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比明憲宗大17歲卻為何極度受寵?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文史磚家


一位比皇帝年長近二十歲的妃子,竟然能夠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力壓前後兩人皇后,成為了實際上的後宮之首。這位傳奇的妃子就是明憲宗的貴妃萬貞兒。萬貴妃在明朝憲宗一朝做了二十餘年有實無名的皇后,驕縱橫行,翻雲覆雨,迫害後宮嬪妃,結納朝廷大臣,即便如此也不失寵於明憲宗。半老徐娘的她何以專寵一生?最終由落得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半老徐娘力壓前後兩任皇后:

在中國的歷史上,後宮得寵的妃子數不勝數,但是向萬貴妃這樣離奇得寵的,卻幾乎沒有,為何說她得寵離奇,因為通常皇帝都喜歡年輕貌美的嬪妃,但是這位萬貴妃卻比皇帝年長了近二十歲,但是卻讓明憲宗痴情了一生,並且還讓明憲宗的兩位皇后一位被廢,一位形同傀儡。

大明天順八年,二次登基的明英宗駕崩,終年三十八歲,英宗去世後,太子朱見深繼位,史稱明憲宗。明憲宗登基後,便迫不及待的將宮女出身的萬氏立為嬪妃,並向嫡母錢太后和生母周太后請求冊立萬氏為皇后。剛剛繼位的明憲宗這一年才滿18歲,而萬氏卻已經37歲了。宮中對於明憲宗的舉動感到一片譁然,兩位皇太后以萬氏年長且出身過於卑微為由,不準冊立其為皇后。後來太后和皇帝反覆商議,決定按照英宗生前的遺囑,冊立年輕貌美的吳氏為皇后。

但是明憲宗對父皇欽定,母后喜歡的吳皇后卻並不來電,大婚之後仍然奕訢戀著萬貴妃,不但經常留宿在她宮中,還對她百般呵護,寵愛有加。不僅吳皇后,當時的後宮嬪妃對皇帝這樣的做法都非常不解,她們怎麼都不明白自己為何比不過一個半老徐娘的萬貴妃。吳皇后對於皇帝的冷遇更覺是奇恥大辱。而萬貴妃卻恃寵而驕,根本不把吳皇后放在眼裡,時常當面頂撞和奚落吳皇后。

一次吳皇后因為看不慣萬貴妃的驕縱,當面斥責了她,而萬貴妃倚仗皇帝的寵愛,並不示弱,反而對吳皇后惡語相向。吳皇后一氣之下便以藐視中宮為由命令宮女杖責萬貴妃。依照明朝後宮理法,皇后對語言語不敬的嬪妃進行處罰並無過錯。但是萬貴妃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捱了打的她跑到憲宗皇帝面前添油加醋的一頓哭訴,明憲宗見到自己心愛的貴妃身上的傷痕,心痛萬分,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奏請太后說:“皇后舉止不端,不守理法,應予廢黜。”兩位太后對於皇帝要廢黜剛剛冊立一個月的皇后感到非常驚訝和不解,但是由於憲宗皇帝堅決廢后,太后也只能恩准,於是可憐的皇后吳氏的皇后之位還沒坐穩,變被廢黜並打入了冷宮。

吳皇后被廢后,明憲宗再次提出了想冊立萬妃為皇后的想法,但是兩宮皇太后對此仍然堅決反對,於是賢妃王氏被立為繼後。有了吳皇后的前車之鑑,繼立的王皇后再也不敢得罪這位萬貴妃,終日唯唯諾諾,謙虛謹慎,實際上把後宮的權力交給了萬貴妃,在此後的二十年中,王皇后形同傀儡,而萬貴妃則是憲宗朝的後宮之主。

人們不禁疑惑,一位出身卑微,年老色衰的女人,為什麼能夠牢牢把握住憲宗皇帝的心呢?這一切實際上還要從萬貴妃的生平說起。

有著不幸童年的憲宗皇帝的精神支柱:

根據《明史》記載,萬貴妃是山東諸城人,四歲時進宮,成為英宗皇帝的生母孫太后的宮女,對於萬貴妃的名字,正式上沒有記載,也是多稱其為“萬貞兒”。萬氏自由聰明伶俐,能說會道,善於逢迎,因此哄得孫太后非常開心。正統十四年,御駕親征的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俘虜,朝中留守大臣擁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史稱明代宗,並冊立了年僅兩歲的英宗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為了照顧好年幼的皇太子,孫太后拍21歲的宮女侍奉在太子左右。萬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了朱見深的生活。

雖然朱見深是明英宗的皇太子,但是這個太子之位十分尷尬,因為朱見深做太子時當朝的皇帝已經換成了自己的叔父郕王朱祁鈺,自己的親生父親從瓦剌還朝後又被幽禁起來,宮中各色人等對他都不冷不熱。極其特殊的同年,使得朱見深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內向,而終日照顧他的萬氏,則是唯一能夠真心實意對他的人。

景泰三年,根基已穩的明代宗朱祁鈺決定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濟改立為皇太子,而將朱見深降為了沂王。這一年朱見深才五歲,卻已經嚐盡了世態炎涼。這位前太子不但受到了宮中人的孤立和歧視,還隨時可能被禁閉或是處死,天天都生活在恐懼擔憂的氛圍之中。這種暗淡無光的日子一過就是五年,這期間萬氏始終陪伴在朱見深身邊,不但悉心照料他的起居飲食,也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持。此時的朱見深對於萬氏的感情早已經超越了主僕之情,而是將其作為母親般依靠了。

五年後,明英宗奪回了帝位,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得以恢復。雖然重回榮耀,但是此時的朱見深已經無法離開萬氏了。即便在登基之後,朱見深也需要萬氏終日陪伴在左右。根據史料記載,明憲宗朱見深有嚴重的口吃,懼怕與群臣對話,所以上朝時如果需要與大臣對奏,往往直說一個“是”字。然而下朝後回到萬妃住處,明憲宗則感到自由自在,沒有壓力。《明史》曾有記載說,明憲宗每次出遊,萬貴妃都一身戎裝隨行,並且騎馬前驅。一些現代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這樣能夠給明憲宗帶來安全感。

