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孩子是叛逆還是有心理問題?

馮開朗


其實所謂的孩子叛逆和心理問題並不存在。

什麼叫叛逆,就是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不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事;

什麼叫心理問題,就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想法,行為或者言語。

最終原因是家長不理解,而不是孩子有問題,就像現在某個領域巔峰的人,他們都被說成是有某些心理問題或者疾病,其實只是大部分平常人沒辦法理解他們的高度而已……

而孩子的天性,能量之強大是無法去預估的,因為他們年紀還小,懂得知識很少,所以他們收到的束縛也少,人最原始的內在力量無比強大,不要去試圖教育孩子,僅僅是去理解……


孫濤TwT


小A的故事

同事小田的村裡鄰居小A,2000年的獨生女,家庭條件中上,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農村長大。

到了高中時才回到父母身邊,和父母有比較激烈的衝突,有時候她會把家裡的傢俱給砸了。和父母頂撞是加常便飯了。

她母親也是強勢之人,每次母女針鋒相對,不依不饒,最後以小A的離家出走而結束吵架。

而這次小A的媽媽叫來了舅家的人,把小A捆綁起來送到精神病院了,在那裡呆了一個月。

據小A說,她一進去就被電擊了,那種痛苦讓她變得乖乖的,一個月後被父母接回來了。

但她無論如何也不敢和父母住一起了,暫時跑到小田這裡住了。

聽得我寒毛直豎,一萬個不敢相信,這分明是電影中的情節,和父母吵架這都算精神病?

學生抑鬱案例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中學一名學生槍殺了12名學生和一名教師後自殺。

在十年後,這位學生的母親上了TED,講述了這段痛苦,她說她完全沒有料到發生那樣的事情,那天早晨兒子很正常去上學了。

後來她把兒子的從小的細瑣小事都拿出來,到處尋找心理醫生進行究底。

當醫生告訴她孩子可能早已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和其他一些精神疾病時,這位媽媽說她不能相信,她根本沒有察覺到兒子得了抑鬱症。

對此,我並不認同這位媽媽的說法,學校、家庭一定是會發現有蛛絲馬跡的,那麼嚴重了還沒一點感覺?事實上,抑鬱症的診斷有病程的要求,是連續兩年有抑鬱症狀,如果能稍微多注意一下,一定是有發現的。

以上兩個案例,一個是被精神病了,一個是不知道孩子已經得了精神病。

如何簡易辨別?

孩子到了青春期,會有一些激烈的行為和情緒,很多家長很擔心,經常看到網絡上的那些精神病孩子的悲慘結果,家長如何判斷簡單辨別是單純的叛逆還是有了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疾病呢?

要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正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正常和異常之間沒有絕對的標準,同時正常和異常也會相互轉化的。

在臨床心理學上,對心理和行為是否正常從幾個標準進行:以經驗作為標準;社會常模和社會適應的標準;統計學標準。

對於心理 健康究竟包括哪些特徵,美國學者坎布斯認為:積極的自我觀念;恰當地認同別人;面對和接受現實;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

特別強調心理健康是個動態的平衡,判斷一個人的心理狀況,不能簡單的一時一事下結論,是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的狀態。

讀起來是那麼回事,但真正如何執行,如何去辨別,什麼是以經驗為標準,誰的經驗?大多數人的經驗嗎?如果大多數人錯了呢?社會常模也是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常模,社會文化不同,常模必定不同。

國內的心理學發展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一直以來並沒有得到重視。而心理學不同臨床醫學,心理是很難用儀器或實驗就能得出結論的,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心理,甚至更多。加上不重視,應該不是不重視,是條件不允許,但你連飯也吃不上還談什麼心理呢?

心理疾病=精神病/神經病 或者 神經病=精神病

這是當前國內大部分人的認知,也恥於去看心理醫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心理教材大部分都是於成人的,針對青少年的少之又少,而青春期作為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關鍵的階段,他有他自身的特點,並不能和成人類比。

近幾年,心理學熱門起來,湧現出很多心理培訓機構和家庭教育培訓,生意火爆,也冒出了很多的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解決問題孩子專家。

但是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甚至你帶上你的思考進入去學習,很快你就發現,目前是非常混亂狀態,很少有機構或培訓專門針對青少年心理進行研究的。

我曾經到某醫院的心理科去體驗檢查,據說這個醫院的這個科室是非常有名氣的,專業的,而去了後,發現離專業差的太多了。

整個科室平時值班只有2人,一個負責心理診斷(目測年齡還不到30歲),一個負責心理測驗(目測畢業也就一兩年),就這麼2個人,中間都出去了,讓我等了近2個小時才繼續。除去等待的時間,真正診斷的時間合起來不到半個小時。我也只好醉了,心理診斷重點在溝通交流,測試只是輔助診斷的。

