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索托作为世界最大的国中国,为何一直没被吞并?

覃云伟


展开南非地图之后就会发现,在南非东部有个洞状缺失,那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中之国莱索托。相对于南非,莱索托又小又困苦,当年又与南非同属英国殖民地,但南非却并没将其纳入,甚至也没动过这样的心思。

实际上,莱索托建立的时间要比南非更早,是非洲南部历史最悠久的王国之一。当年英国离开南部非洲之后,莱索托的前身巴苏陀兰当即脱离南非恢复王国;而对南非而言,莱索托毫无价值并没有吸引力,而且当时南非本身还在搞隔离,更不愿意让莱索托加入。


非洲南部土地肥沃而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当地文明的发展并不悠久。近代以后来自于非洲其他区域移来的部族,逐渐在此建立起王权。19世纪巴苏陀族酋长莫舒舒一世建立起完整的巴苏陀兰王国,而当时的南非并未形成。非洲南部的布尔人、祖鲁人等依旧纷争不断,各自为战,直到英布战争后,英国将南部非洲各地并归一体。

虽然巴苏陀兰建立后不久,就被英国入侵强行归于保护地,纳入开普殖民地的范围之中。20世纪初,包括南非、博茨瓦纳等在内的几乎整个非洲南部都被英国统治,而巴苏陀兰虽在屋檐下,但一直也没放弃过抵抗。巴苏陀兰作为区别于南非的拥有自身历史的王国,并不愿意与之融合。所以之后英国刚对南非撒手,巴苏陀兰就迫不及待离开了南非联邦,巴苏陀兰要走,而南非也没有挽留。


近代的英国,将破碎的南亚次大陆整合在了一起,而原本部族林立的非洲南部也一样。英国人离开时,就像对待南亚土邦一样,给了巴苏陀兰等王国自由选择的权利。英国让巴苏陀兰自己选,是自立门户还是加入南非,向来就反抗不断的巴苏陀兰,自然是选择了前者。1966年,刚刚脱离南非后获得新生的巴苏陀兰,正式更名“莱索托”。

当年英国虽给了印度诸土邦自选去留的权利,可最终还是被野心勃勃的印度所扼,大多成为了印度的一部分,而南非对莱索托却并没有什么兴趣。南非资源丰富,无论面积人口还是各种资源,都远胜于莱索托,贫苦的莱索托对南非并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纳入反而可能还会拖累当时的南非。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南非虽然脱离英国殖民,可依旧还是一个白人主导,并且施行族群相隔之策的国度。与南非不同,莱索托是一个纯粹的黑人国家,而南非是个黑白错综生存的国家。于南非白人而言,如果不是不太方便,恐怕他们都不肯与土著黑人共在一国之内,又怎么会再纳入一个黑人国度入南非。

当年莱索托不肯加入南非,多是因为本族的自尊;南非不肯要莱索托,多是因为现实利益因素的影响。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彩虹之国早就物是人非,白裔彻底没落,南非本土黑裔夺回了治权,而莱索托至今依旧还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困窘处境艰难。不知道如果有机会让莱索托人再选一次,会不会加入南非;而如今的南非若有机会,也不知道会不会接纳莱索托。


澹奕


它因全境2/3在海拔2000米以上被称为“天空中的王国”,怎奈资源贫乏、经济薄弱、党派争斗,让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坠入尘世。

 

莱索托王国位于非洲南部,四周被南非环绕,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20万(2016)。

该国全境均为高原、山地,最高海拔3482米,最低1388米。全年最高气温33℃,最低-7℃,冬季有雪,加之山区昼夜温差大,当地人一般身披色彩艳丽的毛毯,头戴织草编成的厚重宽檐帽。

莱索托资源有限,共有4个规模不大的钻石矿,随市场价格变动时开时关。高原水利资源正与南非合作开发中,它以山高谷深有“非洲瑞士”之称,旅游开发一般。全国2/3的地区适合开展畜牧业,年饲养山羊、绵羊、牛数百万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干旱影响,粮食不能自给。

 

