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上一篇写郑庄公的几个儿子,为了国君之位斗的你死我活,使得郑国几十年不得安宁,很快衰落。那么春秋时代有没有对国君之位不那么感冒的诸侯国公子呢?说来还真有一个,那就是鲁隐公。

为什么是隐公元年?

鲁隐公在历史上出镜率非常高,因为孔子著《春秋》就是从隐公元年开始的。为什么孔子选择这一年作为春秋之始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从古至今有很多人探讨过。比如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认为隐公时代是孔子所能了解的历史上限,所以只能从隐公开始;相反的观点认为隐公之前鲁国国史记载非常完备,不需要孔子删减整理,所以孔子删减春秋从隐公开始。不过最出名一个观点是因为隐公所以隐公元年。简单来说,鲁隐公是一个贤君,跟周公一样摄政但最终却被人弑杀,令人叹息,孔子选择从隐公时代开始编撰春秋,寄托了儒家的理想和情怀。

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配图来自网络

庶子的悲哀

鲁国作为周王朝分封的一个东方大国,传到鲁惠公这里已经是第十三代,而且鲁惠公在位46年,基本和周平王在位时间重合,是一个生命力相当强盛的君主。鲁惠公的原配是宋国女孟子,不过无后而死,继室声子生了个儿子,叫息姑。在鲁惠公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息姑作为庶长子是妥妥的下一任国君,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息姑到了结婚的年龄,鲁惠公为他求娶了宋武公的女儿仲子,这位仲子不但人长得漂亮,还天生异象,手纹特别像”为鲁夫人“这几个字。因为这个奇特的手纹,仲子注定要嫁到鲁国,而且是鲁国国君。

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配图来自网络

如果仲子顺顺利利嫁给息姑,等着息姑即位之后,自然就成了鲁国的夫人。坏就坏在鲁惠公人老心不老,身子也不老,竟然对仲子一见倾心,将儿媳妇霸占成了自己的夫人,还生了个儿子允,算是提前应验了仲子的命运预言。

鲁国是奉行周礼最为典范的诸侯国,对各位公子的教育肯定也差不了,好学生息姑虽然郁闷,却也不得不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如果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个诸侯国公子,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国君也不是好当的,姑息应该也不会去争去抢。可鲁惠公偏偏没几年就薨了,此时太子允年幼,姑息就被赶鸭子上架,成了代理国君。

试问鲁隐公想不想当国君?应该也想,但因为他不是嫡子且弟弟是嫡子的情况下,他应该就不想了。可他还是当了,为什么?因为此时弟弟允还小,如果直接让允即位,则可能造成政局不稳国家内乱,所以他只能勉为其难当了这个国君。战国时期的公羊高写过一篇文章,叫《春王正月》,对鲁隐公的分析还是合情合理的,摘录如下: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名不正则言不顺

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点从鲁隐公身上体现的相当明显。从鲁隐公即位之后的一些历史记载来看,他这个代理国君当的非常低调,换个词就是憋屈。很多国家大事本来都应该由他出面,但是因为他只是代理国君,就只能瞪眼瞅着,比如老爹惠公的葬礼不能主持,母亲声子的葬礼也只能从简。除了各种礼制上约束,国内很多实力派大佬也都出来挑事,比如费伯私自修建领地的城墙,再比如公子羽父不听命令私自带兵外战,甚至修建国都的南门也不是隐公的命令。

鲁隐公在位十一年,对国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没什么特别举措,对政敌也都比较宽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不折腾。不过这种宽仁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为什么鲁隐公如此宽仁?私以为还是他头上的紧箍咒:代理君主,既然是代理而且要还政,他就不想把事情办绝,不想给自己的留下什么政治污点。

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鲁隐公的诗与远方

不想留下政治污点的鲁隐公还是留下了一个大笑话,那就是隐公五年的春天,大老远跑到棠地去看打鱼的。《左传》中藏嬉伯谏观鱼是名篇,摘录如下: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鲁隐公这次棠地观鱼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呢?是游玩享乐,还是体察民情?应该还是游山玩水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藏僖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而他自己的解释也没什么说服力,后来藏僖伯死的时候,鲁隐公还心怀歉意,将藏僖伯葬礼的规格加了一等,更加说明了此次外出观鱼,是满足好奇心的游玩之举。

鲁隐公这次任性,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县名:鱼台县。现在,在鱼台县有一块”鲁隐公观鱼处“的石碑,用来纪念鲁隐公的这次荒唐之举。为什么看起来挺荒唐的一个举动,会被后人如此纪念呢?私以为鲁隐公是一个贤君,对鲁国的治理可圈可点,但是下场悲惨令人叹惜,虽然此次观鱼之举有些荒唐,但却是体现了鲁隐公率真可爱富有有人情味的性格特点,所以后人会加以纪念。