而對於那些解除網癮,矯正青少年心理的機構更是五花八門。我相信部分機構初衷是好的,經過功利商業化的運作,也都變味了。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標準或聽從醫生的診斷結論給青春期孩子套,你孩子可能被精神病。

從青少年自身發展特點,可以從這三個層面:叛逆;心理不健康或異常;精神病。其實判斷標準界限也並不是很清晰的。

當然,如果家長和學校都學習了基本的發展心理學,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整個歷程,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我想叛逆是不存在的。

對於正常的叛逆,在他的年齡段做他自己的事情,正常上學,正常交往,只不過有時會逃課,玩遊戲,學習成績下降,有時候可能讓家長難以接受,但大體還在正常軌道上。

對於心理不健康或異常的,有可能表現為和社會常規脫離太多,別人能上學,他長期不上學;別人能正常交往,他怕社交,不願出門;有些是過於社交經常不回家;或白天黑夜顛倒玩遊戲,作息飲食嚴重和常人不同;情緒嚴重不穩定,甚至和父母大打出手等。

而對於精神病,首先需要看看家族是否有精神病患者,先排除遺傳,然後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和言語,有必要接觸心理學朋友或心理諮詢師,也別全信,自己要有判斷。若出現了嚴重的胡言亂語,行為癲狂,自殺傾向等,需要尋找專業醫院進行檢查,限於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勻,加上前面所說原因,所以對於醫院的診斷,仍然需要自己的判斷,當然該吃藥就要吃藥的。

經過上面簡單的判斷,然後選擇是否該去醫院或者心理醫生,無論是哪一種,治癒的唯一良藥是父母真正的愛。


孕育大咖


大家好,我是諮詢師張迎軍。作為一名心理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要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正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正常和異常之間沒有絕對的標準,同時正常和異常也會相互轉化的。

其次在臨床心理學上,對心理和行為是否正常從幾個標準進行:以經驗作為標準;社會常模和社會適應的標準;統計學標準。

最後對於心理 健康究竟包括哪些特徵,美國學者坎布斯認為:積極的自我觀念;恰當地認同別人;面對和接受現實;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心理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諮詢師張迎軍


怎麼判斷孩子是叛逆還是有心理問題?

每一個孩子的起初都是無辜的。我們怎樣做父母,決定了我們會有怎樣的孩子。孩子的情緒問題,是父母教育失當的結果。儘管這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對自己的侷限保持覺察,並誠心地想要去糾正自我的錯誤,那麼很多親子關係都可以修復,絕大多數孩子的心理問題都可以得到預防。

兒童的心理問題多種多樣,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心理問題表現也不盡相同。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自卑

有的兒童由於生理上有缺陷、學習成績差、動不動犯錯誤等,他們總是感覺自己無藥可救,低人一等,特別是受到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批評、家長的呵斥、使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對現實,而變得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進而形成一種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自閉

對於自閉的兒童,其產生自閉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遺傳因素所致、有的是因為腦部受過刺激傷害、有的是因為家長採用冷暴力、有的是因為老師教育方式不當而引發,這些兒童往往是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不允許他人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大多脾氣暴躁、怪異,性格執著。

3、逆反

現代社會,不少孩子都有嚴重的逆反心理,他們不能正確的明辨是非,不能理解老師和家長的一片苦心,他們懷疑任何人、不相信這個世界,他們目空一切,於正面的人和事極力反駁、抗衡,而對消極的、不良的食物往往會認同接受,對各種規章制度會消極的反抗。之所以產生逆反心理,與現代社會外圍的不良影響、於家庭環境、父母教育不當有很大的關係。


兒科醫生李樹珍


被認為是叛逆的孩子,心理一定有缺失;但心理有缺失的孩子,不一定都叛逆。

他叛逆,逆的是家長的操控,想展現自我,被判定為叛逆的行為只是他投射出這個缺失而已。

還有,個人不是很喜歡叛逆這個詞,一個人想當自己,想有自己的選擇權,決定權那就被稱之為叛逆?不過是他的行為不符合你的要求而已,真正叛逆的家長。

孩子忤逆你的意思,你該高興,一方面證明他開始有獨立的想法,並用逐步埋向獨立。另一個方面,被壓抑的才是最可怕的。

想象一下,被人罵了之後,明明心裡極其憤怒,但是卻對罵他的人笑臉相迎,裝作若無其事。這樣一個人在身邊,你會不會覺得如坐針氈?

至於情商高的風輕雲淡,那是看透本質,視對方行為如跳樑小醜。

對於懷疑孩子有心理問題的家長,建議帶上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不是去看孩子的心理問題,是通過心理醫生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因為你的思維習慣決定了你自行捕捉不了孩子的真實需求),找出家長自己的心理問題,沒錯,是家長的心理問題。

包括了操控欲、焦慮等等。


淅爸育兒記


提到孩子的叛逆,人們最常想到的是青春期。這種叛逆與孩子的發展階段有著密切的聯繫。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提出12歲到20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中心問題是:我是誰?