莱索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少有的族裔同质国家,全国人口的98%为班图语系的巴苏陀人,其余2%为欧洲人(布尔人、英国人)、亚洲裔和祖鲁人。英语为官方语言,但使用者甚少,巴苏陀人讲塞索托语。全国90%为基督徒,其他为原始宗教信徒。

莱索托在当地语中意为“低地”,其原名巴苏陀兰——“巴苏陀人的土地”。“巴苏陀”一词来自18世纪,当地斯威士兰人讥笑该族群穿的犊鼻裤三端打结,巴苏陀由“打结”一词而来,“巴”表复数。巴苏陀人是南非境内南部的一个族群,19世纪初,席卷南部非洲的部落战争加速了该地区从部族走向国家。在荷兰裔移民后裔布尔人的进逼下,南部苏陀人在首领莫舒舒一世率领下从低地进入山区,开辟家园,建立王国。

巴苏陀人具有强烈而原始的、发自他们伟大国王的民族意识,莫舒舒一世在位50年至1870年。为抵御布尔人的吞并,1843年,他主动接受英国的保护。1868年,巴苏陀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884年成为英国在南部非洲三个“高级专员区”之一(另有贝专纳即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1909年英国曾在建立南非联邦的的法案中让三地“根据人民意愿,并入南非”,遭到三国上下一致的的反对。巴苏陀兰虽被“保护”,它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未停止。1871—1881年,反英起义持续10年。二战前后,当地出现以独立为目标的政党。1966年10月巴苏陀兰独立,改称莱索托。

一个半世纪里,巴苏陀兰周旋于一个地区大国和一个全球大国之间。它维护了自身地位,逐步赢得政治权利。该地没有种族歧视,没有白人定居或占有土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独立时60%的居民能读写。英国成功地“保护”其体制,把基督教传播开来。对南非而言,巴苏陀兰地位重要,它是南非两条大河的发源地,为其矿山和农场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对“国中之国”来说,南非扼其海关,为它提供粮食和与外部联系的陆上交通线,解决了巴苏陀兰青年的工作出路。政治上借重英国,经济上依赖南非,独立前的莱索托找到一条不失尊严的生存之道。

 

独立之后,莱索托无“被吞并”之虞,其他难题一个都不少。可耕地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经济主要依赖南非劳务及侨汇、钻石开采、纺织品出口、农牧业和外国援助,全国38%的男劳力在南非工作,人力流失一定程度影响本国经济和国民素质,也使该国七成家庭妇女当家,农业被称作“妇女的工作”。2016年莱索托实现GDP22亿美元,贫困率57.1%,预期寿命49.9岁,一直处在最不发达国家之列。

族群单一和强烈的归宿感让莱索托很少族际矛盾,只发生过针对掌握商业亚裔人的骚乱,政党纷争则是莱索托的“痼疾”。早在独立前夕,各政党就步调不一。独立后,更是屡屡上演权力争斗,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作为筹码也卷入其中。1970年,首次大选中反对党获胜,而执政党宣布无效并实行紧急状态……40多年来,政党间合纵连横、斗争不断。

莱索托2000人的军队也不甘示弱,以1986年政变为起点频频干政,莱索托有政治势力质疑军队存在的意义(一年开支数千万美元,新南非对莱索托毫无威胁)。20世纪后期宪法赋予军队在国家安全上有凌驾于政府之上的权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军队与警察支持不同政党,为动荡的政局火上浇油。

巴苏陀人被认为是非洲南部最好的劳力,他们体格健壮,有时又很孤僻、粗暴、傲慢和贫穷。该国还有个“奇怪”的现象,男人放牧,女人种田。因男孩从小就学放牧,造成学童中女生多于男生,女性识字率高于男性10%以上。据说巴苏陀人见面时打招呼的口语是“科查”,语义“和平”。没有深入南部非洲的历史,就没有对“和平”深刻的体味。19世纪初南非高原上,班图部落间为争夺土地和水源发生持续战乱,数十万人丧生,“苏陀”、“斯威士兰”、“祖鲁”、“科萨”等硕果仅存。他们还要对付布尔人从沿海向内陆的扩张,莱索托国徽上长矛和圆头锥的存在,具有和平需要武力捍卫的象征意义。