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隐公观鱼处

不过,鲁隐公如此轻率远赴棠地观鱼,也说明了他粗枝大叶,对政敌疏于防范的问题。

出色的外交专家

如果说鲁隐公在国内的政治举措差强人意的话,那么在外交战线上的表现则可以称得上优秀了。鲁隐公时代正好是郑国小霸,郑国庄公当政。郑国和周宋卫陈蔡国对立,郑庄公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拉拢齐鲁作为自己的盟友。

在这种大背景下,鲁隐公对待周边小国比较和善,保持了一种和平共处的姿态,《左传》中有很多和周边小国结盟的记载,并且多次以大国姿态调停小国间的纠纷,比如在隐公二年八年两次协调纪国和莒国之间的国际纠纷,隐公十一年薛腾争长的外交纠纷上,也体现了鲁隐公的智慧。

在对待郑国宋国齐国等大国的态度上,鲁隐公前期持中立的立场。鲁隐公年轻的时候,曾经和郑国发生过战争,而且被俘虏,算是深仇大恨了。不过作为一国之君,他并没有意气用事抱着仇恨不放。从隐公五年起,他逐渐改变了外交策略,和宋国断交,和郑国齐国结盟,然后追随郑国伐宋灭许,为郑国争取了很多实际利益。

为什么鲁隐公外交上表现优秀,在内政上表现很一般,甚至是”暗弱“呢?是因为他不够聪明,真的摆不平各种厉害关系吗?私以为还是代理国君这个身份让他在国内难以施展,再加上他宽仁的性格特点造成了他命运的悲剧。鲁隐公在位十多年,手下大臣各种不听号令到司空见惯的地步。

隐公之死

有句话叫做论迹不论心,从鲁隐公即位之后的举措来看,他确实抱着还政给桓公的初心,不过为什么桓公已经年长了,但鲁隐公却没有及时还政呢?可能尝到权利滋味的鲁隐公也存在贪恋权位的问题。总之,不敢一条道走到黑,又不能及时还政处理好和桓公的关系,时间长了问题也就来了,因为皇帝不急太监急,本来就手握军权的公子羽父想更进一步,提出建议要替鲁隐公除掉桓公,但是桓公拒绝了,并且表露了自己的还政的态度。

鲁隐公早年带兵和郑国作战被俘,能够逃回鲁国,是因为伊氏的帮助,伊氏的家神钟巫也成了他的精神信仰,回国之后每年还会祭祀钟巫。不过人的命运总是很难捉摸,早年因为钟巫生,现在却又因为钟巫死。《左传》记载了鲁隐公被弑杀的经过:

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弑君的公子羽父,从鲁隐公即位之初就是最嚣张跋扈的那个。隐公四年,公子羽父不听号令跟随宋卫陈蔡伐郑,到了隐公十年,郑鲁齐联军伐宋,鲁国带兵的仍然是公子羽父。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鲁隐公的隐忍大度却造成了权臣的咄咄紧逼,并且最终被杀,也确实令人叹息。可怜鲁隐公连一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岂不是可悲可叹?

摄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逸周书•谥法解》有载:“隐,哀也”;“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改其性;不显尸曰隐,以闲主国;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简言之,没能有所成就就隐退的,没能完成事业的,对于自己的功业过于赞誉的,谥号为“隐”。显然“隐”不是美谥,“隐”与“悼、哀、闵、殇”等同为平谥,含有同情叹惜的意味。

由此可见,在鲁允和诸位大夫看来,鲁息姑政绩平庸,还自吹自擂。鲁隐公不但死于非命,而且没有得到国人的肯定,这也令他身上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了。

从历史上来看,摄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差事不但不好干,而且就算干好了也往往不得善终,比如下面这几位:

- 吕不韦,秦国相国,总览大权,被始皇帝称为”仲父“,后来被发配,自杀;

- 明朝张居正,总览万历朝的大权,死后被抄家,几十年后才被平反;

- 清朝多尔衮,摄政多年,死后被议罪,被撤去帝号、庙享,家产皆籍没入官,建设中的墓地被拆除,只到乾隆时才被平反。

不得善终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既然是摄政,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就有人持有异议,有异议就得弹压,否则就干不成事,有弹压就有仇恨,等到大权旁落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清算,而且最着急进行清算的那个人,往往是被摄政的那个人,比如鲁桓公,比如秦始皇,比如万历,比如顺治。所以摄政这个事,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解决之道是什么呢?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中间路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弑君自立,好比曹操司马懿等。

鲁隐公,好人难当,做人真是太难了

欢迎评论本文,关注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