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应对中国式父母

第二部分

上一部分,我们讲了幼稚型、操控型、言语虐待型、身体虐待型四种父母,还有他们的四种策略。有毒的父母对孩子做过什么,大概已经讲清楚了。但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绝不在于指责和控诉这样的父母,而是希望传授给受害者一些具体的对策,让他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和幸福。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书的核心部分,说说面对伤害,如何进行补救。

第一步是自我评估。这一步的目的是了解父母对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里的自我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评估你个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是不是不敢和别人过于亲密,是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蛋?总的来说,“有毒的家庭”伤害得最多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感。这方面有问题,多半和父母脱不了干系。

除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你还需要评估当下和父母的互动关系。好的父母是园丁,他教会孩子自立,然后适时地放手。而苏珊说的“有毒的”父母呢,是一根藤,从小树苗那会儿就死死地缠上去。等树苗长大了,这根藤只会希望继续保持这种紧密的纠缠。你可能像小时候一样听从他们的摆布,也有可能奋起反抗。但这种反抗有没有抵消父母的影响呢?很可能并没有。

书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老板叫乔纳森,有房有车有事业。他的问题是直到四五十岁了还单身一人,想到以后要孤独终老,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苏珊就问他说,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会在个人感情方面始终没有进展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特别反感我母亲张罗我的爱情,不停地教我该这样该那样,谁愿意整天和她谈论这种事!每当我接近一个女人,想到接下来可能要跟她结婚,我就感到十分恐慌,好像我妈就站在我旁边指指点点。哎,你不是想要我结婚吗?那我就偏不结。这么一说,苏珊就明白了。乔纳森恨不得拒绝做他母亲要求他做的一切事情。他过于执着地反抗他的母亲,以至于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因此,苏珊在这里总结了一点,特别让人震撼。她讲,过于叛逆和过于顺从一样,本质上都没有摆脱父母为你设定的互动模式,父母仍然在变相地控制着你的感受和行为。

所以,要判断你和父母的互动是不是健康,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问你自己——假设你接下来需要跟父母在一起待上一个月,你有没有立刻觉得心里别扭、不舒服?如果你对父母总是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频繁地感到内疚、害怕、愤怒、难过,那么基本可以肯定,他们仍然拥有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力。

你发现你还处在父母为你设定的行为模式中。接下来你可能会在内心当中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父母对你做了这么多可怕的事情之后,你要不要原谅他们呢?原谅与否取决于你自己,但一定要注意时机。这就是第二步,跳出陷阱。

有一位叫斯蒂芬妮的姑娘,她告诉苏珊说自己已经彻底原谅了小时候伤害她的继父和她冷漠的母亲,因为她的信仰要求她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生活仍然过得很苦涩。在苏珊的建议下,她参加了一个互助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全都是和斯芬蒂妮一样的受害者,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历。听了其他人的遭遇,斯蒂芬妮开始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几周之后,她再一次找到苏珊,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尖叫着咒骂她的父母毁了她的童年,毁了她的整个人生。之后,她默默地哭了好一阵子,对苏珊说:“你说的对,我不该就这么原谅他们。我认为上帝是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这次情绪发泄成了她的转折点,过去的伤口开始逐渐地愈合。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子女都像斯蒂芬妮一样,草率地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甚至认为儿时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他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然而过早原谅是一个可怕的误区,它让你无法坚定地实现自我拯救。你要搞清楚,即便你的父母过去生活得多么不如意,也轮不到你来为儿时的不幸负责。父母才是那个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所以,你必须跳出过早原谅的陷阱,先想办法从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第三步是建立界限。建立界限的目的不是说你要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要告诉明确地他们“你既是家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要捍卫你生而为人的尊严和权利。”

要建立界限,首先你需要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少一点反应,多一点回应。反应和回应什么区别呢?苏珊举了桑迪的例子。桑迪的父母特别善于利用内疚来控制她。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忘恩负义,白养你这么大。”而桑迪就急于辩解:“我没有!你难道忘了过去的XX事了吗?我总是为你们着想,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你们都不满足!“这是桑迪面对指责的本能反应,表明她仍然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你总是使用本能的反应,那就永远是“父母拼命进攻,你疲于防守”的被动局面。

正确的方式是你多运用非防守性的回应。桑迪的父母提出想搬过去和她一起住,桑迪可以说“让我想想,我需要几天考虑考虑”。父母讲一大堆搬过去一起住的理由,那桑迪就说:“这样啊,我明白了”。父母催她说“我们在等你答复,你到底什么意思呢?”“我知道你需要一个答复,不过我也需要先考虑一下。”好,这一轮结束了。等过上几天,桑迪再向他们表明自身的立场,允许他们在指定的日期住几天,但几天之后必须搬回去。父母又会拿出忘恩负义的指责,那么桑迪应该说:“如果你这么看,我真的感到很抱歉。”发现了吗?要点就在于你多使用“哦”“我明白了”“这样啊”“我很抱歉”“你有权坚持你的观点”这样的话。这就是既不辩解、也不防守的回应。就像对方想跟你打乒乓球,他把球打过来你不接,“啪”掉地上。对方的游戏还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吗?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始终保持了平静,避免了让自己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中。

