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調結構推進高質量發展

當前,國家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省正處於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時期。煤炭產業必須順應高質量發展大勢,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才能走上基礎更牢、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後勁更足、競爭力更強的強企之路。

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戰略,以改革為方向,不斷抓轉型、促升級、調結構,安全生產經營狀況持續向好,職工工資收入不斷提高,激發了建設新時代現代化新雙礦的巨大活力。

轉型——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雙鴨山礦業公司是一個有著72年曆史的老煤企,“生產靠人多、做大靠產量、盈利靠高價”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企業要想走得更好更長遠,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轉型發展之路,走集約化之路。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實現集約發展的前提。為了解決粗放型發展的問題,公司大力推進優化系統、減水平、減頭面、減人員的“一優三減”和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四化”建設,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四並重”,構建出了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質量達標的“三位一體”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公司堅持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建立崗位風險防控手冊,通過考試、考問督促熟記於心。落實風險防控責任,對新水平、新採區、新變化及系統、設備、人員、工作面全面開展風險評估,排查系統隱蔽致災因素和重大安全隱患。倡導“工匠”精神,開展“雙礦工匠”評選,打造精品工程,強化精品意識,精心設計、精準施工,做到各工種人人上標準崗、幹標準活、出標準果,有力推進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內部市場化是實現集約發展的關鍵。公司通過學習外埠先進煤企,引進了“內部市場化”經營理念,成立了“內部市場化”和“信息化建設”辦公室,由井下到井上、由煤礦到地面強力推進,實現全覆蓋。通過建立完整的定額體系、計量體系、價格體系、結算體系、考核體系,形成了“每個生產者都是經營者、每種生產要素都有價格、每一天都知道經營結果、每個市場主體都能有效控制、每一件事情都講投入產出”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實現了新的工資分配方式,明確了“幹到給到”,允許單位、崗位之間差異化分配,多幹多掙。得到了實惠的職工更加相信企業,工作幹得更加出色。

技術經濟一體化是實現集約發展的保障。這個公司通過全面實施“技術經濟一體化”,落實總工程師抓生產過程成本控制、總會計師抓經營考核的主體責任,堅持安全效果、生產效率、經濟效益“三並重”原則,把技術管理量化到生產戰線,把技術節支措施前置到方案、工藝、施工“三大設計”當中,全面推行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包機制”“物資超市”等措施,建立了技術創新工作室、電氣工作室、衝擊地壓研究工作室和科技實驗基地等創新平臺、攻關小組近30個,開展技術攻關,不斷提高技術經濟貢獻率。

升級——礦井升級、隊伍升級、裝備升級

隨著礦井採深不斷增加,災害越來越多,系統越來越複雜,開採難度增加,資源減少,產量規模縮小,這些不利條件都是制約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的“攔路虎”。建設安全高效礦井,技術必須更加科學,系統必須更加合理,設備必須更加先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公司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了礦井升級、隊伍升級、裝備升級。

礦井升級。圍繞建成三個行業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四個行業一級安全高效礦井的目標,這個公司關閉退出兩個資源枯竭、災害嚴重的生產礦井,大力實施技改增能,對現有礦井進行技術改造,優化系統環節、開拓佈局、生產格局、工藝流程,自主研發的“煤礦井下巷道用錨索支護釋放壓力裝置”、設備信息APP平臺開發應用、發電機組餘熱應用等項目均為公司建設安全高效礦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110工法”工藝的應用,不僅在各礦改進了沿空留巷方法,而且在公司大傾角工作面、厚煤層工作面和衝擊地壓工作面,均得到了全面推廣。此項工作中,公司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研究,針對各礦具體生產條件,按照“一面一策”的原則,進行了多方嘗試,對施工所採用的各項參數反覆優化修正,探索出了具有雙礦特色的應用新路徑。今年10月13日,全國第七次“110工法”技術交流培訓會在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召開,為公司推進“110工法”給予了極大的鼓舞,堅定了信心。

