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君匋认为中西绘画不能得出“结婚论”的结论

毋容置疑,通过上篇艺术例证的分析,钱君匋初期受到陶元庆封面装帧的启示,这一时期受到丰子凯、鲁迅等创作启发和推介,促使他的创作以及受到中西绘画的影响,创作中融入了中西文化、古今绘画的创作灵感,成为当时封面装帧高产作家,成为脍炙人口的“钱封面”,创作中也由量变转变为质变,才有了“三不画”的“润不先惠”的从严要求自己,但这也未有阻挡更多封面客户的需求。

钱君匋认为中西绘画不能得出“结婚论”的结论

装帧大家钱君匋先生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中西文化,中西绘画方面乃至木刻运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时期,血气方刚年轻人傅抱石他对中国画给予更多的关注。他在《中国绘画之精神》一文中对中西美术创作提出了八个“对比观”,当然个别观点是值得商榷。他提出“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象征的。西洋画是说明的,中国画是含蓄的。中国画看起来总是又像又不像,犹如下乡姑娘进城,总怕看得一清二楚似的。中国画家唯一的目的,是如何找掩护,不像西洋画一目了然。”那个时期能有这样的认识观点也实属不易,也是有着非常的积极意义。傅抱石极力反对中西绘画“结婚论”的观点,鲁迅对中西绘画称“内外两面”即中国与世界的,他所涉猎到陶元庆的绘画,评论道“是没有这两重桎梏的。就因为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随后他又形象地暗示中西“结婚论”的荒繆,“所谓‘欧化语体’来说罢。有人斥道:你用这样的语体,可惜皮肤不白,鼻梁不高呀!诚然,这教训是严厉的。但是,皮肤一白,鼻梁一高,他用的大概是欧文,不是欧化语体了。”

观点分明、犀利,所以衡量标准是不能用密达尺来量,也不能用汉朝的虑俿尺或清朝的营造尺来量,而是用现今的中国人的心理的尺来量。所以,中西绘画不能得出“结婚论”的结论来。也正是在倡导中西结合的大背景下,以及在这些人的相互作用下,钱君匋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艺术作品,成为民国时期封面装帧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创作不断总结经验,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钱君匋认为中西绘画不能得出“结婚论”的结论

鲁迅致钱君匋手书

钱君匋在接受柯文辉采访时曾说衡量一切作品的标准,质量第一,资格与数量没有意义。许多中青年装帧艺术家并不比老年人逊色,只是理论家缺少科学评论,读者不大熟悉罢了。比如刘绍荟、章桂征、柯明、任意、朱成量,还有为数众多的京沪画家群,限于见闻,难以尽述。二三十年代,虽经鲁迅先生在未名社、北新社的倡导,夏丏尊师在开明的努力,装帧书籍还是不能摆脱稚弱、单调、芜杂、雷同的现象。除陶元庆之外,享名者寥寥。钱君匋对当时装帧艺术也能一分为二分析问题,证实装帧艺术还有薄弱环节,和加以完善的东西,这也能看出钱君匋谦虚谨慎人品。那些优雅的,设计单调的,符号芜杂的,雷同的都将去掉自己的伪装。当年与陶元庆齐名者唯有钱君匋,鲁迅当年曾说:“钱君匋的书籍装帧能够和陶元庆媲美。”当时这话对钱君匋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

后来我们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对钱君匋影响一生的一件小事。鲁迅把囊中羞涩的钱君匋介绍给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让钱君匋记账购书,给经济并不宽裕的钱君匋一种长辈的温暖。而更受益于购得一部《世界标识图案大系》五卷,钱君匋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装帧设计的艺术形式,促使他能直接接受西方设计图式和理念,为他的封面设计铺平了道路。这一小事看似不大,但钱君匋能得到如此珍贵的工具书对他的创作帮助十分有利,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书,他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去摸索各种标识图案,所以,能接受鲁迅的帮助和指导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君匋认为中西绘画不能得出“结婚论”的结论

艺术家钱君匋弹钢琴

钱君匋的好友陶元庆在这一时期是最早赴日本学习装帧第一人,他的创作对钱君匋影响深远,他的创作表现喜怒哀乐于言表。钱君匋回忆“当他作画时,假使有友人来会他,他是不理的,就是对于饮食、睡眠,也同时废止。他如果一遇意境表现得不充分,便终日懊恼;倘得了合意的结果,便喜欢得笑出泪来”。

陶元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热爱艺术醉生梦死的一个人,对于艺术乐此不疲。其实,在民国时期书籍出版界对于设计者的流程要求常常是,“书籍编者、封面设计者、版式设计者、甚至插画的创作都是一人独立完成,因而在插画风格与书籍设计间所产生的冲突较少,偶有不同意见出现,也因为牵扯的合作人数较少而能很好地解决。”

钱君匋向传统学习时,经常遇到怎样才有效与传统文化紧密对接呢?他认为,日本装帧封面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他们设计形象和色彩理念是来自中国敦煌石窟和古典艺术,何不从中国自己的本源去学习研究,这样也更直接,不用重复别人吃过的果子再来自己品尝。他将汉代石刻、六朝云冈石刻、周秦青铜器等进行放大学习,细微观察,领略民族艺术精髓,享用终生。

通过上述钱君匋对中西艺术学习与借鉴,他的成长得益于鲁迅等人的栽培,得益于自身刻苦求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传统文化是如何继承与发扬,多种文化元素是如何融合以及中西文化的折中。

21世纪的今天,处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及全球化人环境中的我们,又一次面临改革开放的环境,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如何与时俱进,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不被丢失,又符合国际潮流的趋势,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装帧设计形态,这是当前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钱君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注释:

⑧素颐编《民国美术思潮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8月版第582页

⑨陈子善编《钱君匋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第71页

⑩1987年的春节前夕,著名的作家和美术理论家柯文辉采访了钱君匋。

⑪陈子善编《钱君匋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第73页

⑫李婷 秦瑞丽《插图万象---民国书籍插画艺术研究》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16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