於是,憑藉多年的陪伴與精神的支持,萬氏始終佔據明憲宗心中最重要的地位,而這也是她日後弄權翻雲覆雨的最大資本。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萬貴妃在一次毒打宮人時因痰厥而死,享年58歲。明憲宗悲痛欲絕,廢朝七日,為萬貴妃舉行了皇后級別的葬禮。甚至還哭著說:“萬貴妃這一走,朕還能活多久呢?”同年八月,明憲宗帶著對萬貴妃的無限思念去世,時年40歲。


歷史課課代表


萬貞兒,一個最能給明憲宗安全感的人,一個能給男人最早的相關教育,以母親和妻子的雙重身份,成功地把從小歷經坎坷磨難的皇帝訓練成了娘寶妻控,這是明憲宗任何一個妃嬪乃至皇后都做不到的,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戀情就這麼練就了。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本來他是一個快活的太子,不過後來眾人皆知的土木堡之變後,他的父皇被瓦剌大軍抓了過去,他的叔叔朱祁鈺做了皇帝。

朱祁鈺做了皇帝后,自然不願讓這侄子繼續再做太子,於是後來在朱見深5歲的時候,就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把他趕出宮去,立了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只可惜,他兒子第二年就病死了。

在宮外,年幼的朱見深度過了5年的艱辛生活,母親怕惹麻煩不敢認,皇親國戚文武官員怕惹事躲避,但只有宮女萬貞兒對朱見深不離不棄,時年22歲的萬貞兒彷彿久違的春天,給了朱見深格外的溫暖。

那幾年,萬貞兒對皇帝呵護備至,照顧的非常好,成了朱見深那幾年幾乎唯一的依靠。

朱祁鈺當了幾年皇帝之後,就病重了,於是一些朝廷官員為了野心,就策劃將軟禁中的明英宗放了出來,重新成為了皇帝。

緊接著,朱見深也回到了宮裡,並重新被立為太子。

復為太子的朱見深對萬貞兒念念不忘,就把她也接入宮中。

又過了8年,18歲的朱見深即位為明英宗,隨即立萬貞兒為皇貴妃,並將萬般寵愛都給了她一人。

在接下來的23年裡,整個後宮,就是萬貞兒一手把持的天下,在宮外的那幾年苦難生活,使得她對萬貴妃始終有著深刻的愛戀。

在明英宗即位後的第23年,萬貞兒去世,明英宗聞訊悲痛欲絕,說:貞兒已去,朕也命不久矣。

過了幾個月,朱見深也病重駕崩,隨萬貞兒而去。

明英宗去世後,他的兒子朱祐樘即位,為明孝宗,他的母親是孝穆皇后紀氏。

之所以後世對萬貴妃的評價不是太好,很大程度上是孝宗皇帝憤恨於父皇太過喜愛萬貴妃,對自己的母親不聞不問,不理不睬,於是下令在寫史料的時候對萬貴妃的評價稍微抹黑了一些,也是為母親出口惡氣。

不管萬貞兒人品如何,她能在朱見深最危難的時候雪中送炭,隨後得到皇帝幾十年唯一忠貞不渝的愛情,那也是非常了得的人生巔峰了。

而對於朱見深來說,這一生,唯有萬貞兒是給自己雪中送炭的,別的女人再美貌,生再多的皇子,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在自己被天下人所負的時候,自己最卑微的時候,被萬貞兒溫柔以待,這種童年的特殊經歷,不是用常理就能理解的,萬貞兒整個人,早已融入他的靈魂之中,令他一世珍愛。

而其他的皇后和妃嬪,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把萬貴妃當成老大,死心塌地的伺候好,真心實意的逢迎好,忍氣吞聲地過日子,直到熬到萬貴妃去世,再找機會出頭。


雲中史記


歷史上得寵的妃子數不勝數,但多以純粹的美色取媚,少有像明憲宗愛妃萬貞兒那樣的,歲月再老卻依舊得寵如初。

所以後世不少人將生活在明英宗和明憲宗時期的萬貞兒視為謎一樣的女人,大傢伙搞不明白,一個沒有驚人美貌,沒有顯赫家世,也沒有二八妙齡的女人,憑什麼獨受寵20年?

而且還是這種程度!

《明史》中有句話把萬貴妃受寵的程度說的很明瞭,“六宮希得進御”,有了萬貴妃,後宮三千佳麗統統看不上了,足見明憲宗對她的寵愛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要不是因為出身太低微,恐怕她早已成了皇后,這一點從她幾次從旁挑唆,“讒廢皇后吳氏”,最後明憲宗真的就把皇后給廢了,也可見一斑。

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受寵之後的跋扈、惡毒,明憲宗居然一生視而不見。

萬貞兒曾為明憲宗生過一個兒子,憲宗非常高興,馬上封了她貴妃。

可惜不到一月,皇子夭折,此後萬貞兒就再也沒有懷過龍子。

按理說,這種處境應該是減損萬貞兒跋扈資本的,但到了她那裡,卻成了跋扈嫉妒,近乎明目張膽地作惡。她不僅霸道阻止其他嬪妃接近明憲宗,更有甚者,哪個嬪妃偶得明憲宗寵幸,有了懷孕的跡象,她便千方百計地逼令其喝下打胎藥。

如果此時明憲宗有了兒子,她是強勢皇后也就罷了,關鍵是弄的明憲宗沒有一個子嗣,憲宗亦不責罰她,相反還一再退讓。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也許曾經的苦難讓明憲宗成了一個軟弱的病人,萬貞兒餵給他的溫暖之藥徹底將他俘虜了。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明憲宗有強烈的戀母情結,而且一段苦難歲月將他的戀母情結無限放大了。

明憲宗是萬貞兒從兩歲開始帶大的,而且明英宗經土木堡之變被瓦剌囚困後,明憲宗曾遭受過一段被叔父廢掉太子之位的艱難黑暗時光。

那時,只有萬貞兒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兩人耳鬢廝磨久了便產生了複雜而真摯的情感,萬貞兒在他那裡,身份既特殊又重疊,不僅是母親,還是保姆兼情人。

被這種複雜的情感裹挾,萬貞兒可以說就是明憲宗的支柱,沒有萬貞兒,他的世界幾乎就是崩塌的概念。

所以,他才會對這個女人無原則、病態的依戀。

除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情感外,萬貞兒善用心機,想法設法地綁架憲宗的情感心理也是她常年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惡,這個女人的黑智商、黑情商卻很高。

舉個例子。

萬貞兒因為自恃受寵,每次遇到吳皇后都板著臉不給面子,吳皇后非常生氣。起初還能容忍,忍到二十多日後,實在忍不住了,免不了要斥責她目中無人。

可萬貞兒非但不知收斂,相反對吳皇后反唇相譏,大有要徹底激怒對方的意思。

果然,吳皇后被徹底激怒了,於是動用皇后威儀,命宮人將萬貞兒拖倒在地,親自取杖懲罰。

被杖罰後,萬貞兒回到宮中,哭泣不止。

明憲宗問她為何哭泣?

