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吳橋縣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這裡,有一座架起中國雜技人與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友誼之“橋”。

這座“橋”,肉眼看不見,但只要用心,人人都能感受得到。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從塞拉利昂來到這裡學習雜技的阿布和阿妹娜塔兩人就認為,橫跨在中國和非洲之間的這座“橋”,加強了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讓彼此之友誼地久天長。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阿布和阿妹娜塔之前在本國從事演藝工作,幾個月前,他們踏進了吳橋雜技藝術學校的大門,開始系統學習雜技藝術。到校後,他們選擇了空竹等項目。“從電視上初次見到空竹表演,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學會這門技藝,給自己國家的人民帶去精彩演出。”在19歲的阿妹娜塔看來,空竹既是中國的傳統藝術,更是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

“在‘雜技之鄉’學習很辛苦,但是我們非常開心。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度,這裡有很多我們以前接觸不到的文化知識,不論是學習雜技,還是學習中文,甚至包括飲食、服飾和生活習慣,都感覺太酷了。”阿布說。

阿布和阿妹娜塔的學藝之旅,受益於吳橋縣依託商務部援外多邊培訓項目——發展中國家雜技學員培訓班。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事業發展迎來了發展良機,吳橋縣抓住機遇,不斷擴大雜技文化開放力度,加強雜技與外界的聯繫,相繼成立了數十個專業的雜技演出團體,常年赴亞歐美等地演出,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了世界大舞臺。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雜技交流,是我國文化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溝通心靈、加深理解、增進友誼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除了“走出去”,吳橋雜技還積極把天下朋友“請進來”。 2002年,在商務部、文化部及滄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吳橋雜技藝術學校開始承接培訓外籍雜技學員的任務。當年首批坦桑尼亞6名雜技學員的到來,讓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成為我國最早的一所專門培養雜技人才的中等專業藝術學校。至今,吳橋縣已成功接受了15批學員,為蘇丹、加納、坦桑尼亞、埃及、肯尼亞、老撾等30多個亞非國家培養了近400名雜技學員。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16年來,從吳橋走出去的外籍雜技學員,活躍在世界各地的雜技舞臺上,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收入,徹底改變了生活和命運。2003年首批坦桑尼亞學員伊薩,學成後回國,在其母校——坦桑尼亞巴格莫約藝術學校創辦了該校歷史上第一個雜技表演專業,每年招收30名左右的學生,傳授的都是中國的雜技節目,至今從未間斷,不但解決了青年就業問題,也開創了中國雜技在非洲落地生根的先河,填補了該國藝術門類的一項空白。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2006屆埃塞俄比亞學員葉納,回國後組創辦了雜技學校——“非洲夢”雜技學校,培訓學員200餘人,並組建了雜技團,長年在歐、美等地區演出,收入頗豐。2009屆坦桑尼亞學員斯雷馬尼,在中國從事雜技表演6年之久,年收入30多萬元,多次登上央視“中國達人秀”“我要上春晚”“中華情”等欄目的舞臺,這些藝成學員還多次在重大外交場合上為中外元首獻藝,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評。


吳橋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雜技聖地,吳橋雜技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


這些外國雜技學員來到吳橋,學到是技術本事,感受的是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教學過程中,中方教師尊重他們的人權、文化傳統、是非觀念及生活習慣,在為他們開設的文化課教學中,專門開展了文明禮貌、日常行為規範常識的教育,使他們懂文明、講禮貌,充分了解中國禮儀之邦的精髓。每逢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學校更是組織他們歡聚一堂。比如,春節期間,大家一起貼春聯、剪窗花、包餃子,充分感受中國“年味”,認知中國“年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