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吳橋雜技節|文武雙全!開幕式上,“壯壯”令人眼前一亮

10月25日晚,第十七屆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開幕式演出上,來自多個國家的十餘個雜技節目精彩上演,給大家帶來震撼的視聽盛宴。節目之間的切換也別具一格,小獅子“壯壯”用融合了戲曲、武術等多種元素的滑稽表演串聯起全球多地雜技藝術經典作品,帶領觀眾開啟“雜技之旅”,同時充滿趣味,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滑稽串場形式的新突破。

記者瞭解,小獅子“壯壯”由兩位演員扮演,分別是青海省雜技團滑稽演員蘇振海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戲曲演員張新傑。在演出開場前,兩位演員接受了記者採訪,分享了幕後故事,並對滑稽表演和創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第十七屆中國吳橋雜技節|文武雙全!開幕式上,“壯壯”令人眼前一亮

武“壯壯”

戲曲演員擔綱功夫強

在節目銜接上,兩位小“壯壯”的表演都經過特殊設計,使節目銜接自然、緊湊。張新傑曾參加過兩次吳橋雜技藝術節,主要表演的是變臉節目,這是首次在開幕式上演出,把戲曲元素融入到滑稽表演中,令人耳目一新。

在《九級浪——杆技》節目前,張新傑飾演的“壯壯”利用戲曲中游泳的表演方式把節目很自然地引出來。在引出《凌雲獅秀——流星》節目時,他手拿繡球道具做翻騰、跳躍等動作,與節目中小演員的表演無縫隙銜接,也頗見功底。在開幕式的結尾處,他還吊威亞從高空中“飛”到舞臺上,引起觀眾歡呼。

張新傑坦言,他從小從事戲曲表演,把武丑刻畫得太深了,這次表演滑稽是很大的挑戰。雖然這些動作對自己來說表演起來不難,但兩者表演的反差很大。戲曲有很多程式化的動作,滑稽需要現場發揮,根據現場的氣氛改變動作、擺造型等。通過這次演出,自己也有很大的收穫。希望有機會再多學習一下滑稽表演,做到一專多能。

第十七屆中國吳橋雜技節|文武雙全!開幕式上,“壯壯”令人眼前一亮

文“壯壯”

滑稽演員“上場見喜”

蘇振海飾演的“壯壯”跟觀眾互動比較多,他在觀眾席中,手拿氣球、鮮花等道具通過幽默的表演,不時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蘇振海是河北保定人,曾參加過三次吳橋雜技藝術節。“吳橋雜技藝術節在家鄉舉辦,這也是世界雜技人的節日,再次回家很高興。”蘇振海說,以前是來參賽,這次是在開幕式演出,在自己心裡都是一樣的重要,都要拿出比賽的心態在專業上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 ‘壯壯’的角色在銜接節目的同時,也要把歡樂帶給大家。”蘇振海坦言,每個節目之間的表演時間比較短,有的包袱難以抖出來,但要找一些創意性的互動點,儘可能地在20秒或30秒內把包袱建立起來,把歡笑傳遞出去。

在蘇振海看來,滑稽演員需要做到“上場見喜”,對於任何道具信手拈來。他透露,自己曾在吳橋雜技藝術節組委會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滑稽表演人才培養”培訓班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很多滑稽表演都來源於生活,自己也把幽默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在表演中多做一些有創意的設計,讓觀眾來檢驗。”

(燕都融媒體記者 康瑞珍/文 於在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