萬貞兒故意不說,最後勉強讓侍女說明原由。

轉怎麼一道彎後,明憲宗果然大怒,執意要去找吳皇后評理。萬貞兒卻在這個時候扯住了憲宗的衣服,佯為勸慰。

這就是聰明女人的反激。

見萬貞兒如此,憲宗又憐又恨,再解開萬貞兒的衣服一看,一道道杖罰的血痕歷歷在目,於是便發下廢后誓言。

萬貞兒則繼續反激,妾已年老色衰,不及皇后玉女天成,還請陛下命妾出宮,以免皇后生氣,妾也省得受那杖罰。

憲宗聽了,徹底成了木偶,當場撂下狠話,明天就廢那潑辣婦。

病態的人,在一端病態的軟,在另一端便會病態的硬。

第二天,對兩宮太后拋下不廢后,就出家的要挾硬話後,太后一服軟,吳皇后就真的被廢了。

因為特殊的情感,萬貞兒屢次得逞;因為黑情商,萬貞兒屢次得逞。

而無原則地一再滿足對方,屈從對方,最終的結果便會是跪在地上起不來。

這同樣是一種病態。

在萬貞兒那裡,別看明憲宗是天子,其實他是跪在這個女人面前起不來的病人。

人的情感有時候是最不能細說的。

最後說說萬貴妃的死。

59歲暴疾而亡。

囂張跋扈,因小事被宮女氣死的。


黑句本


謝謝!是大18歲!

乳母愛人:萬貞兒4歲被送入皇宮,她面目清秀,聰明伶俐,入宮後在英宗的母親孫太后宮中服侍。孫太后很疼愛她。朱見深出生不久,便被立為太子。朱見深立太子以後,孫太后便派萬氏去待侯太子。朱見深小萬氏18歲,他在乳母萬氏的精心照顧下,漸漸成為一個少年,兩人從未有一刻分開過。

聰明的萬氏深知朱見深的價值,她要牢牢地將他掌握在自已手裡。無微不至地照顧朱見深的衣食住行。可以說,朱見深是在她溫柔的懷抱中長大的。萬氏像母親一樣照顧著他,又像情人一樣包圍著他,讓他縱情歡樂,別無煩惱櫳愁。

朱見深17歲登基。此時的他,對萬氐的愛情中混雜著纏綿的"戀母情結"。34歲的萬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女性都取代不了的。但特殊的環境,萬氏不能做皇后,但有朱見深的寵愛,萬氏無名有實地把持了後宮。

隨著年紀的漸長,萬氏卻依然能夠抓住皇帝的心。成化二年,萬氏為朱見深生有一子,被冊封為皇貴妃。可是好景不長,美夢易碎,兒子在一年之後就突然夭折了。

萬貴妃58歲時,由於身體太過肥胖,心臟不勝負荷,競然因氣一時背過氣去,再也沒有醒來。憲宗聞迅趕來,不禁肝腸寸斷,傷心欲絕。他下令輟朝七日,用皇后的禮儀安葬了萬貴妃。

從此憲宗皇帝鬱鬱寡歡,常常獨自發呆,長嘆著說:"貴妃已去,我又怎能久在人世呢。"。不到一年,憲宗因思念成疾,追隨萬貴妃去了,死時才40歲。他們這樣的生死相戀,誓死追隨的深情在歷代貪圖美色的皇帝中是極為少見的。

民間故事,請評論指導!





開心_73258937


在明史中成化年間的萬貴妃是一個陰險狡詐、心腸惡毒的女人:她仗著皇帝的寵幸迫害其他妃子,一心想和皇帝孕育自己的子嗣並將其冊立為太子的萬貴妃極為敵視那些懷有身孕的妃子,常想方設法使其母子俱亡。按說擱在哪朝哪代的後宮之中像這種懷有龍嗣的妃子屢屢離奇死亡的事是一定會嚴查的,最終順藤摸瓜找到幕後主使者。當然對這種謀害皇嗣的行為歷朝歷代都是絕不會寬恕的,然而萬貴妃偏偏就能一而再再而三頻頻得手,事後也沒受到任何處置。這和當時的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對她的寵愛是分不開的,而最令後世費解的是:萬貴妃足足比朱見深大了17歲。莫不是朱見深是個御姐控?那也解釋不通——因為根據《明史》的記載:萬貴妃“貌熊聲巨,類男子”,整個就是一副虎背熊腰的女漢子形象。當然也有的說法認為:這是因為萬貴妃名聲不好,所以《明史》裡就故意把她描繪成這樣的形象。咱們姑且不管萬貴妃的真實相貌究竟如何,可我們至少能肯定一點: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就算這萬貴妃是一個美若天仙的成熟御姐,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應該是色衰而愛馳,畢竟喜新厭舊幾乎是歷代帝王的通病。然而事實上卻是朱見深一生都只鍾情於萬貴妃,那麼為什麼朱見深會一直鍾情於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呢?

