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學會“偷懶”,學生、老師兩受益

麥當勞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餐飲企業,他的老闆懶得學習法國大餐的精美,懶得掌握中餐的複雜技巧,弄兩片面包夾塊牛肉就賣,結果全世界都能看到M的標誌。必勝客的老闆,懶的把餡裝進去,直接撒在發麵餅上就賣,結果大家管那叫PIZZA,比10張餡餅還貴。還有更聰明的懶人:懶得爬樓,於是他們發明了電梯,懶得逛街,就發明了淘寶網……這樣的例子太多。

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妨學學這些聰明的“懶人”,如果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一味地和學生拼時間、拼消耗,永遠無法成為優秀的班主任。而且,學會“懶”,才有助於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有助於學生自我管理空間的拓展。當然,“懶”是有講究的,要當“懶”則“懶”,“懶”得循序漸進, “懶”得恰如其分。 那麼,應該怎樣“懶”呢?

首先,管理班級要“懶得想”,體現民主原則。

班主任學會“偷懶”,學生、老師兩受益

建設一個好的班集體,一定要有一系列完整的、詳盡的班規,精確到細節,並且在制定班規班約時,學生集體參與,獻計獻策,尤其是懲罰措施的制定、施行。學生是管理和執行的主人。班幹部歸納整理後,班主任斟酌、校正、審閱就可宣佈施行。以後,任何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的事情,班幹部處理起來就有章可循了。這樣,班主任就可以置身於繁瑣的管理事務之外,樂的個“懶得想”。

其實,“懶得想”體現的就是民主原則,讓學生參與制定班級各項事務的管理細則。比如早讀時,可充分發揮班幹部和學科課代表的示範作用;早操,可發揮班幹部和體育委員的表率作用;上課,可發揮班幹部、課代表、小組長、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課間,可發揮班幹部、小組長和優秀學生的協調作用;考試,可發揮班幹部、課代表和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班級開展活動,可發揮班幹部和積極分子的引領作用……

再比如開展主題班會、藝術節、運動會、社區服務等大型活動的時候,完全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和排練,這不僅鍛鍊了他們的組織策劃能力,還增強了主人翁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班主任絕不越俎代庖。正如當代教育名家魏書生所說“只要班長能幹的事情,班主任不幹;只要組長能幹的事情,班長不幹;只要組員能幹的事情,組長不幹”。

每一個學生都有缺點,發現缺點要“懶得看”,突出寬容原則。

班主任學會“偷懶”,學生、老師兩受益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極力克服和端正揪住缺點不放的教育行為。當然,這不是意味著你可以漠視學生的錯誤,而是要對他們的錯誤持以寬容的心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班主任要巧妙地暗示指引,或旁敲側擊,點到為止。當他們意識到自身問題的癥結時,就需要扮扮“睜眼瞎”了,淡化對學生缺點的熱度,儘量消除學生的心理陰影,自己樂的個“懶得看”。班主任的寬容既避免了對學生直白的傷害刺激,又巧妙地維護了他們的自信和自尊。學生心中的“老班”形象自然仰之彌高,教育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學生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在批評教育學生時要“懶得說”,彰顯理性原則。

班主任學會“偷懶”,學生、老師兩受益

只有理解孩子的天性,才會做出對違紀現象的理性思考與教育決策。處理違紀事件,需要具備“冷卻”和“緩衝”意識。常見的現象是班主任一遇到學生違紀就熱血沸騰,不問青紅皂白,先狠狠批一頓再說,甚至是隻要違紀就用“各打五十大板”的粗暴方式了事。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沒達到教育效果不說,還激化了師生矛盾,得不償失。理性的做法是“冷卻”事態,給學生一個自省的“緩衝”期。

班級管理中,常見的是學生髮生爭執、打架事件。類似這樣的矛盾糾紛,班主任處理時要保持心態平和、理性思考,少說少批,用眼神看看他們,或鼓勵、或警告,反而比長久的“嘮叨”好的多,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在集體勞動要“懶得做”,堅持自主原則。

班主任學會“偷懶”,學生、老師兩受益

像校區環境衛生的打掃,多見的現象是班主任全程陪伴監管。學生是你指哪兒我掃哪兒,你在我幹,不在不幹,自主勞動意識差。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學生強烈的依賴思想和懶惰習慣,並導致責任意識的逐漸缺失。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患得患失而包辦代替。具體做法是:環境區域劃分管理,實行勞動小組包乾。組長負責,組員工作責任細化,責任到人。組長負責個體量化。個人量化成績直接計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學生畢業時綜合素質等級評價的主要依據。這樣,強化了學生的自我責任意識,養成了他們良好的自主勞動習慣。集體勞動時,就不用消耗時間和精力了,樂的個“懶得做”。

制度、責任、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是“偷懶”的保障。“偷懶”不是撒手不管,規範、指導要相伴始終。由試探性“偷懶”,到習慣性“偷懶”的轉變,要“懶”得循序漸進,“懶”得恰如其分。學會放手,“懶”出風格,做一個會“偷懶”的聰明的班主任。今天,你“偷懶”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