这个国家以“和平、雨露、丰饶”为箴言,既精确地道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又一语中的莱索托命运之所系。该国经常发生干旱,之后往往连着暴雨,使得崎岖山地沃土难存,丰饶一直是个美好的梦想。战天斗地难上加难,与人斗争其乐无穷,外部威胁不再,政客和军警上演的闹剧却没有落幕。“人和”不现,国家未来堪忧。





ruixuezhaofeng


这个是有历史渊源的。

南部非洲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莱索托之所以没有并入南非,是因为殖民者的介入。

最开始,南部非洲是大大小小的部落,莱索托人是来得比较早的一批,他们在这里定居后,祖鲁人也来了。

祖鲁人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很快就向莱索托发起了攻击。

莱索托的国王叫莫舒舒一世,这个人是偷牛高手。这个偷牛不是贬义,而是褒义。他因为长得帅而被酋长看上,酋长给他三个建议:权力不能靠法术获得,勇气才是法术;要解救危难的人;要与许多妇女结婚以扩大影响;

现在,南部非洲这一块,很多国家还是一夫多妻制的。

在莫舒舒一世的率领下,莱索托完成了统一,这时候跟祖鲁国正面刚上了。

论实力莱索托不是祖鲁的对手,很可能祖鲁族会建立一个南非的大帝国。但是,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进程。

这些人就是布尔人,多是荷兰人,跟着英国到非洲来殖民的,原本在海边,但因为对英国大哥不满,自己跑到非洲内陆来抢地盘。

这时候,就一头撞进了祖鲁跟莱索托的相斗中。

当然,最后的赢家是白人。而莫舒舒一世做了一个决定,保住了国家,就是向英国投降,成为英国的保护地。

英国人就跟布尔人打,最终,同意布尔人自己搞一个国家,这就是南非联邦。

英国表示,这些部落有自主权,并不一定要加入南非联邦。那莱索托原本跟祖鲁就是世仇,当然不愿意跟祖鲁人混到一块,他们选择了自己单过。同样,南非也不愿意他们加进来。因为在他们看来,莱索托是个山地国家,又很穷,加进来很麻烦,况且他们在自己国家还搞隔离制,搞国中国。

这样在,莱索托就意外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国家也相当穷,没啥资源,只有一点小钻石。


脑洞历史观


莱索托没被吞并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需要感谢南非的手下留情,毕竟该国被南非环绕,南非可以从四面对这个国家发动进攻,很容易就将他灭掉了。第二个需要感谢的就是大英帝国,莱索托是英联邦成员和南非是兄弟关系,有大英帝国罩着。第三个原因,这个国家要什么没什么,吞并他干嘛?

强大的南非可以轻松灭掉莱索托,但他没有这么做!

南非是非洲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甚至在上个世纪后期位列非洲第一强国。

这个国家国土面积有122万平方公里,人口5700万;而莱索托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00万;双方面积相差了40倍,人口相差了28倍。

从军事上来看,莱索托国防军共有军队3000人,他们的任务是维护国土安全,低于外敌入侵,但实际上这支军队根本没有能力抵御他们唯一的邻国南非的入侵。因为南非总兵力在8万人左右,是莱索托的26倍。

(莱索托士兵)

莱索托的军队有多弱,从军费和武器装备上可见一斑。

2017年莱索托军费为5200万美元,这么点军费其实也做不了什么,所以莱索托军队装备极其简陋,只有20多辆老旧的装甲车,十几门火炮。

而南非的军费超过了40亿美元,双方军费相差了将近80倍,南非军队的装备也远超莱索托,拥有坦克195辆,装甲车2500辆,各种火炮193门。

(南非陆军装备的坦克)

所以,假如南非打算入侵莱索托,可以轻易将这个国家占领,只不过南非并没有这么做,才让这个国家一直保留到现在。

并且,南方还承诺确保莱索托的边境安全。

第二个需要感谢的国家,大英帝国

莱索托和大英帝国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19世纪中期以前,莱索托和布尔人爆发过多次争夺土地的战争。布尔人装备先进战斗力强,莱索托根本不是对手,眼看这个国家就要被布尔人吞并了,当时的国王莫舒舒一世找到了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请求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地。从此之后,这里事实上就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不过由于当地人的反抗,英国没有把这里叫做殖民地,而称为高级专员领地,并派英国人充当高级专员管理这里。

1966年,这里独立并起国名为莱索托,但莱索托并没有完全和英国脱离关系,而是加入英联邦,尊大英帝国为宗主国!