萬貴妃本名萬貞兒,祖籍山東諸城,1430年生於河北霸州。萬貞兒四歲那年進宮,在當時明宣宗孫皇后的宮中當宮女。一年後朱見深的父親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又過了12年朱見深才出生。朱見深兩歲那年大明王朝遭遇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統帥的數十萬大軍在河北省懷來縣土木鎮境內被蒙古瓦剌部的也先打敗,連朱祁鎮自己都成為了瓦剌人的俘虜,也先挾持著朱祁鎮攻打明朝,瓦剌鐵騎一路長驅直入逼近北京城下,一時間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無論是朝廷大臣或是後宮女眷面對岌岌可危的形勢無不心驚膽戰,危難之中幸虧主持兵部事務的于謙說服朱祁鎮的生母孫太后以江山社稷為重冊立郕王朱祁鈺為監國,代行皇帝之責。代行皇帝之責的朱祁鈺在於謙等人的支持下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挽救大明江山於危難之際。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大大提升了朱祁鈺的威望,同時為避免也先以朱祁鎮為人質對明朝進行政治訛詐,最終朱祁鈺在眾臣擁戴下登基稱帝。孫太后儘管以江山社稷為重冊立了朱祁鈺,可作為祖母的她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孫子朱見深考慮。由於朱祁鈺是在大敵當前的危機形勢下被眾臣擁戴上位的,一開始是代行皇帝之責,即使在朱祁鈺正式登基稱帝后也沒廢黜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不過孫太后已然意識到隨著朱祁鈺地位的日益穩固將使自己的孫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乃至安全可能都會受到一定威脅,於是她命跟隨在自己身邊已有15年的宮女萬貞兒前往太子宮照料太子朱見深。我們需要注意一下時間節點:上文已提到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朱見深只有兩歲,換句話說萬貞兒是打小就伺候在朱見深身邊。

瓦剌方面見明朝已重新立了皇帝,知道自己手中的朱祁鎮已無利用價值,於是索性將朱祁鎮放回明朝,試圖以此舉造成明朝內亂以便從中漁利。瓦剌的判斷有一部分是正確的:朱祁鎮回到明朝後的確和朱祁鈺發生了摩擦,不過這時已坐穩皇位的朱祁鈺完全有能力控制局勢,瓦剌人預料中的明朝內亂並沒發生。對朱祁鈺而言:朱祁鎮和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因此當朱祁鎮回來後朱祁鈺儘管表面上對其禮遇有加,可實際上在第一時間就將朱祁鎮以及朱見深的生母周貴妃等人軟禁於紫禁城外的南宮(今北京南池子)。這時朱祁鈺正在謀劃用自己的兒子取代朱見深成為太子,這件事已幾乎是路人皆知,朱見深身邊伺候的人都已不再把這個隨時可能被廢的太子放在眼中,伺候起來也不再盡心。這時朱見深實際上和他的父母一樣處於被軟禁的狀態,由於朱見深和父母是分別軟禁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朱見深根本無法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1452年5歲的朱見深被廢掉太子之位,一時間太子宮中的宮女、宦官紛紛另投靠山,打小被迫與父母分離的朱見深哪見過這陣仗,這時一直伺候在身邊的只有萬貞兒。之後的五年萬貞兒同朱見深的的處境與囚徒無異:失去自由的朱見深見不到疼愛他的祖母孫太后,也見不到被囚禁的親生父母,可以說萬貞兒已成為他唯一可以親近、依賴的人,可想而知在這段被囚禁的歲月裡朱見深對萬貞兒形成了一種極為特殊的依戀之情。

時間在不經意間悄然過去五年後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囚禁狀態中的朱見深終於迎來了自己命運的轉折: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病重,朱祁鎮在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擁戴下發動政變,成功復辟。朱祁鎮復辟後自然要恢復自己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恢復了太子身份的朱見深回到了久違的清寧宮,他的生活發生了重大改變:昔日的清苦變成奢華;落難時所受的輕蔑變作尊敬;惶惶不可終日變為前程燦爛。然而他和萬貞兒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卻並沒受到任何影響:萬貞兒仍一如既往伺候著朱見深的飲食起居,並沒因為自己是伺候在太子身邊的舊人就變得趾高氣揚起來。久而久之朱見深已習慣了萬貞兒陪在身邊的生活,似乎只要一離開萬貞兒就會是他心慌意亂。如果說一開始朱見深對萬貞兒是一種依戀之情,可隨著朱見深年齡漸長之後他開始用男性的目光打量起一直照顧在自己身邊的這個女人。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駕崩,太子朱見深繼位。朱見深幾乎是在繼位的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將萬貞兒冊立為妃。事實上朱見深的本意是要冊立萬貞兒為皇后的,然而朱見深的生母周太后堅決反對此事,最終朱見深只好冊立萬貞兒為貴妃,皇后之位則被確定為吳氏。

然而天順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朱見深下旨廢掉了剛冊立還不滿一年的吳後。朱見深關於廢后的原因在詔書中是這樣說的“朕勉遵先帝之命冊立皇后,不意太監牛玉偏徇己私,朦朧將先帝在時選退吳氏於母后前,奏請立為皇后。朕觀吳氏輕浮粗率,詩云靡不有初,初尚不謹,何以堯終?朕負天下之重,處禮之變冊立。中宮為風化之原,不幸所遇如此,豈得已哉?敷告群臣,悉予至意!”這道廢后詔書其實純屬官樣文章,實際上朱見深廢后的真正原因恰恰正在於萬貞兒:朱見深儘管冊立吳氏為皇后,但他的心思仍停留在萬貞兒身上,而這時的萬貞兒似乎是感覺自己熬出頭了,她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老實巴交伺候在朱見深身邊的小宮女了,漸漸開始恃寵而驕起來,對剛被冊立為皇后的吳氏在禮數態度上也有些輕薄。吳後自以為身為六宮之主,哪受得了這個氣啊?於是就對萬貞兒動用了杖刑。朱見深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以致於不顧太后和群臣的反對執意頒佈了廢后詔書。儘管身為朱見深生母的周太后沒能阻止朱見深的廢后之舉,但也明確告知朱見深休想立萬貞兒為皇后,所以吳氏被廢后萬貞兒依然還是貴妃。朱見深另行冊立王氏為皇后,王皇后本身性格平和,加之有吳後的經驗教訓在前,因此王皇后始終盡力避免與萬貞兒發生摩擦,兩人倒也算相安無事。