做好回应能让你在日常的互动中多争取一些空间,面对父母多一些自信和沉稳。但这还不够,它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你和父母之间的力量对比。你需要找机会和父母进行一次正式的对质。所谓的“对质”是一次总的清算。在对质中,你要告诉父母,你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们过去对待你的方式。你还要告诉他们,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的做法怎样影响了你的生活,以及今后你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总之,这次正式的对质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新规则的制定。

它是整个补救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你需要慎重选择对质的方式。打电话不太适合,父母很容易把你的电话挂掉。你可以考虑写信。写信的好处是可以把你想说的话修改到满意为止。它也给了父母反复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尤其是如果父母有暴力倾向,写信是最安全的一种形式。

另外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面谈。面谈会有个问题,那就是地点选在哪儿。如果你有心理医生,最好是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或者让父母来你家见面,这样你会更有底气。两个地方父母都不来?那就选一个中立的场所,比如在宾馆找一个私密的房间。总之尽量不要去父母家,那个环境可能会容易引爆你潜藏的情绪。在面谈之前,你还需要做一些预演,大声地演练你准备好的台词,直到烂熟于心,再去面对你的父母。

到了真正对质的时候,很少有父母会幡然醒悟。绝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跟过去一样,矢口否认,大发雷霆,倒打一耙。不重要。对质成功的标准,并不在于父母是不是给出了积极的回应。事实上,只要你迈出了这一步,并且面对面对父母的狡辩时坚守立场,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对质。它代表你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你已经不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无助的孩子。所以,对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度的治愈。在苏珊的咨询生涯中,她已经见证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从此发生改变。

第四步是打破循环。建立界限之后,你基本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但是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有毒的行为模式会在连续几代人之间传递。曾经的子女变成父母,再去伤害自己的下一代。俗话讲“媳妇熬成婆”,暗示的不就是受害者有一天会变成害人者嘛!所以自我拯救不是这一切的结束。最后一步,你还需要打破受害者和害人者的角色循环。

要打破循环,首先你要孩子远离伤害的源头。如果你是那个伤害孩子的人,像你的父亲一样,动不动就殴打、体罚孩子,你需要找医生练习如何控制你的怒气。如果伤害孩子的人是你的配偶,比方说他有酗酒的习惯,你要坚定地告诉他,你的孩子不能由一个酒鬼养大,他必须得接受专业的酗酒治疗。

其次,你可以参加家长互助小组,寻求外部支持。请互助小组中那些已经打破循环的人作为你的导师,给你经验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

再就是,你可以在家庭中公开承诺,和你父母相比,你要更加爱护自己的子女。作为一个受害者,你可能从来没有了解过那些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那就试着把《正面管教》这样经典的教养方式带到你的家庭里,看看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还有,倘若你偶尔做出了不良的行为,你要勇于向子女道歉。可能你会感到难堪,把道歉看成是软弱的表现,有损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但事实证明,主动、诚恳的道歉会让孩子更加尊重你,也是最能显著打破循环的行动之一。

总结

到这里,第二部分,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如何补救就讲完了。

我们再回头总结一下整本书的内容。原生家庭中,有些父母带给孩子的是爱和尊重,孩子会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而有些父母则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内疚、恐惧、自卑这些负面情绪,伤害孩子的价值感和认同感。本书将后者称为有毒的父母。最常见的是这么四种类型:不顾孩子需求的幼稚型父母,不听孩子意见的操控型父母,还有言语虐待型和身体虐待型的父母。而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想要补救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的成年子女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刷新自己的人生。

谈一点感想。原生家庭这个词儿总是给人一种特别沉重的感觉,仿佛它就是世间原罪的化身。其实它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这本书的推荐序是武志红老师写的,他总结说,中国人更需要警惕的,是不加分辨地讲究孝道可能带来的家庭阴暗面。就我的经验,确实如此。相信世间绝大多数父母都称不上“有毒”,但或许多多少少能从本书中找到一些他们的影子。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会把一生都奉献给子女,鞍前马后地操碎了心,所以最常见的问题很可能是有点像书中说的那种操控型的父母,喜欢代替你做很多决定。在中国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么多三代同堂的现象,父母过来帮小两口看孩子,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上有老下有小,你需要在三代人之间分别建立明确的界限,才能打破旧有的循环啊。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撰稿:广行

#2019生机大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