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我是什麼時候知道錢鍾書這個名字,具體時間已然不記得,但我知道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

對於錢鍾書,是那麼熟悉而陌生,因為我僅僅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妻子是楊絳先生,他有一部著名的小說叫《圍城》,還有那句有名的話“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了。

直到前幾天,我才讀完了《圍城》,對錢鍾書有了更加細緻地瞭解,也對《圍城》有了全新的認識。

01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著名學者、文學研究家。

錢鍾書生於江蘇無錫,一出生就被他的伯父抱去撫養,因為伯父沒有兒子。

他早年就讀於教會辦的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有趣的是,他的數學只考了15分。

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次年,錢鍾書畢業,並與楊絳訂婚,兩人於1935年結婚。

從畢業到結婚,錢鍾書一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外文系講師。

1935年錢鍾書與楊絳同船赴英國留學,兩年後,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英文系,獲副博士學位,同年5月女兒錢瑗出生,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研究院研究法國文學。

1938年錢鍾書回國,曾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湖南師範學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外語系教授等。

《圍城》是錢鍾書於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的。此時他淪陷在上海,身在淪陷區,心中充滿悵惘情緒,也許是《圍城》得以出世的原因。《圍城》也是錢鍾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

建國後,錢鍾書歷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古典文學組研究員,中共中央宣傳部《毛澤東選集》英文編譯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毛選英文編譯定稿小組成員。

著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選本《宋詩選注》。文論集《七綴集》、《談藝錄》及《管錐編》(五卷)等。《管錐編》曾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

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錢鍾書的治學特點是貫通中西、古今互見的方法,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探幽入微,鉤玄提要,在當代學術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大家。

《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02

《圍城》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四年,期間換了三所大學,荒廢了學業,為了給家裡一個交代,他從愛爾蘭騙子手中買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之後與同學蘇文紈乘同一條船回國,在此之前,蘇文紈並沒把方鴻漸放在眼裡,她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可是身為女博士,她反覺得孤獨,沒人敢攀上來。

這次同船回國,蘇文紈對方鴻漸的家世有了一些瞭解,他人也不討厭,似乎也有錢,就準備向方鴻漸示愛。

由於蘇文紈比較矜持,方鴻漸竟被放蕩的鮑小姐捷足先登,引誘了去,而這個鮑小姐是有未婚夫的。蘇小姐妒火中燒,罵他們無恥。

船到香港,鮑小姐下船後和未婚夫離開了,方鴻漸覺得從此後會無期,難免有些失落。而此時蘇文紈就精心打扮過,來找方鴻漸,由於船要停靠兩天,兩人便在香港一同遊玩。

回到上海,方鴻漸住在已經去逝的未婚妻周淑英家,周淑英的父親是上海點金銀行的經理,就是周家出錢讓方鴻漸出國留學的。周經理還給方鴻漸在銀行中謀了一個職位。

後來方鴻漸回到本縣探望自己的父母。當地媒體聽說方家留洋的博士回來了,爭相報道。

當地的校長想請方鴻漸為學生們做一次演講,誰知方鴻漸竟對學生們大講特講起鴉片和梅毒來,因為他自己肚子裡並沒有多少墨水,這讓校長很尷尬。

《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方鴻漸回到上海,出於禮貌去拜訪蘇文紈,在蘇家認識了蘇文紈的表妹唐曉芙和發小趙辛楣。

趙辛楣的父親跟蘇文紈的父親是同僚,辛楣和文紈從小一起玩,辛楣對文紈一往情深,可蘇文紈的心思卻在方鴻漸身上,趙辛楣與方鴻漸初次見面,就產生醋意。

方鴻漸借看蘇小姐為名去看唐曉芙,並暗中與唐曉芙戀愛。而趙辛楣和“新派詩人”曹元朗卻與他爭風吃醋,蘇文紈也希望藉此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而趙辛楣也真的醋意大發,從不放過一任何個掃方鴻漸面子的機會。在一次聚會上,故意將方鴻漸貫醉,讓方鴻漸當著蘇文紈的面出醜,蘇文紈對方鴻漸表示關心,並送方鴻漸回家,這讓趙辛楣感到很失望。

方鴻漸無意與趙辛楣為敵,因為他並不愛蘇小姐,他愛的是年輕漂亮、聰明活潑的唐曉芙。蘇小姐明白了這一切之後,惱羞成怒,將方鴻漸以往買假文憑、與鮑小姐鬼混等醜事添油加醋地告訴了唐曉芙。

唐曉芙退回了方鴻漸寫給她的情書,並要方鴻漸把她的信也全部退回,兩人從此決裂。

趙辛楣為了讓方鴻漸遠離蘇文紈,介紹他到國立三閭大學去任教,因為三閭大學在遠離上海的湖南山區,而且剛剛成立。

三閭大學的校長高松年也不放過趙辛楣,一再催他到三閭大學任政治系主任,趙辛楣在被蘇文紈拒絕後就答應了。

除了趙辛楣和方鴻漸,同去三閭大學的還有李梅亭、顧爾謙和孫柔嘉。

李梅亭是高松年的老同事,被邀請去擔任中國文學系主任。顧爾謙是高松年的遠親,被聘為歷史系副教授。孫柔嘉是趙辛楣在報館同事前輩的女兒,她父親託辛楣為她謀得了一個外文助教的職位。

在前往三閭大學的過程中,五人費盡了周折,其中有非常好玩的故事,這一段也是楊絳先生非常愛讀的。

三閭大學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重新組建的學校,學校只有一百五十八位學生,所以,剛剛聘好的教授十之八九託故不來了。

可是,方鴻漸的學歷中沒有學位證書,所以不能被聘為教授,只能被聘為副教授。而李梅亭的中文系主任之職卻被部裡汪次長的侄子汪處厚搶了去,其他三人都得到了自己的職位。

方鴻漸在一次晚宴上聽說歷史系的陸子瀟在追求孫柔嘉,給孫小姐寫了好多信。這件事攏亂了他,可是他想自己並未愛上孫小姐,何以不願她跟陸子瀟要好?