成化二年37歲的貴妃萬貞兒生下了皇長子,朱見深大喜之下進封萬貞兒為皇貴妃並許諾立其子為太子,又派出使者四處禱告山川諸神。然而僅僅一年後萬貞兒的兒子夭折了,而在此之後她也再沒懷過孕。本來按說以萬貞兒的年紀再想受孕的可能性是極低的,顯然她自己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生不出來孩子的萬貞兒開始嫉妒那些懷有身孕的妃子,常想方設法使其母子俱亡。然而就是這樣還是有一名妃子順利生下了皇子——這個妃子是來自廣西賀縣(今賀州)的紀氏。紀氏發現自己懷孕後萬貴妃命令一名宮女為紀氏墮胎,好在平日裡紀氏人緣極好,以致於派來的宮女不忍下手,而是回報萬妃謊稱紀氏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半信半疑的萬貴妃將紀氏打入冷宮,紀氏是在冷宮中偷偷生下的朱祐樘,然而這事還是被萬貴妃得知了,於是她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好在天良未泯的張敏卻將朱祐樘藏了起來,包括吳皇后在內的那些被萬貴妃排擠過的后妃們自發幫助哺養嬰兒。儘管萬貴妃多次搜查,但都被張敏等人藏得很好,朱祐樘就這樣靠著吃百家飯長到六歲。由於萬貴妃的迫害,以致於朱見深的嬪妃但凡懷孕者多被其暗害,只有朱祐樘因張敏等人的保護而倖存下來,但對此朱見深是不知情的。

有一天張敏在為朱見深梳頭時聽見朱見深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有兒子了。”在朱見深的追問下張敏這才和盤托出朱佑樘之事,得知此事的朱見深大喜之下趕緊去見自己這位皇子: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個因長期幽禁而面黃肌瘦、形容枯槁,連胎毛都沒剪的孩子。欣喜萬分的朱佑樘召集群臣說出了真相,次日就下詔立朱祐樘為皇太子。然而不久之後朱祐樘的生母就暴亡了,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二人之死與萬貴妃脫不了干係。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遲早會對自己的孫子下手,於是將朱佑樘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以免被萬貴妃暗害。萬貞兒幾次想要對朱佑樘下手,卻始終未能得逞。成化二十三年正月58歲的皇貴妃萬貞兒去世,得到消息的朱見深不禁嚎啕大哭道:“貞兒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他以安葬皇后之禮主持了萬貞兒的葬禮並輟朝七日。同年八月鬱鬱寡歡的明憲宗朱見深駕崩,終年四十一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萬貴妃的經歷,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獨一無二。史上不缺戀母情結的皇帝,但比皇帝大十七歲,還能做到獨寵後宮幾十年,絕對沒有第二個。雖然礙於禮法,萬貴妃沒有被封后,卻事實上享有比皇后還要尊貴的禮遇,一直到五十七歲病逝,寵愛不衰。

朱見深與萬貞兒畸形的“母子戀”

萬貞兒本是犯官家屬,自幼被罰入宮中為宮女。因為長得漂亮,又聰明乖巧,深得孫太后喜愛。十九歲那年,她被分配給年僅兩歲的朱見深做保姆,開始了一段別樣情緣。


也就在這一年,爆發了震驚全國的土木堡事變,朱見深的父親明英宗,做了蒙古瓦剌部的俘虜,叔父朱祁鈺被擁立為新皇,朱見深同時被立為太子。

一年後,明英宗被蒙古人釋放回京,與朱見深的生母周氏,一起被代宗朱祁鈺軟禁於北宮,萬貞兒成了幼年朱見深的唯一親人。七年後的奪門事變,明英宗復位,十歲的朱見深才得以再次回到父母懷抱。此後八年間,萬貞兒已經從一名保姆的身份,變成了事實上的嬪妃。

十七歲的朱見深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想冊封萬貞兒為皇后。當然這個荒唐的提案,在禮法森嚴的封建王朝,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同意的。無奈之下朱見深立吳氏為皇后,作為妥協的產物,萬貞兒被立為貴妃,從沒有名分的宮女,一躍為貴妃,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第二年,萬貴妃生下朱見深的長子,因此被晉升為皇貴妃。這一年萬貴妃三十五週歲,而朱見深剛剛十八歲。少年皇帝朱見深,面對花叢錦簇的後宮視而不見,獨寵年近四十的萬貴妃,以至於皇后又羞又氣,杖責萬貞兒。吳皇后的舉動觸怒了朱見深,他不顧反對,毅然廢黜吳氏的皇后之位。

不幸的是,萬貴妃的這個孩子命薄,雖然有父母出格的愛(朱見深允諾立孩子為太子),但僅僅一歲就夭折了!從此萬貴妃再無生育。

成化二十三年,五十七歲的萬貴妃病逝,朱見深傷心地說:“貞兒不在了,我也該走了!”果然,七個月後,孤寂寥落的朱見深駕崩,年僅四十歲。

色衰愛不衰的晚年

朱見深三十歲之前子嗣不旺,一共就三個兒子,兩個夭折,只有一個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活下來。三十歲以後,他的兒子們“批量生產”,十年生了十個兒子,還有幾位公主。

很顯然,朱見深三十歲後,年近五十的萬貴妃已經年老色衰,朱見深出於子嗣需要,才開始逐步廣佈恩澤。而在此之前,萬貴妃幾乎是獨佔恩寵。

即便如此,朱見深對萬貴妃的愛卻未減,史書記載,幾年間朱見深多次提拔賞賜萬貴妃的諸弟,想方設法提高萬家的身份和地位。以至於本來在朝中無根無基的萬家,竟然也成了朝中一派勢力。

萬貴妃病逝,朱見深不久追隨,這種愛情故事,從來只在民間存在,如今卻發生在皇帝身上,發生在年齡差距巨大的少夫老妻身上,實在聞所未聞。

畸形戀情的背後

毫無疑問,朱見深對萬貴妃的感情不僅僅是愛情,還包含很深的“戀母情結”。究其根源,這一切都源自朱見深不幸的童年生活。朱見深兩三歲就遠離父母,自己一會兒被立為太子,一會兒又被廢黜,像一片風中落葉,四處飄零。

政治上的壓力,過早地落在了一個孩童身上,朱見深在擔驚受怕中,竟然落下了吃口的毛病。事實上,這個歷經坎坷的皇帝,生性懦弱,不善交流,這都是童年留下的病根。

在那個冷漠無情的世界,唯一給他帶來慰藉的就是萬貞兒,她以博大的慈愛,滋潤了朱見深乾涸的心田,讓他情感的沙漠有一塊希望的綠洲。這豈止是母愛?簡直就是靈魂的導師!

