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近日CBA體測中,上海隊中鋒張兆旭,在深蹲測試中,因為槓鈴不慎滑落,導致了腰部受傷,被送醫院就診。但是受傷的張兆旭沒有得到多少同情,

因為很多生活中的健身愛好者,能完成100公斤深蹲,雖然不能說人人都能吧,但是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並不算難,而且深蹲的難度和體重相關,張兆旭體重在110公斤以上,成功深蹲自己體重,在健身房裡都只能算新手水平,而且張兆旭的動作只能勉強算半蹲,難度就更低了,所以很多人,都展開了對張兆旭的聲討。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張兆旭深蹲

這點上,我作為健身愛好者也承認,深蹲100公斤,在健身房裡並不算一個多大的成就,尤其是對於練健美和力量舉的人來說,深蹲100公斤可能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但是也不能因此嘲諷球員,特別是張兆旭。

一來,張兆旭腰部一直有老傷,深蹲這種運動,稍有不慎動作變形,對腰部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二來,張兆旭有2米21的身高,不僅遠超常人,在CBA也是屬於前三位的身高,即使放眼全世界的籃球運動員中,也是少有的大個子籃球運動員,這樣的人,做力量舉的難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因為他的軀幹更長,力矩更大,所以同樣的重量,在他這裡難度絕對要大很多。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張兆旭

如果關注過,力量類運動比賽的朋友,都會發現,包括舉重和力量舉,在體重相當的情況下,總是身高更矮的選手更容易出成績,其實也說明了這點。

更別說大多數的健身愛好者了,都是普通人的身材級別,甚至於說高水平的健美和力量舉運動員,身高也就1米7-1米8這樣,高一點的也就是1米9,比如說力量舉領域的兩尊大神,雷-威廉姆斯和尤帕,兩個人的身高都不到1米85,但是是世界上力量舉成績最好的運動員。

甚至說那些力量舉成績非常出色的美式橄欖球運動員,比如NFL運動員,平均身高也就是1米88,2米以上的運動員非常少,歷史上最高的人才2米13,2米2以上的大個子做力量舉是什麼感覺,他們根本不能體會的。

再有半程的問題,其實這是因為籃球運動員在場上比賽,使用力量的模式,更適合練半蹲,而不是全蹲,不用說張兆旭,我們就說,前段時間,因為腿舉530公斤,而被遼寧隊新外援斯蒂文森譽為“怪物”的韓德君,他的力量素質不用說吧,但是他在做腿舉的時候,也只是半程,完全沒有下去。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韓德君的腿舉

再比如,說一個更厲害的,目前的世界籃球第一人勒布朗詹姆斯,他的深蹲,也只是半程不到。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退一步說,就算張兆旭真的“不努力”,那麼中國這麼多喜歡打籃球的人,而且從網上也能看出,中國喜歡健身的人的數量是挺多的,數以萬計的籃球愛好者裡,怎麼著也得有個幾百個喜歡健身,練力量舉的吧,但是人影呢?真的能代替這些男籃國手的話,就算不打職業,當網紅也早出名了。

​本人是健身愛好者,很喜歡在健身房裡練這些力量舉動作,也很反感有人說健身房裡練出的都是“死肌肉”,但是反過來說,健身房裡的動作玩的再好,也不能替代吃飯的技術。對中國籃球來說,搞體測是對的,因為我們沒有一些體育強國那樣的人才儲備,平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沒到頂尖水平,抓基本素質是對的,但是有的事情搞偏了,應該有更完善的體測制度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