隊伍升級。精兵才能強企,精幹才更高效。公司著力打造“五型班組”、“王牌”隊伍,下大力氣打造採掘重點隊組,為重點隊組配備先進的設備、優質的人才,創造安全的環境、有利的條件,給予豐富的資源、優厚的政策,要啥給啥,全力支持。2018年,在關閉兩個礦井、退出產能172萬噸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1100多萬噸的總量規模,採掘重點隊組功不可沒,貢獻突出。8個採煤重點隊共完成產量912萬噸,佔總產量的76%;26個重點掘進隊進尺54939米,佔全公司掘進進尺的41%,成為了企業發展的“壓艙石”和“生力軍”。這個公司還實施全面軍事化管理,開展全員軍事化訓練。2017年5月初,從機關到煤礦,再到地面單位,幹部工人們學習《責任勝於能力》《沒有任何藉口》《細節決定成敗》三本書,並以一個“兵”的身份,從立正稍息開始,接受軍隊操練、體能訓練。全員軍訓過程中,重點針對“三違”人員進行過“六關”的強制性軍訓。軍訓以來,共有330人被實施強制性、全封閉軍訓,其中包含5名礦副總以上領導;2名初級管理人員因工作造假被撤銷職務;14人返崗後再次嚴重違章被依法解除勞動關係。三年來,全公司累計開展軍訓580期,輪訓幹部職工16567人,佔在崗人員的91%,切實增強了職工隊伍的執行力和戰鬥力。

裝備升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公司引進應用現代化生產設備設施,一大批高科技設備在各煤礦“落戶”。在東榮一礦建設了東北三省僅有人工干預智能化綜採工作面,實現巷道監控中心可視遠程控制開停機、採場無人操作,創新了“無人跟機作業,有人安全值守”的開採方式,用工由原97人減少到47人,月單產翻了一番,此技術填補了龍煤集團乃至東北三省智能化採煤技術上的空白。自主研發的井下巡檢機器人,在煤礦逐步推廣應用。東榮三礦井下水泵房和中央變電所使用了防爆輪式巡檢機器人,用於設備運轉情況檢測分析和預警;在皮帶處使用大傾角防爆軌道巡檢機器人,用於監測皮帶運行情況和有害易燃易爆氣體預警;在皮帶機尾處使用固定值守機器人,用於識別和記錄大塊矸石、錨杆、道木、鐵管等大塊物料、長杆利器並控制皮帶機開停運行。

調結構——調整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人員結構

雙鴨山礦業公司因煤而生、靠煤發展,但煤種單一,長焰煤為主,煤化度低,發熱量低,煤炭市場價格低,即便在煤炭市場形勢最好的時期,長焰煤的價格依然處於劣勢。改變這種局面,不僅要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降低人力成本,調整人員結構也勢在必行。公司提出了“依託煤,不唯煤”的發展理念,煤與非煤並重,實現了“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齊頭並進,呈現了以煤為主、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

調整產品結構。“客戶要什麼樣的煤,我們就提供什麼樣的煤。”3年來,這個公司從井下工作面開始抓煤質,以卡計價定收,建立了“每天煤質半小時例會”制度,緊盯市場需要生產加工適銷對路產品,針對市場需要和客戶需求,採取科學配採、科學摻配、科學洗選後的煤炭產品分為動力煤、優質煤和精煤3個層級,每個層級根據發熱量和客戶需求進行標號,既能夠符合客戶的產品需求,又能實現效益最大化,有效促進了煤炭營銷工作,有力推進了300萬噸精煤、300萬噸優質煤、600萬噸動力煤產品格局的形成。同時,經過多次配比試驗,成功開發出“龍雙5號”特色品種,爭得了更多的客戶,擴大了雙礦精煤外埠市場份額。2018年,在原煤總產量穩定的情況下,通過提升煤質、做優產品,實現了創效增收。