所以,我們不應該指責朱見深的荒唐,他就是被那個惡劣環境催生出來的畸形兒,萬貴妃是他的幸運之神,若非她的存在,朱見深還有未來嗎?

萬貞兒的黑白歷史

長期以來,一直說萬貴妃恃寵而驕,毒害後宮,勾結外朝,壞事做絕。其實都是扯淡,多出於不負責任的傳言。

民間傳言,萬貴妃毒害有孕的宮人,可信度不大,恃寵而驕也許有,涉及毒殺皇家子嗣,萬貴妃沒那個膽,周太后不會坐視不管。朱見深十幾年僅僅三子,原因其實就一個,他過分依戀萬貴妃,導致其她嬪妃得不到寵幸。

當萬貴妃後期色衰,朱見深的兒子們也多了起了,假如萬貴妃本就是毒婦心腸,為何不繼續作惡了呢?前後矛盾。

再說,萬貴妃也沒有毒殺皇子的動機,她的兒子是長子,皇后無子,沒人爭過她。她兒子死後,她更沒理由讓朱見深絕後。

所以,萬貴妃毒辣的面目絕不是真相,被黑了。至於原因很簡單,一個出身低賤的宮女,獲得如此僭越的寵愛,又是一段如此違背正統禮教的戀情,不黑她難道黑皇帝?鍋只能由她來背!


尋根拜祖


幼年漂泊,唯保姆在側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出身不算特好,但也是一顆掌上明珠,父親是一名小官,縣衙椽吏

四歲時,她的父親萬貴因親屬犯罪而被連累,想到自己官宦之途可能就此無望,為了使女兒日後有所依傍,想辦法託人,把年幼的女兒送入了宮中,在明宣宗孫皇后處做宮女。因她聰慧機敏,很得孫皇后的喜歡。

明憲宗朱見深生於1447年,比萬貞兒小整整17歲,兩人的人生本來沒什麼交集。

但朱見深兩歲時,父親明英宗遭遇“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人擄走。彼時敵人兵臨城下,國不能一日無君。昔日的孫皇后,此時已為孫太后。見事態危及,她趕緊立英宗同父異母的弟弟、庶子朱祁鈺為皇帝,即明代宗。同時立朱見深為皇太子,又派深得自己信任的宮女萬貞兒去照料皇太子,以求心安。

然而戲劇的是,英宗並沒有喪命瓦剌人手中,而是被送回了明廷。朱祁鈺難道願意把皇位拱手還給哥哥?當然不,他毫不猶豫地找了個理由,囚禁了英宗。再過了三年,為了能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他又廢了孫太后所立的太子,貶為沂王。

名為沂王,朱見深實際的處境和被囚禁的父親並沒有什麼區別。幼年漂泊的生涯,見透了人性涼薄,只有萬貞兒亦母亦姐,殷勤伺候在側。

又過了五年,明英宗趁朱祁鈺重病之時,發動“奪門之變”,成功復辟,再度登上皇位。10歲的朱見深恢復太子的身份,在27歲的萬貞兒的陪伴下,回到宮中。

昔日少年郎,告別漂泊的幼年,養尊處優,漸漸長成。

在其後的6年時間裡,他同一直陪伴在側的萬貞兒的感情,發生了質變——

從亦母亦姐,漸漸變成相知相許。

立保姆為寵妃,朝野震驚

1464年,明英宗去世,17歲的朱見深終於登上皇位。而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要立萬貞兒為皇后,讓兩人驚世駭俗的愛情曝光天下。

最終,在生母周太后的強烈反對和滿朝文武的勸誡之下,才改立了門當戶對、由父親親選的吳氏為皇后。年輕貌美、知書達理的皇后當然沒有俘獲朱見深的心,他心中唯有萬貞兒一人而已。且吳皇后上位僅一個月就被廢,繼後為王氏,同樣是其父當年選定的。王皇后當然是謹小慎微地當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后。

成化二年,36歲(在古代是響噹噹的高齡了)的萬貞兒為他誕下他第一個兒子,他興高采烈,封她為貴妃,並且承諾要立這個兒子為太子。然而造化弄人,小皇子十個月時因病夭折,此後萬貞兒再無生育。

明憲宗對萬貴妃的愛,並沒有因為長子的離世而衰減半分,此後二十年,兩人依然你情我儂,恩愛如初。直到1487年春天,萬貴妃因病去世。明憲宗悲慟萬分,為她輟朝七日。當年秋天,年僅40歲的他,隨萬貴妃而去。

真所謂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

萬貴妃惡毒無比,是史實還是杜撰?

在各路野史和後世演義作品中,萬貴妃都被塑造成了一個惡毒不仁的寵妃,翻一下下面不少答案,都在強調這一點。

萬貴妃寵冠六宮不假,但她真的就惡毒到殘害後宮的每一個妃子,導致她們不孕不育,讓中年感嘆膝下無子的明憲宗,最終唯得內庫女史紀氏費盡艱難、九死一生存下的一脈朱佑樘,並悲欣交集地立為太子麼?

仔細梳理一下正史記載,就知道這些說法雖然高潮迭起,堪比宮斗大劇,但其實經不起嚴謹的推敲。

首先,明憲宗一生,雖然寵愛萬貴妃,但並不是膝下僅有一子,而是有14個兒子6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兒子,是成化五年柏賢妃生的,兩年後還被立了太子,只是不幸一年後就掛了。僅這一個史實,就和“紀氏保子、進宮認親”的時間線矛盾了。

其次,《憲宗實錄》裡列舉的萬貴妃幾大罪,包括專寵、奢侈、提攜孃家人、勾結外臣企圖干政等,但並沒有逼妃打胎、毒害皇嗣、害死紀氏這幾條。

《憲宗實錄》是誰修的呢?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時修撰完成的。不難保證是孝宗從小就見著父親專寵萬貴妃,對生母頗為冷淡,以為前朝修史之機,罵萬貴妃幾句,好為母親出出氣,以表孝心。

