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教?霍思燕“育兒經”火了

一個家庭教育的成功不在於強迫,而是引導。真正的愛孩子也不應該是溺愛。

寵愛不意味著溺愛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廣告視頻

大意是講述一個男孩子去了美國留學,在留學的第八天,會讓同學聚餐時要求每個人需要做一道自己國家的傳統菜。

而這個孩子就想到了中國常見的一道家常菜——番茄炒蛋。但是在廣告視頻中,孩子不知道應該先放雞蛋還是先放番茄,為此們只能夠想遠在中國的父母求助。

母親開始是通過語音來向孩子講述番茄炒蛋的步驟,但是孩子在操作上手忙腳亂,之後對母親說這樣不行,為了能夠讓孩子更明白,母親錄了一個番茄炒蛋的視頻來為孩子講述具體的操作。

通過母親的指導,他做的菜受到了同學的歡迎,也因為同學意識到和母親有著12個小時的時差,心中充滿了內疚。

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教?霍思燕“育兒經”火了

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教?霍思燕“育兒經”火了

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教?霍思燕“育兒經”火了

這則廣告視頻想要為我們宣揚家庭中的那種溫情。但是很多網友對此也有著很大的爭議,認為孩子在凌晨打擾父母並不好。

我們可以從視頻中看到父母對孩子的那種無微不至的愛,也能夠看出,這個男孩之前應該是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而父母對於孩子可能有一些溺愛了。

父母愛孩子的心大家都能夠明白,但是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自己生活,如果我們對於孩子溺愛,不讓孩子學會獨立,那麼當那一天到來,孩子又應該怎麼辦?

父母應該明白寵愛不意味著溺愛,過分的溺愛也就是對於孩子未來的傷害。

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做

很多父母在聽到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是憤怒,然後讓孩子打回去。

霍思燕在一期採訪中,也談論到了兒子嗯哼被欺負這個問題。

有一次,嗯哼放學回家,霍思燕陪嗯哼一起玩耍的時候。嗯哼無意之中說出了在學校被同學打的事情。

霍思燕表示自己在得知嗯哼被欺負的時候非常的生氣,差一點就說出打回去。但是在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

在冷靜思考之後,她想到因為自己不在現場,因此不知道事情的具體經過,不能夠辨別誰對誰錯,因為有時候,孩子在對媽媽進行表達的時候會有一些誇張,因此需要向老師瞭解情況,請老師多多留意一下。

同時也特別告訴老師,男孩之間打打鬧鬧其實挺正常,也不一定需要去批評那個孩子。

孩子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教?霍思燕“育兒經”火了

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

孩子之間的普通的打打鬧鬧也是孩子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因此我們應該現在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

心理學家李松蔚分享過自己五歲女兒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女兒手上被五彩筆畫的五顏六色,於是他教育女兒讓女兒制止其他的小朋友在手上亂畫,但是這樣並沒有什麼效果。於是他改變策略,讓孩子想辦法怎麼讓其他小朋友不畫。女兒想了想說:“我就對她說,再畫我們就不是好朋友了”。從那以後,果真沒有在被畫過。

很多時候,孩子之間自己的解決方式遠比父母直接干涉來的更有效。因此,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在孩子沒法處理時,家長在幫忙解決。

寵愛而不溺愛

在孩子被欺負,我們做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事情的經過。而不是因為愛孩子就不管是非,不問對錯。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容易失去理智,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但是孩子被欺負,不僅僅只是打回去這麼簡單。這也會涉及到孩子將來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如果受到欺負,就只是使用武力打回去,那麼孩子以後很可能會有暴力傾向。

當然這裡也不是提議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就只是忍耐,而是應該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去處理。

正確面對欺凌,對欺負學會說不

孩子不應該打人,更不應該被人打,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不能以大欺小,但是當自己被欺負的時候,也不應該一味的忍讓。雖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懂事、大度,但是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學會說不。

知道說不,讓孩子能夠明辨是非

敢於說不,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樂於說不,讓孩子遠離有惡習的同伴

孩子需要懂事、大度,但這也需要有一個底線。

家長應該讓孩子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尋求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