調整產業結構。“立足煤炭生存為基,外闖市場發展為主”,本著這個發展理念,雙鴨山礦業公司內挖潛力、外拓市場,鐵路運輸、發電供電、加工製造、基本建設、後勤服務、生態農業、餐飲服務等非煤經濟蓬勃發展、全面搞活,非煤收入逐年增長。3年來,通過政策支持引導,鐵路運輸、發電供電、機械修造等傳統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雙煤機電公司產值突破1億元,輔業機修廠產值達到2000餘萬元,煤礦機修廠產值完成1000餘萬元;虹焱熱電公司優化配煤管理,燃煤成本同比減少近千萬元;供電公司開發新用戶,增銷電量790萬度、創收近600萬元;鐵路運輸部新增吉林建龍、中車集團等多家用戶,增加發運量9.5萬噸,創效100餘萬元。瓦斯發電、等離子截齒、廢鋼鑄造、綠色種植等新興產業現已初具規模;沉陷區光伏發電、煤炭地下氣化、煤基燃料等高新產業正在快速推進;生產供暖、後勤服務、工傷護理、被服加工等領域實現創新發展,非煤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2017年非煤收入實現近10億元,佔總收入的18%;2018年達到13億元,佔總收入的21%。

調整人員結構。公司通過實施組織化轉崗,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壓減了用工總量,在崗人數從2015年初的38707人減少到現在的18448人。大力實施人才興企戰略,為了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專門為人才搭建了管理、專業、技能“三通道”,技術工人、專業人才可以與管理人員一樣“晉升”,享受更高級別待遇,實現技術工人和專業人才“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社會有地位”;與黑龍江科技學院和黑龍江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引進人才,針對急缺人才舉辦專場招聘會,共招聘各類專業畢業生33人,變招工為招生;開展“黨委建核心、黨支部創堡壘、黨員爭狀元”活動,加強了黨員隊伍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讓職工共享發展成果

雙鴨山礦業公司黨政班子千方百計為職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時刻把職工群眾利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

工資收入情況是職工非常關注的。公司領導在到各礦井下工作面與工人談心的時候,一句“幹到給到”最讓職工貼心。建設安全高效礦井,受益的是工人。東榮一礦綜採一隊工作面最先使用了人工干預智能化設備和技術,工資翻番增長,工人們發自內心地說,這錢是黨給的。

實行內部市場化管理,受益的也是真正幹活的人。這個公司通過市場化管理,確保工資收入與效益效率同步增長,分三步實現採掘工月人均工資過萬、井下工人月人均收入過萬、煤礦在崗職工月人均收入過萬。

對薄煤層工作面,炮採是很方便有效的方式,但公司以人身安全為重要前提,仍然堅決不用。投入專門根據工作面特點定製的薄煤層採煤機,目的就是一個——安全。

為了給職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雙礦公司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修繕“兩堂一舍”改造礦區街道,美化廠礦庭院。職工食堂都有熱氣騰騰的飯菜,不僅種類多,而且乾淨衛生,可口美味,讓職工吃得放心、吃得舒心;職工浴池的水溫都是剛剛好,讓升井的職工隨時都能洗上乾淨的熱水澡;職工宿舍裡乾淨整潔,讓職工住得滿意、住得舒服;每年都組織先優模範、技術骨幹和患病職工,進行健康療養或疾病療養。

隨著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煤礦職工衣食住行發生了很大變化,買小汽車的越來越多,而且一次全款到位,生活多了許多久違的幸福感。

讓工資收入多起來,增強職工的獲得感;讓工作條件好起來,增強職工的安全感;讓居住環境美起來,增強職工的幸福感。3年來,雙鴨山礦業公司累計籌集資金18億元,優先償還了涉及職工的各種欠賬。在崗職工人均工資2016年達到42802元,2017年達到55562元,2018年達到66391元,採掘一線還要遠遠超出這個數字。如今,人們眼裡的“煤黑子”不僅掙上了高工資,腰包鼓了起來,而且工作條件越來越好,成了讓人羨慕的“煤亮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公司實施了精準扶貧戰略,為貧困職工建檔立卡,做到了一戶一檔案、一措施、一計劃,針對每個家庭不同的致貧原因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和脫貧計劃。公司還與雙鴨山市政府共同編織了民生保障網,確保了“兩不愁、三保障”。東榮一礦創新模式,建立了“礦工家屬創業孵化基地”,開辦被服廠,培養職工家屬生活技能,學手藝不僅不交學費,同時還能掙錢,讓職工家庭堅定了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通過破解問題、創新理念、落實措施,各項工作呈現長足發展之勢。

“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幹才能夢想成真。”相信龍煤雙鴨山礦業公司一定能夠把握有利契機,科學研判局勢,在自我革新、自我發展上破浪前行,蓄力達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