(英联邦成语国分布图,南非和莱索托都是英联邦成员)

如此一来,莱索托依然和大英帝国捆绑在一起,南非要是想吞并莱索托得看看大英帝国的同意不同意。

第三,这个国家要什么没什么,吞并他干嘛?

说实话,吞并莱索托是一件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

除非南方侵略成性,否则对这个国家一点兴趣都没有。

该国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平均寿命只有49岁。每年需要接受来自外界的大量援助才能支撑下去。

(莱索托乡村的传统民居)

比如,在2017年,莱索托共接收了1.4亿美元的援助,

南非要是把莱索托吞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把这里发展起来。

可南非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莱索托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要什么没什么。莱索托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全国超过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即便如此粮食自给率还不到30%。剩下了粮食需要从南非进口,消耗了莱索托大量外汇。所以南非要是吞并了莱索托,那好了,当地人不需要花钱跟他买粮食,可以直接伸手要!

你说,到时候南非尴尬不尴尬!?

至于来自外界的援助也没有了,所有的负担全都得落到南非身上。

目前的状态才是对南非有利的

既然吞并莱索托不划算,那么保持他的独立无疑对南非是有好处的。南非既不需要为该国的经济落后而负责,又可以充分利用该国的劳动力。

这个国家自己国内没什么赚钱的营生,很多有上进心肯努力的人都来到了南非找工作,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所以,莱索托根本不担心被南非吞并。


历史风暴


莱索托是一个内陆国家,被南非完全包围。它的人口略超过200万。这里的居民是巴索托人,据了解,40%的巴索托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莱索托是一个实际上处于南非腹地的国家,这一事实可归因于西方对其进行的殖民征服,其任务无非是掠夺非洲的自然资源,并将其居民变成西方文明的奴隶。

巴索托人为把他们的国家并入南非而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巴索托家族为保护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人民的生存而进行了重要的战斗;他们拒绝了被附属于南非的诱惑,尽管这会带来一些好处,同时也会使她放弃作为一个国家的独立。1870年,巴索托拒绝英国人吞并开普敦殖民地,1910年南非联盟成立时也是如此,因此在种族隔离后,这是不可想象的。

毕竟,每当莱索托与南非的关系处于显微镜下时,都会出现吞并问题,因此他们对吞并问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莱索托是一个政治问题缠身的国家,南非在逻辑上有望帮助实现持久稳定,而不是通过每次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时都能证明的“老大哥”方法。南非不应该是管理莱索托政治危机的父母;他们认为他们应该抵制一切诱惑,把决定强加给山区王国的人民。巴索托家族应该是解决他们政治难题的唯一保管人;因此,在危机发生时,不应该偷偷地进行兼并辩论。

2017年,世界目睹了莱索托政府的瘫痪,这导致南共体在副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的领导下向莱索托派遣了便利特派团。宣布选举观察员可信、自由和公正。选举由莱索托所有政党签署的马塞鲁促进协议通知。然而,安全问题始终对莱索托的稳定构成持续的挑战,对此莱索托受到了必要的关注。然而,主张兼并的人机会主义地占据了这个空间。

那些主张吞并的人认为,吞并是解决巴索托所面临问题的最佳方法,莱索托的吞并将导致该国冲突诱因消失。他们认为南非有神奇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王国面临的历史挑战,这就是吞并。