再次,當時當世,朝野上下,對萬貴妃肯定沒有好印象,留給人遐想空間之處,又實在太多。說到底,明憲宗與萬貴妃之間的真愛,是驚世駭俗,不和倫理綱常的,朝野上下,對此都不能認可;滿宮嬪妃,也都對此嫉恨。此外,太子朱佑樘自小養在宮外,六歲才回宮,身份大白天下;自他回宮之後,正值盛年的明憲宗才多有子嗣,這裡面的遐想空間實在太太太太大了!但無論如何,《憲宗實錄》中記錄的四大罪,其實都談不上原則問題。

真正對萬貴妃進行徹底“黑化”的,是清人所修的《明史》

。《明史萬貴妃傳》增加了兩項對她的指控,也就是我們都瞭解的那些逼妃墮胎、謀害太子的惡行了。

然而歷史的真相究竟為何呢?時過境遷,留下團團迷霧,已經無人知曉。值得一提有兩點:

第一,雖然對萬貴妃頗為記恨,但明孝宗朱佑樘並沒有掘其墳,挫其骨,而是讓其同明憲宗合葬在一起,生死同穴;

第二,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深感後宮繁花,難覓真情,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了張皇后一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男女平等,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皇帝。


飲水君


在常人的印象中,皇帝的妃嬪就算不比他小很多,但至少也應該是同齡人,幾乎沒有皇帝會納年齡比他大很多的女子為妃。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明憲宗便超級喜歡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在歷史上也算是一段奇聞了。那麼,萬貴妃究竟有何魅力,竟然讓兒子輩的憲宗愛得死去活來?她最終的結局又如何?


萬貴妃名叫萬貞兒,年僅4歲便入宮,由於聰慧過人、容貌俏麗,所以在十來歲的時候被孫太后看中,成了她的貼身宮女。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消息傳到北京,孫太后扶立英宗的異母弟朱祁鈺為帝(代宗),並把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立為太子。此時朱見深年僅2歲,孫太后為照顧他的起居,便派19歲的萬貞兒去服侍他。



萬貞兒對朱見深照顧備至,漸漸地讓後者在跟生母隔絕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久違的母愛。隨著代宗鞏固權位,便將朱見深視作“眼中釘”,不僅廢黜他的太子之位,而且屢屢有加害之意。在這種極端危險的情況下,萬貞兒依然對朱見深不離不棄,並幫助他挺過一道道難關。


景泰八年(1457年),先前被幽禁在南宮的英宗發動政變,重新奪回帝位。英宗復位後,再立朱見深為太子。隨著朱見深年紀漸長,尤其是步入青春期後,對比他大17歲的萬貞兒竟然產生別樣的感情。而此時的萬貞兒雖然已是老姑娘,但依舊容貌嬌美,因此更令朱見深迷戀不已,沒多久便偷嚐禁果。



明英宗駕崩前,為了收住兒子的心性,便為其選納名門閨秀吳氏、王氏、柏氏為妃,希望他能忘卻萬貞兒,然而收效甚微。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駕崩,朱見深登基為帝,並奉遺詔冊立吳氏為皇后。雖然朱見深迫於壓力冊立吳氏為後,但他卻依然專寵萬貞兒。


吳皇后因為惱恨萬貞兒奪走本應屬於她的恩寵,便每每找茬羞辱她,時間一長便徹底激怒萬貞兒,由此引發激烈的正面衝突。看到老宮女敢於頂撞自己(萬貞兒此時的身份仍是宮女),吳皇后暴跳如雷,下令以“不敬”的罪名,把萬貞兒狠狠地打了一頓板子。


皇后杖打宮女本是稀鬆平常的小事,可問題在於萬貞兒的身份不僅僅是宮女,她還是皇帝專寵的女人,吳皇后公然杖打她,豈不是再打皇帝的臉?所以憲宗在聽聞萬貞兒被打的消息後暴跳如雷,不僅把皇后罵了個狗血淋頭,還下令將她廢黜。時在當年八月,距離吳皇后上位才一個月時間!



先是,憲宗居東宮,萬貴妃已擅寵。後既立,摘其過,杖之。帝怒,下詔曰:“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后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后,廢吳氏別宮。”立甫逾月耳。見《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吳皇后被廢后,萬貞兒不僅繼續專擅宮闈,而且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成化二年(1646年),已經37歲的萬貞兒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之餘,立即封她為貴妃。然而好景不長,皇長子活了還不到一週歲,便在同年底夭折,令萬貴妃痛不欲生。此後,萬貴妃便再未生育。



由於不能繼續生育兒女,加上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萬貴妃出於可能會失寵的恐懼,便極力排擠其他妃嬪,一旦發現她們身懷龍嗣,便會想方設法使其墮胎,以至於憲宗辛苦“耕耘”多年,卻依然沒有得到成年皇子(“妃益驕。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見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引文同上)。


然而萬貴妃百密終有一疏,沒想到卑微宮女紀氏會為皇帝生下一位皇子,並在太監張敏、吳廢后的暗中撫養下長大成人。這位皇子,便是將來的明孝宗朱佑樘。等到朱佑樘長到6歲時,張敏適時地將實情告知憲宗,皇帝在大喜過望之際將兒子召進宮中,並很快冊立他為太子,時在成化七年(1471年)。



萬貞兒瞭解實情後暴跳如雷,不僅暗中害死紀氏、逼死張敏,還陰謀毒死朱佑樘。幸好此時周太后挺身而出,將孫兒親自保養在自己的宮中,才使朱佑樘轉危為安。眼見著朱佑樘日漸長大卻無法將其剷除,萬貴妃驚恐交加,16年後竟然鬱鬱而終,時年58歲。萬貴妃死後,憲宗悲傷至極,竟於同年八月追隨愛妃而去,終年41歲。



文史磚家


正常情況下,男性娶比自己大很多的女性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感情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可以跨越年齡的。對於這一點,我讀書的時候就親眼見過兩對夫妻。一個外國教授娶了一個比他大二十多歲的女性作為老婆,另一個則是娶了一個比自己小三十多歲的女性做妻子。

不過,現階段中國的情況還是年紀大的男性娶比自己小的女性。因為在社會評價中,這會讓人覺得這個男性有本事。

明憲宗為什麼喜歡萬貴妃呢?很多人給出的解釋是戀母。主要原因還是無論現在,還是過去,中共社會輿論不認同這種行為。比如現在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他的妻子就是自己的老師。再看看現在的新聞是怎麼說的:

40歲法國總統娶了比自己大24歲的妻子,這就是愛情

最年輕法國總統妻子比他大24歲,這是一場最高領導的姐弟戀

法國總統夫人身世解密,64歲的她,憑什麼征服39歲的法國總統!

