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行星多还是恒星多?

科学黑洞


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除了寥寥几颗太阳系内行星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和太阳一样会发光发热的恒星


对于身处银河系猎户座悬臂太阳系地球上的人类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直是天文学观测的“痛点”之一,所以天文学家对银河系恒星数量的估计在1000亿到4000亿颗左右,上下浮动可以说是非常之大了。

而在以地球为中心半径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中,天文学家预估的星系总量是一万亿左右,但每个星系的恒星总量都各不相同,目前发现的恒星数量最少的星系“赛格瑞2”只有1000颗恒星,而类似IC 1101这样的超级星系则拥有多达100万亿颗恒星。


如果我们将恒星数量平均一下的话,基本每个星系的恒星数量都能达到千亿级别,那么我们能说“宇宙是恒星的海洋”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恒星数量之所以能被估计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会自主发光发热所以比较“好找”。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会忽略自身并不发光发热但在数量却远超恒星的行星们


长期观测结果的汇总以及恒星系演化模型的确定让科学家知道了基本上每个恒星都拥有一到两颗行星绕其公转,所以太阳系这种拥有八颗行星的恒星系在宇宙中还是很少见的。

相比观测恒星时手段的复杂多样,目前观测系外行星只能通过引力或者行星临日来确定其存在,虽然目前人类只发现了几千颗系外行星,但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行星总量应该是恒星总量的2到5倍。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宇宙中的星体是行星多还是恒星多?思考一下,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行星多,然而根据已有的天文观测数据来看,恒星的数量要比行星多多了,2018年时天文学家们已经观测到数千万颗恒星,然而系外行星的数量却只有4100颗,很显然已有的数据显示恒星是比行星数量多的,而且差别达上万倍。

然而实际上我们又不能以已有观测数据来衡量行星与恒星的多少,因为恒星都是发光的天体,很容易被观测到,但是行星都是不发光的,太阳系外的行星由于距离遥远,极难被我们观测到,这才是已有观测数据中,恒星比星星数量多的原因。




其实度量我们太阳系中行星与恒星的数量,就能知道行星其实比恒星多很多,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却只有太阳的一颗恒星,通常的单恒星运行系统大都如此,而在多恒星系统中,由于多颗恒星相互绕行,行星在其中就会受到多颗恒星引力的影响,因此其运行状态会比较不稳定,就容易被恒星引力甩出或者吸引撞击到恒星上,所以多恒星运行系统中行星数量相对较少一些。


但是即便如此,天文学家们在距离我们最近的南门二三星系统中仍然发现了至少三颗行星,并且认为该系统中的行星数量不止于此,而在距离第2近的巴纳德星系统中也有至少两颗行星存在。


实际上恒星与行星作为宇宙中自然形成的天体,都是由于大量物质凝聚形成的,只是恒星的质量更大,达到了将内部氢元素进行核聚变从而发光发热的程度,行星由于质量较小,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不能发光,除了这点之外其实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最小的恒星的质量也相当于我们地球质量的2500倍左右。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行星数量少,原因也就是行星不发光,引力也较弱,很不容易被观测到,如今科学家们观测行星通常多采用“掩星法”,就是当行星在运行轨道上行进到恒星表面时,挡住了恒星的部分光辉,从而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依靠这样的方法是不能观测到,一颗恒星附近的所有行星的,而且如果这颗恒星的黄道盘面垂直于我们太阳系的话,那么依靠这种方法,将会一颗行星也看不到。



另外,在宇宙空间中应该还有不少流浪行星,它们由于受到恒星等的引力影响被甩出原有的行星系统,成为宇宙空间中的黑暗流浪者,这样的行星更难被观察到。


其实即便在我们太阳系中,数百年前人们还只知道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发现的时间都很晚,就是因为它们的光太弱了,在地球上很难看到,而且2015年时美国通过观察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运行轨道引力摄动现象认为存在的第九大行星,至今还没有发现它,由此也可见观测行星有多难。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宇宙中的行星数量是要比恒星多的多的,我们银河系中预估有的1000~4000亿颗恒星,但行星的数量估计或在这一数值的5倍左右。



科普大世界


一定是行星。人眼可见的恒星大约3000颗,目前已观测到的恒星约3000万颗。但是,光一个太阳系就有多少行星?大行星虽然只有8个,但是小行星呢?矮行星呢?哪怕是一个只有几十公里的小石头,只要绕着恒星转,那也是一颗行星。太阳系小行星带,柯依伯带的小石头数以千万计,可能光一个太阳系就能抵得上可观测到的宇宙恒星总数了


蓝翼恶魔


你告诉我地球上劳动者多还是统治者多


王嘉骎


当然是行星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