兼并的使徒不仅来自一些南非人,也有许多巴索托人驻扎在这两个国家,像人民宪章运动,他们在2010年收集了3万个签名,并提交给南非高级委员会,要求南非将莱索托兼并,理由是不再有逻辑。对他们来说,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莱索托是种族隔离地雷的后备劳动力。2014年,全国矿工工会再次呼吁考虑将莱索托并入南非,并表示这是他们主要来自莱索托的成员所倡导的呼吁,这符合他们最高决策机构1991年通过的决议。

提倡者还表示,莱索托依赖南部非洲海关联盟的汇款和收据。莱索托经济是高度不可分的,它极为开放的国家外部冲击,低国内储蓄导致过度依赖外国资本流入,高失业率,扩大不平等和贫穷,艾滋病的负担,特别是对年轻一代。

但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确保两国之间存在互利关系。这两个国家之所以团结一致,是因为他们在南非种族隔离期间流下了同样的血;居民的家庭根源是内在联系的。应该把兼并的争论埋在世界上最深的莫朋矿深处。当地人关心的是两国如何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而不是对莱索托采取侵略性的外交政策。他们认为必须始终尊重和捍卫莱索托的主权。


走进伊拉克


▲莱索托首都马塞卢

作为世界最大的“国中国”,莱索托王国(旧称巴苏陀兰)的领土面积约有3万平方公里,与121万平方公里的南非国土相比,可谓微不足道,至于莱索托的国民,更是只有200余万,不到南非的二十五分之一。由于自然资源贫乏,莱索托经济非常落后,全年GDP不过20亿美元,折合下来人均900美元左右,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莱索托王国与南非

至于莱索托唯一的邻国南非,曾经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即使如今国力有所衰退,但在非洲大陆依旧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之前留下的发达工业体系和丰富的钻石资源,保证南非国力与经济仍能继续发展。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莱索托四周都被南非所包围,莱索托要想抵御南非进攻,几乎无异于螳臂当车。那么,莱索托王国又为何能屹立至今呢?或者说,南非为何没有对莱索托动手呢?

▲莱索托妇女

首先,莱索托王国实在是太小了,吞并虽然很容易,但却不是太有意义。而且最重要的是,莱索托与南非、斯威士兰、博茨瓦纳等国,在近代都是英国殖民地,拥有相同的地位,独立存在、互不干扰,均派驻有总督,奉英国统治者为元首,也都接受英国的保护。而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讲,莱索托对于英国的重要性甚至要远远超过南非。

▲非洲各英国殖民地独立时间示意图

其次,在非洲掀起独立浪潮之时,英国给予昔日各殖民地与保护国一项权利,可以自行决定独立与否。为了巩固统治,保持自身权势不受影响,莱索托国王莫舒舒二世没有答应南非联合独立的请求,选择继续作为英国殖民地,接受其保护。有着英国这面大旗的保护,南非独立后自然不敢对其下手。随着旧时代殖民体系的瓦解,莱索托见天下大局已定,最终于1966年独立建国。刚独立那会儿,莫舒舒二世经常是夜不能寐,因为自从脱离英国统治,他就要时刻提防着南非这个庞然大物,以防南非人对自己下手。

▲莱索托现任国王莱齐耶三世

不过在独立之时,莱索托王国是作为主权国家而独立的,并在英国的帮助下加入了联合国。如此一来,有了国际制度的保证,南非也就不敢轻易对莱索托下黑手,毕竟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法与国际和平秩序还是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在二战后,各国曾达成共识,不再承认强国以战争手段夺取其他主权国家领土的做法。因此,莱索托作为加入了联合国的主权国家,南非如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吞并,那么就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制裁,南非实在犯不着为了一个贫穷小国而影响自身发展。

《世界通史》


趣观历史


因为此地是一片山地高原 所生活的部落不属于祖鲁王国 自古以来都非常封闭 地形易守难攻 祖鲁人也没能征服他们 英国殖民者派人勘察后 发现这里土地贫瘠 不适合农业耕作 也无任何有用矿产资源 完全是一块无用之地 当地人和山下平地的人互不侵犯 老死不相往来 对外界也无威胁 因此索性不管这个地区 最后形成了内陆国


岁月是把杀你刀02


总的来说,南非不够强大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