孫小姐有她的可愛,不過她嫵媚得不穩固,嫵媚得勉強,不是真實的美麗。可是,孫柔嘉已有意於方鴻漸,故意就此事向方鴻漸請教處理辦法。

方鴻漸對孫小姐雖然還只是有些朦朦朧朧的好感,卻下意識起了妒意,建議孫小姐將陸子瀟的情書,不加任何答覆地全部送還。這是從唐曉芙給他退信那裡學來的。

後來,趙辛楣與中文系主任汪處厚的年輕太太有了越軌交往,有一天晚上被校長高松年和汪處厚發現私情,趙辛楣只得離開三閭大學。他就去了重慶進了國防委員會,頗為得意,比起出走時的狼狽,像換了一個人。

《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趙辛楣走後,方鴻漸和孫柔嘉越走越近,最後兩人走到了一起,並舉行了訂婚儀式。

由於學校的明爭暗鬥,方鴻漸不想在三閭大學呆下去了,於是在暑假的時候,他在等待自己下學年的聘書時,籌劃著如何退掉高松年的聘書,打算在信中痛痛快快地批評校政一下,藉此發洩這一年來的氣憤。

結果他並未接到聘書,而未婚妻孫柔嘉的聘書倒是有的,而且薪水也升了一級。方鴻漸不能在三閭大學呆下去了,而孫柔嘉本來也不喜歡這裡,於是退掉聘書與方鴻漸一同離開三閭大學。

方鴻漸想從桂林坐飛機到香港,然後再回上海,寫信讓趙辛楣給他弄飛機票,趙辛楣回信說他母親也要從重慶到香港,於是他們在香港碰面了。

孫柔嘉此時已有身孕,怕回到上海舉辦婚禮來不及,還要花費大量銀錢,於是他們在香港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在香港趙辛楣的住處,方鴻漸和孫柔嘉遇到了蘇文紈,而此時的蘇文紈已是曹元朗的夫人了。蘇文紈怠慢了方鴻漸和孫柔嘉,孫柔嘉感到受了委屈,回到旅館免不了與方鴻漸大吵一頓。

兩人回到上海後,趙辛楣介紹方鴻漸到一家報館任職,孫柔嘉的父親也在這家報館工作,而孫柔嘉去了姑母那裡上班。

由於方鴻漸父母那裡沒有空房可以居住,他們兩人只能在外面租房住。

孫柔嘉去拜見方鴻漸的父母時沒有給公婆叩頭,婆婆對此耿耿於懷,因而常常敲側擊、指桑罵槐地撩撥她和兒子的關係。

孫柔嘉有兩個妯娌,本來矛盾重重,但有一次聽見公公誇孫柔嘉是新式女性能自立,兩人馬上把她認作共同的敵人,從此盡釋前嫌,一致對外。

孫柔嘉做夢也想不到她成了妯娌二人的和平使者。她們不僅背後對孫柔嘉挑剔誹謗,當面說話也常常暗藏機鋒。

孫柔嘉和方鴻漸二人之間也總是爭吵不斷,他們都想按著自己的意志行事,結果經常發生衝突。

他們為了工作吵,為了親戚吵,為了朋友吵,甚至無緣無故,為了隨便一句話也要吵。夫妻結合猶如冤家相逢,互相把對方當作出氣筒。

孫柔嘉的姑母,獨身一人,和孫柔嘉非常親密,可是和方鴻漸水火不容,這加深了孫柔嘉與方鴻漸之間的矛盾。

後來報館陷入政治風波,方鴻漸辭職不幹了,孫柔嘉讓方鴻漸到她姑母的廠裡去做事,方鴻漸死都不肯,他想到重慶去找趙辛楣,兩人為此事又大吵一頓。

方鴻漸情急之下推了孫柔嘉一把,孫柔嘉撞到桌子邊,手臂把一個玻璃杯碰到地上,保姆李媽衝進來護著孫柔嘉,方鴻漸半推半搡把李媽推出房,不到一分鐘她又回來,說已經給姑太太打電話了,姑太太馬上就來。

為了不和姑母起衝突,方鴻漸選擇離家出走。他一個人在大街上閒逛,思緒亂飛,非常傷心,最後還是決定回家和孫柔嘉和好,可是等他到家時卻發現孫柔嘉已經走了。

故事到這裡嘎然而止,給我們留足了想象的空間。

《圍城》:當你想要突破“圍城”時,那你就錯了

03

所謂“圍城”,如書中人物所說,是脫胎於歐洲成語。英國人說:“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圍城》就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人們不斷的追求成功,而成功之後又會不滿足和厭煩,不停地在兩者之間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是什麼?它是你厭倦的地方,也是你賴以生活的地方。當你離開它後,你又會無比念想那段時間的地方。

人們總想試著衝破約束自己的圍城,可有一天夢想成真時,才發現外面的城牆更高更難,讓他們更加絕望,在新的圍城中他們生活地更痛苦。

當我們將要成為歷史標本的時候才知道,我們都只會迷在圍城之中,因為它衝不出,飛不過,逃不掉,掙不脫。

所以,《圍城》不在於讓我們知道不同的時代有同樣的人生困境,而在於讓我們思考如何更好的面對圍城,如何在圍城內或圍城外更好的生活。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