怎樣知道自己是誰呢?首先是外表,“我長什麼樣?”;還包括“我能做什麼”、“別人怎麼看我”。從這裡延伸出眾多看似叛逆的問題,讓家長分外迷惑,尤其看到很多孩子出了問題,不禁想了解孩子到底是叛逆還是出了心理問題呢?要想做出判斷,一個是家長自己掌握兒童的心理發育過程,一個是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我們來說說家長如何自己判斷。

叛逆的作法是為了證明我是誰

青春期的孩子,比如到了初二,特別容易在意自己的外表,開始穿有個性的衣服,開始更多的照鏡子。出現盲目的感覺良好或者誇大自己外表的缺點,出現自傲或自卑的情況。

這個階段開始不再同意父母的意見,開始和父母頂嘴,開始對各種社會現象有自己的評論。父母的感覺是孩子不聽話了,家長覺得好的想法,非常正確的想法,比如天冷了要多穿點,都可能遭到孩子的反駁。

這時候,孩子會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為此可能變得不願意和大人打招呼或說話。這並不是不懂禮貌,而是這個階段孩子過於敏感,無法接受更多的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而出現的一種暫時的反應。

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允許孩子,而不是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如果這個階段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允許他/她做自己,要麼孩子變得退縮,要麼變得暴力,總之會進入心理問題階段。如果允許孩子做自己,孩子會變得更加獨立,也會為自己的行為更加負責任。

心理問題是一種過激的防禦

像上面說的,只是儘量減少和大人的交流,只是一般的防禦。而出現心理問題時,出現的是更嚴重的防禦。比如,不想上學,這是為了減少任何刺激。比如,虐待動物、情緒失控與父母動手等等。比如,欺凌同學或長期被欺凌,這些不再是為了知道自己是誰,而是一種心理無法適應而導致的過激防禦。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整個家庭一起接受心理諮詢,做家庭治療。


簡愛心理


孩子叛逆從來都是家長的錯。

你們一定喪失了基本的尊重和溝通。愚蠢的家長總在壓制孩子的成長,

所以,不少孩子為了要獨立,長大,一定會與父母有一場戰爭。

如果此時父母還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一定會傷害彼此。

作為父母,心裡苦啊,憑著自己那點殘缺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孩子,指引孩子。

而對於孩子,孩子還小,得不到尊重,能力也沒能很好發展,不能與父母很好的溝通,只剩下情緒的直接表達。父母的不理解更讓孩子孤獨。

親子的不和諧,是造成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甚至導致孩子心理產生問題。

一切的根源在於家長,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去拒絕接受家長的暴力,只能情緒化表達。

所以,你有什麼問題?


進擊的理想主義者


這個其實很好分辨

兒童的心理問題表現多種多樣,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心理問題表現也不盡相同。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之一:自卑。

有的兒童由於生理上有缺陷、學習成績差、動輒犯錯誤等,他們總是感覺自己低人一等,無藥可救,特別是受到同學的嘲笑、老師的批評、家長的呵斥,使他們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對現實,而變得心灰意冷、自暴自棄、消極懈怠,進而形成一種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之二:自閉。

對於自閉的兒童,其產生自閉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遺傳因素所致、有的是因為腦部受過刺激傷害、有的是因為家長採用冷暴力、有的是因為老師教育方式不當而引發,這些兒童往往是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不允許他人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大多脾氣暴躁、怪異,性格執著。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之三:多動。

不少兒童常常有坐臥不安、上跳下竄、東跑西顛、言語過多、指手畫腳等表現,這些孩子往往會招來父母及老師的厭煩,認為是故意搗亂,而招來呵斥。這些孩子往往表現為學習成績差、注意力難集中、缺乏自制力、過於敏感等,這些多動的兒童往往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家庭環境不融洽、腦部受過損傷等。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之四:逆反。

現代社會,不少孩子都有著嚴重的逆反心理,他們不能正確的辨明是非,不能理解老師接家長的一片苦心,他們懷疑任何人、不相信這個世界,他們目空一切,與正面的人和事極力的反駁、抗衡,而對消極的、不良的事物往往會認同接受,對各種規章制度會消極的反抗。之所以產生逆反心理,與現代社會外圍的不良影響、與家庭環境、父母教育不當等有很大的關係。

此外,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還包括很多,如恐懼、厭學、享樂、自大、嫉妒、孤獨心理等,對於兒童的常見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盡快改善,將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多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多關心、關愛孩子的所思所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正確的引導兒童健康心理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更多心理問題關注G中號:第三圈,教你如何分別一些心理學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