩首,其他肃党成员,慈禧只用发配、充军、革职的方式处置了十六个人。至于曾国藩这一批肃顺提拔起来的汉臣,一概既往不咎,继续重用。

一场政变,只杀三个,处理十六个,毫无株连,古今中外这都是极为罕见的。

正因为如此,再看慈禧,曾国藩就有些敬畏了,觉得这个女人不仅不简单,而且很有些“英明帝王”的风范、权术。

而这也是曾国藩攻灭太平天国后,主动自裁湘军,一心自保的重要因素,慈禧不好忽悠,也不容忽悠,同时帝王的一切忌讳,她都有。

有意思的是曾国藩离京十七年后,重回京城,第一次见到慈禧的时候,他对这个女人又有了新的评价。

君臣间进行了一场著名而简短的对话,对话结束,曾国藩对这个一直敬畏的皇太后十分失望。他说,慈禧只关心三件事:江南撤勇、湘军将领的安置以及直隶练兵,而对他认为十分重要的长久大计,例如江南的吏治盐政、百姓生活、人才保举以及捻乱平定后皖、豫、鲁省的休养生息、机器局的建设、如何抵御洋人等等,几乎无一句涉及。

曾国藩感慨自问,太后虽未问及鬼神,但也不问及苍生。国家掌握在这样的太后、皇上手中,能指望它四海安夷、国运隆盛吗?

最终,曾国藩暗自摇了摇头。

可以说,曾国藩对慈禧三个阶段的三种评价,鲜明地影射出了慈禧在晚清历史中划出的轨迹,典型的自私贪权者的轨迹。


黑句本


曾国藩刚出道时受咸丰皇帝和当时权臣肃顺的赏识,团练办的不错,但他恪守中庸之道,君子群而不党,为官做人都比较谨慎,和肃顺没有私人交往,对慈禧很客气,谁主政就听谁的,故慈禧掌权后一方面需要曾国藩的湘军对抗太平军,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发现曾国藩是肃顺一党的证据,继续倚重曾国藩和湘军。曾本人深受忠君爱国思想熏陶,再加上湘军暮气已生,朝廷早早戒备,在剿灭长毛后,为避免朝廷猜忌主动裁撤湘军,专注政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