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現在我們經常聽說這樣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以前或許不明白,但走進婚姻之後,我確實有著深刻的體會。以前站在城外,總覺得城內的煙火特別迷人,如今入了城,又特別想念曾經單身的日子,可以自由自在,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婚姻是一張束縛的網,把我們緊緊的困在城裡,然而,《圍城》裡不僅只有婚姻這一座城。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也是一篇獨特的諷刺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被文學界譽為“新儒外史”,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社第1次出版。

雖然在起初發表的30年時間裡,它始終都是一本“禁書”,很少有人問津,但是自從1980年重印之後,它不僅超級受到讀者的歡迎,屢次被重印,而且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許多版本,在全世界各地流傳。即使是在小說已經出版了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是常常能夠在暢銷書排行榜上看到《圍城》的身影。

書中主要描寫了知識分子在抗戰初期的眾生相,作者以細膩的手法給當時的知識分子做了深刻的剖析。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圍城》裡除了為我們描述了“婚姻之城”之外,其實還隱藏著“事業之城”和“自我之城”,這三座城加在一起才構成了《圍城》的主旨。

直到如今,雖然我們的生活與七十年前截然不同,但是《圍城》裡描繪的三座城卻依舊壓在我們的身上,這也是它經久不衰的一個原因。

一、婚姻之城:通過主人公在四種愛情中不同的經歷與感受,揭秘婚姻這座圍城原本就矛盾的本質。

在圍城中,方鴻漸一共有四段愛情,在回國的輪船上他遇見了熱辣灑脫的鮑小姐並有了露水情緣,這對方鴻漸來說是初嘗情愛,可對於鮑小姐來說,方鴻漸不過是她旅途中的一劑調味品。

緊接著方鴻漸遇上了清高傲慢的蘇文紈,這位蘇小姐和前一位鮑小姐迥然不同,她是一名大家閨秀,同時也是貨真價實的留洋女博士。但是她過於高冷,甚至故意挑起方鴻漸與另一位追求者之間的矛盾,想讓兩個情敵為了自己爭風吃醋。方鴻漸雖然也喜歡蘇小姐,但是也不願意自降身份,蘇小姐越是用心良苦地設計,他越是發自內心地排斥。

後來,方鴻漸在之前那位蘇小姐的會客廳裡遇到了他一生摯愛——蘇小姐的表妹:唐小姐。唐小姐和外面那些妖豔嫵媚的人全都不一樣,她天真直率,調皮可愛。比起鮑小姐來說她更加青澀,比起蘇小姐來說她又更加單純。她像一陣清風,輕輕柔柔地吹進了方鴻漸苦悶的心裡。但是後來,因為蘇小姐的挑撥,他們在誤解中錯過彼此,再也沒有見過面。

楊絳曾經說過,其實錢鍾書最愛的就是唐小姐,正因為如此,才故意安排唐小姐決不能夠嫁給方鴻漸。因為美好的愛情永遠只能停留在記憶與想象裡,一旦落實到了柴米油鹽之中,就會失去原來純粹的模樣。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最後,方鴻漸遇到了最普通的孫小姐,孫小姐雖然在別的方面並不擅長,但是在自己的婚姻方面卻十分懂得經營。她與方鴻漸本來做著相安無事的同事,但是卻很會營造曖昧氣氛,以至於讓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誤以為兩人早就是一對。

本來輿論壓力還不至於讓方鴻漸就範,但是孫小姐還特地為自己偽造出一份來自父親的信,信中言辭激烈地質問她和方鴻漸的關係,順便還催促結婚。這樣一來,她順理成章地就成為了輿論壓力和父權壓力的受害者。

恐怕方鴻漸最後娶她,一半是出於憐憫,另一半也是出於木已成舟的無奈。

沒想到的是,孫小姐婚前婚後判若兩人,不再是之前沒有主見、柔柔弱弱的小綿羊,看似普通的她,卻早已為方鴻漸布好了圈套。孫小姐開始變得高高在上,事事與方鴻漸計較,從而使他們的婚姻變得面目全非。

通過方鴻漸的愛情婚姻軌跡,錢鍾書為我們揭露了婚姻這座城原本就矛盾的本質。經歷過愛情的人都知道,婚姻的確像是一座城,無數男男女女都為著婚姻這個目標而日夜兼程地趕來,有的人,甚至剛進去就急著想出來,有的人,一直徘徊在進或著出的門口,更多的人,進進出出,最終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處。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二、事業之城:主人公的三份工作代表了知識分子實現自我價值的三種途徑“銀行經濟救國、學校教育救國、報社啟發民智救國”。但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永遠是事業這座圍城最無奈之處。

