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練習題(4)

2019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練習題(4)

​​ 1.林老師為A班的期未考精心設計了一份試卷,測驗結果發現水平較高的學生分數相對較高,水平較低的學生分數相對較低,這說明這份試卷的( )較高。

A.區分度

B.難度

C.信度

D.效度

2.教師要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做好備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對學生的思想狀態、學習態度以及目前的學習進度和效果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屬於備課中的( )。

A.備教材

B.備學生

C.備教學設計

D.備情緒

3.( )是為了使課程與教學適合於學習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門課程或一個學習的單位開始之前對學習者所具有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條件進行的評估。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內部評價

4.在教學開始前進行,為了解學生對新學習任務的準備狀況,確定學生當前的基本能力和起點行為的評價稱為(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5.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的和內容,自己負責從自己規劃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知識和能力。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是( )。

A.導生制

B.設計教學法

C.特朗普制

D.道爾頓制

6.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平常的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屬於(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7.教學過程中,任課老師常留家庭作業,進行單元測試,督促學生定期複習,這種教學方式對( )是十分必要的。

A.激發學習動機

B.領會知識

C.鞏固知識

D.運用知識

8.“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採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能起主導作用

9.為了解決名詞術語脫離事物,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注意( )原則。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理論聯繫實際

10.在教學中,教師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的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遵循的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區分度有時也稱鑑別力,主要指測驗對於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它反映著測驗與被試實際水平的相符合程度。水平高的學生得分高,水平低的學生的得分低,說明該測驗具有較高的區分度。所以此題選A。

2.B【解析】教師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設計教法。該題中主要了解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所以此題選B。

3.A【解析】診斷性評價是在一門課程或一個學習的單元開始之前,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以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

4.C【解析】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

5.B【解析】設計教學法主張廢除班級授課制和教科書,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的和內容,在自己設計、自己負責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知識和能力。

6.B【解析】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

7.C【解析】激發學習動機是在傳授和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領會知識是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就是對所學知識要明白。鞏固知識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複習或練習,有意識地利用學生的機械記憶,發展學生的意義識記。運用知識就是要學會運用知識。題幹中的老師留家庭作業,進行單元測試,督促學生定期複習,是在讓學生進行復習或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強化記憶。故選C。

8.C【解析】這句話強調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9.B【解析】教師應該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題幹所給出的學習問題,可以通過直觀性原則解決。

10.B【解析】啟發性原則即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