其實,人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感情有時候是非常重要。比如明憲宗這種,貴為天子,什麼樣年輕貌美的女子得不到,為什麼非要萬貴妃呢?很多人說是戀母。可是一個人依戀自己的母親是非常正常。再退一步講,萬貴妃只是他的乳母,並不是親生母親,又何來戀母一說呢?放到現在的來說的話,萬貴妃不過是明憲宗家的保姆。即使明憲宗真的和萬貴妃結婚,那是也是法律允許的。

明憲宗之所以極度寵幸萬貴妃,主要原因還是這麼多年的朝夕相處,二人已經有了感情了。因為古人壽命短,有些朝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二三十歲,所以人成熟得是非常早的。

明憲宗對萬貴妃應該是有男女之間的感情的。假如二人純粹是親情,明憲宗更不沒有必要讓她進入自己的後宮。一個皇帝想報答一個人,真的不是什麼難事?

歷史上萬貴妃這個人確實不太好。她這個人仗著明憲宗的寵幸,可謂是飛揚跋扈。這對當時的朝政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後來萬貴妃去世了,明憲宗傷心欲絕,沒過多久也去世了。從這二人的經歷來看,其實是非常感人的。不過只可惜明憲宗生在帝王家,他寵幸萬貴妃的確不利於國家。所以萬貴妃自然名聲不好。


歷史是什麼


萬貴妃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寵妃,她出身平凡,姿色平平,比明憲宗年長17歲,與明憲宗的母親孝肅周皇后同歲,卻得明憲宗專寵長達二十年之久。這樣的情況在帝制時代中實屬罕見,明憲宗的口味之重,更讓人疑惑不解。

萬貴妃的擅寵,致使成化中葉以後,宦官當道,政局昏暗,尤為人所指責和詬病。

萬貴妃是山東諸城人,乳名貞兒,生於宣德五年(1430年),其父萬貴原本是縣衙掾吏,因犯法被髮配邊疆,萬貞兒因此流落宮中,四歲時被選入掖廷,成了侍奉孫太后的宮女,因為她口齒伶俐,深得孫太后的歡心。明憲宗朱見深,生於正統十一年(1446年),是明英宗的長子,他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被立為太子,萬貞兒作為他的貼身宮女,也前往東宮侍奉太子。然而朱見深雖然貴為太子,卻沒有像歷史上其他太子那樣養尊處優,而是命途多舛,幾經挫折。

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軍進攻明朝,勢如破竹,連克明軍數座城池,為解憂局,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領兵親政,以致發生"土木堡之變",經土木堡一役,明軍全軍覆沒,宋英宗也被俘。

為了穩固朝政,孫太后冊立年僅3歲的朱見深為長子。同年9月6日,郕王朱祁鈺被立為皇帝,年號景泰,是為景泰帝,並遙尊被俘的英宗為太上皇。朱見深的太子之位,隨即被廢。

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帝之子朱見濟被立為太子,然而新太子在第二年十一月便因病薨逝。在景泰帝當政的這段時間裡,朱見深還很年幼,命運又幾經波折,雖然貴為太子,卻頗受冷落,此時陪在他身邊照顧他的便是萬貞兒,兩人在此時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再次成為明朝的皇帝,11歲的朱見深也再次被立為太子。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駕崩後,18歲的朱見深當上了皇帝,由於地位低微和年齡上的差距,萬貞兒並沒有成為皇后。英宗在駕崩時,曾留有遺詔,讓朱見深在百日後完婚,併為他選了王氏、吳氏、柏氏三人留在宮中,後來吳氏被選定為皇后。

然而吳氏只做了一個多月的皇后便被打入冷宮,究其原因,還是她得罪了萬貞兒,當時萬貞兒利用皇帝的寵幸在後宮作威作福,年輕的吳皇后忍無可忍,於是"摘其過,杖之",因此觸怒了憲宗,被廢處別宮。

吳氏被廢后,王氏被立為皇后,新任的皇后吸取了前任吳氏的經驗教訓,對萬貞兒"處之淡如",不和她爭寵,因此能穩坐皇后之位。

成華二年(1446年),37歲的萬貞兒為明憲宗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明憲宗極為高興,立即派遣宦官到個山川祭祀,以求陰佑,並下詔冊封萬氏為貴妃,然而這位皇長子還未來得及取名就夭折了,此時的萬貴妃悲痛萬分,已經過了生育年齡的她,再次懷孕的幾率微乎其微,想要保住自己專寵的地位,就必須要阻止其他妃嬪因生子而受寵。然而她並無法阻擋正直年少的皇帝和其他妃嬪接觸,因此她一旦知道其他妃嬪懷孕,就會用盡方法使其墮胎,致使皇帝久而無子,因此受到了大臣們的指責。

隨著萬貴妃的權勢日重,許多宦官宵小也趁機巴結上位,以致成化中期以後,宦官當道,朝綱紊亂,其所寵幸的宦官汪直、梁芳、陳喜、錢能、韋興等人苛斂民財,為非作歹,致使整個朝廷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明憲宗卻始終對其寵愛有加,雖然明知她有過錯。從心理學上將,3-6歲正是"戀母心理"最容易形成的時期,年幼的明憲宗屢經波折,只有萬貴妃陪伴在身邊照顧他。而明憲宗口吃的缺陷,自卑的心理,更使其對年長的萬貴妃產生了依賴性,萬貴妃也身兼了母親和妻子的雙重角色。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暴薨於安息宮,關於她的死因,流傳的說法有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是說她在鞭打宮女時,因為用力過猛,被痰堵塞,氣絕身亡。明憲宗得知後,說了一句:"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

萬貴妃死後,憲宗萎靡不振,憂鬱成疾,八個月後,也即去世,年僅四十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