方漸鴻雖然是留學生,但是他在歐洲學習的專業很令人費解,一開始他學的還是社會學與哲學,但是後來實在跟不上,就轉而開始學習中國文學。

與現在的海外漢學發展情況不同,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一個中國留學生去外國學習中國文學,實在是莫名其妙。這還不算,他因為沒寫完論文,根本就無法正常畢業,於是只得購買了一個假的博士學位證書,帶回家來哄騙父母。

這位假博士回國之後一共輾轉了三個地方,做了三份不同的工作。

方鴻漸歸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銀行,他本是中國文學系畢業的留學生,卻進了老岳父家開的銀行,與其說是上班,實際上不過是掛個虛職,整日裡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後來隨著時局動盪,他不得不離開上海的溫柔鄉,隨著幾個朋友一起奔赴湖南的一個小小縣城,去一所戰時新創辦的三閭大學任教。

他剛到三閭大學的時候也想著:要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讓青年一代重新振作,改造我們的國家,可見他骨子裡還是有熱血的。

但是一所剛剛創辦的大學,學生總數不過一百來人,其組織機構之複雜就比得上一個龐大的幫派系統,方鴻漸在學校處處受到排擠。

他原本被聘任教授,結果等到正式入職的時候只有副教授的職稱。無論他怎樣苦心經營,卻都攀不上教授的帽子。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在學校裡當權的都是不學無術之輩,有學有術之輩卻又不把心思放在教學上,方鴻漸的內心是苦惱的:好不容易重新換了一個地方準備從零開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發現他只不過是從一座看上去很像銀行的城,轉而逃到了一座看上去很像學校的城。看上去不一樣,實際上都一樣。

後來,方鴻漸因為受到同事檢舉被學校解聘,只得離開湖南,又回到上海。後經好友推薦去了一家報社。方鴻漸並不灰心,他認為報館和學校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開發民智,從精神上拯救國民。但實際上呢?由於報社各個部門都不缺人手,方鴻漸最後負責的是《家庭與婦女》和《文化與藝術》兩本刊物。

三份工作,沒有任何一份能夠讓他實現自我價值,甚至沒有任何一份能夠讓他衣食無憂。每當換一份新工作的時候,起初他總是充滿期待和欣喜,但是等到不得不再換另一個工作的時候,就只剩巨大的失望在前面等待著他。看似從一座城裡掙扎著出來,最終只能陷於另一座城的禁錮。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三、自我之城:對於歸屬感與認同感的渴望,往往成為人們禁錮自己的枷鎖。

縱觀整部小說,無論是在婚姻中還是工作中,方鴻漸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尋求歸屬感和認同感。他明明確信學識的真假與學位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在歸國之前還是心虛地買了一張假文憑。好像只有被證明的學問,才算得上是學問。

愛情中的他也十分怯懦,彷彿別人說了什麼,比自己做過什麼還要更加有說服力。他並沒有勾引過蘇小姐,也沒有給過她愛的承諾,但是當蘇小姐在唐小姐面前汙衊他的時候,他卻像啞巴一樣不能反駁。最後娶孫小姐更是莫名其妙,完全是因為辦公室裡的其他同事和家鄉的長輩以為他和孫小姐已經是一對了,於是他就大闊步地走進對方設好的圈套裡,主動向孫小姐求婚了。

事業中的他更是可笑,在三閭大學任教的時候,明明自己擅長的是中國文學,但是卻心甘情願地去教一門叫做“論理學”的公共科目。在報社做編輯的時候,明明希望能夠負責經濟和時政版面,最後居然只能寫如何在菠菜上面淋麻油的廚房小知識。

讀懂《圍城》,就讀懂了人生路上被困住的三座城

方鴻漸並非是一個沒有半點學識的人,對於愛情更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有自己明確的追求,事業上他何嘗沒有自己的期待?

但是他卻犯了一個十分致命的錯誤:終其一生,他都努力想要活成別人所期待的樣子。這才是人們心中最牢固最難衝破的一座圍城。方鴻漸對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盲目渴望,使他無論怎樣掙扎都逃不開被束縛的命運。

“自我之城”是世界上最難衝破的一座城。錢鍾書敏銳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用盡諷刺與戲謔的筆法,通過一個小小的方鴻漸,寫盡了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中都難以擺脫的困境與孤獨。

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生的圍城,就如同天意的牢籠,如果認命,就只能在不同的圍城之間徘徊、掙扎。如果要打破牢籠,或許我們不得不洞穿人性,看透世俗,從而坦然面對世間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