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搞医疗、恒大造车、碧桂园养猪!龙头房企搞“副业”路子太野

融创搞医疗、恒大造车、碧桂园养猪!龙头房企搞“副业”路子太野

近两日,医疗行业再次迎来一位房企。

拉着母校清华大学的手,有钱人孙宏斌跑到青岛花45亿建了一个医疗中心,正式挺进医疗产业。

吃瓜群众集体黑人问号脸:不是说缺钱吗?怎么还豪掷几十亿去做其他行业?

天真,在搞副业上,房企从来不缺钱。他们一面喊着“我们找不到一个和房产赚钱前景相当的行业”,一面开始积极开拓“副业”,而且涉足的行业五花八门。

房企搞副业到底有多野?你绝对想不到。

白骑士融创:我们搞的不是副业,是投资美好生活

2018年、2019年,对于外界关心的融创多元化发展,孙宏斌每次的回答都很统一:

融创没有多元化,我们就是房地产+。

好吧,你说融创没搞副业就没搞吧。2017年收购万达旗下、价值2000多亿的13个文旅项目,成为国内文化旅游地产最大的持有者之一,只是你融创喜欢做白骑士,危难时期救兄弟一把而已。

还有那个什么以“桃源+”为核心的战略,最终还计划搭建包括文旅、商业、健康、养老乃至更多维度的“桃源生态”,也是只为了通过更好的产品促进城市新一轮更新,聚焦消费升级,实现融创一直强调的“地产+”美好生活理念,并非是想一举进入健康和养老产业。

那2018年先后进入商业和农业板块又是什么情况?

2018年,一直以住宅开发为主营业务的融创还与盛煦地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首次以基金形式涉水商业地产存量市场;涉水商业地产后,融创又跑到海南推进“共享农庄”模式,进军农业板块。

你看,虽然融创嘴上不承认自己搞副业,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今年又大举进军医疗行业,融创早已在“搞副业”,啊不,投资美好生活上越走越远了。

霸道总裁恒大:你的生活我全包了

要说房企搞副业,恒大必须拥有姓名。

大约是觉得,像张塘主那样做房地产这一个鱼塘的总裁太没意思,所以,转身就跑去承包14亿中国人的生活:

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的生活都被我包了。

吃、穿、住、用、行,凡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恒大几乎都有涉足,有些还做的风生水起。

虽说居家生活“吃”最大,但恒大足球队成立的时间要比粮油还早2年。早在2010年便成立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如今已家喻户晓,是获得中超联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

足球队成功后,恒大开始了“两进”食品领域的行动。为啥是两次?因为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在出品了恒大兴安大米、恒大豆油,大众熟知的恒大冰泉,还有国人不熟悉的乳制品后,恒大在2016年以27亿忍痛卖掉了粮油副业;不过不服输的恒大,又在2018年杀回了农业市场,不知这次还会带来哪些农业产品。

然后就是“用”和“行”。恒大童世界、恒大水世界和恒大养生谷,皆是恒大涉足文化、旅游以及健康养生产业后做出的产品。

不过以上跟恒大的副业“新宠”高新科技相比都是小儿科。去年才签约中科院共同探索高新科技领域,今年的新能源汽车恒驰便进入人们的视野,速度令人吃惊。

虽然还没有涉足“穿”这个领域,但看着恒大的版图越做越大,我就在想——

住恒大盖的房、吃恒大产的粮、穿恒大裁的衣,开恒大产的车,看恒大足球队的比赛”这种生活状态,还需多久实现?

万科:华东每2颗费列罗就有1颗来自万科冷链物流

把时间回溯到2010年前后,当时的万科掌舵人王石公开表示:

万科永远只做住宅,其他什么都不做。

话音刚落,万科就向商业地产敞开怀抱。真的是——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打破既有界限后,万科开始在商业、物业、长租公寓、养老等非住宅板块有所作为。

这其中,做得最好、最被大家熟悉的万科物业,不仅在2018年实现了98亿元的营业收入,还创设了国内首家物业行业二手房专营店「朴邻」,颇受业主的认可。

2018年,万科正式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将触角伸往非房产领域,植物园林、冰雪事业、美丽乡村、冷链物流、未来城市.....进入的行业你想都想不到。

今年8月,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媒体交流会上,万科首席运营官张旭无比骄傲的表示:

华东地区每2颗费列罗就有1颗来自万科冷链物流,每5根薯条就有1根是万科冷链物流服务的!

天哪,为什么要说出来,以后每次吃费列罗和薯条,我都要想到万科。

哦,忘了告诉大家,万科还中标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项目。以后会不会每2家滑雪场都有1家与万科有关?

“不忘本”碧桂园:我要回去种田了

龙头房企三剑客,一个专注造车、一个跑去做物流,剩下的碧桂园又去干啥了?

嗯,我们熟悉的凤厂去养猪、开发机器人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2018年以前的凤厂还是这样的碧桂园:

布局长租公寓、拆分并上市物业公司、积极为祖国和自己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018年后,碧桂园画风突变,开始跨界养猪!

对此,杨国强说:“40年前我种田,40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看来,没忘本的杨国强如今要回来振兴乡村了。

可是为什么要回来种田?是觉得房子不好卖了?还是觉得物业费收的太低?

还没等大家想通这件事,碧桂园又丢出一个重磅炸弹,他们要开始造机器人了。

这下碧桂园业主们慌了:我们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弃我们而去。

别紧张,碧桂园养猪也是为你们服务不是?想想小区下面的凤凰优选?

业主们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赞叹:这以后能吃到更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了。

至于机器人,跟业主并不会产生直接关系,它以后是来抢建筑工人饭碗的。

篇幅有限,在此就只罗列4家领头房企的“副业”。据我所知,近2年,保利、华润、龙湖、世茂、绿城等多家标杆房企也是纷纷涉足各种“副业”,虽然他们的“正室”是房地产,而且也没有被边缘化。

不过也有把房地产“玩”成副业的房企,比如万达。对于房企们的越来越“不务正业”,虽说业内众多纷纭,但有一种看法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不管房企副业做多少、副业做多大,最终还是“服务”于房地产这个主业。

2018年,万科在更名的同时,还将自己的定位由住宅供应商扩展为“城市配套服务商”。这准确的描述出了未来城市给房企设定的企业定位。

改革开放40年,同其他行业相同,房地产也进入转型阶段。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需要的一定不也是只会盖房子的房企,而是多面手,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有。

房企搞“多元化”看似犹如无头苍蝇,实则是在提前占领高地,一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未来说不定就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法宝。比如,万科参与冬奥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恒大和碧桂园强势进驻农业市场。

未来,房子将从钢筋混泥土浇筑的冰冷盒子变成高科技、智能化、有温度的城市平台,地产开发商也将成为城市服务商,他们通过这个平台,不仅仅能够服务他们的业主,还将能够服务城市每一位居民,市场面更加广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