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文丨飯飯媽

前幾天剛回到家裡面,就發現大寶和二寶兩個人在屋子裡面亂竄,屋子裡面所有的擺設都被他們弄得凌亂不堪。

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感到十分的生氣,瞬間訓斥兩個兄弟,在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還表現出來比較傷心害怕的情緒。

沒想到我進了廚房做了一頓飯之後,剛出來,孩子又開始了之前的行為,我越想越生氣,讓兩個孩子罰跪。晚上的時候看到孩子膝蓋出現烏青的情況,又是十分的心疼。

後來夜裡和丈夫討論,想到是不是因為孩子剛好到了兩三歲的狀態,所以心理上出現了這些變化?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我們也會發現,大部分孩子在兩三歲左右就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可能有一部分寶媽總覺得孩子有可能是因為肢體逐漸的協調的關係。

之前一直觸不到、摸不到的東西,現在可以自行的去觀察,所以孩子表現出來比較活躍的狀態,喜歡爬上來爬上去。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可能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樣簡單,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有這樣的行為呢?

可能就是他們心理上所出現的一個階段,導致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有一致性,而我們兩個人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發現大寶和二寶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進入了對於空間敏感的階段。而一些心理學家也認為孩子這樣的行為是進入了“空間敏感期”。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當我家孩子出現了這些問題之後,我也和閨蜜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她也表現出來十分煩躁的情緒,認為自家孩子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而當我說到了上面問題之後,她也進行了一定的思考,詢問其他周圍的寶媽,大家也都有同樣的感受。甚至除了上面所說的喜歡東爬西爬之外,還有很多的表現。

1、喜歡躲貓貓

有些時候你在家裡面和孩子玩耍,會發現他們比較熱衷於躲貓貓的遊戲。

“媽媽媽媽,你來猜一下我到底在哪?”

“爸爸,我們一起玩捉迷藏吧”。

雖然父母可能覺得有些幼稚,但孩子還是熱衷於此。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也會發現孩子有些時候躲到窗簾下面,有些時候爬到衣櫃裡,還有可能直接睡在床底。

這樣的行為,雖然讓父母感到十分的生氣,但是孩子卻十分的歡喜,並且總是玩不膩的樣子。

2、扔東西樂此不疲

孩子有空間敏感的階段,大家也會發現孩子過分的調皮,為什麼這樣說呢?

剛剛你收拾好的東西他一下子又要扔掉。特別是孩子喜歡玩的玩具,明明擺放的非常整齊,一轉眼,孩子就有可能直接扔的滿屋子都是。

看到這樣的情況,媽媽訓斥也不是,讓孩子收拾好他們也不願意,最重要的是,孩子一般就會選擇在最整齊的時候,將它們扔出去,有種搗蛋的感覺。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3、玩積木又會繼續搗亂

除了上面所說的一些行為之外,有些孩子也喜歡堆積木,但是大家也會發現,在孩子兩三歲以後,就有可能將自己搭的積木堆好後,又一把推翻的行為,這時候父母不能理解,可能也會感到十分的疑惑。

孩子在下次將積木堆好之後,又有可能直接繼續推倒,這其實就是他們對積木的樂趣。實際上,也和我們所瞭解到的空間感有著一定的聯繫。

4、要有自己的空間

在這個階段,大部分人也會發現孩子比較喜歡一個人待在衣櫃裡面,或者說是用被子蒙著自己的頭,孩子想要給自己建立一個私密的空間。

因為在這個階段,他們認識到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而自己這種所謂的蒙被子,藏衣櫃就是他們對於空間的理解。

當然我們上面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空間敏感期呢?關於空間孩子就會表現後來怎樣的狀態,父母又應該如何去應對呢?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01什麼是“空間敏感期”?

正常情況下,在孩子年齡從0歲到6歲都會存在一定的空間敏感階段.等他們慢慢長大之後,這種表現就更為明顯。

一般情況下,孩子會發現不同物體與不同物體之間的距離,同時他們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不斷的去感知。

除此之外,還會利用動作感受到空間存在的感覺。比如說扔東西或者上面所說的推積木,又或者說爬來爬去感知長寬高等。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會表現出來以下的特點。

1)對事物立體狀態表示好奇

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積木也都是正方形、長方體或者其他的三角形,其實這也是根據孩子本身的特點,以及這個階段所應該玩的玩具而製作出來的。

當孩子在三歲以後,自我意識更加明顯,那麼他們對於一些立體狀態的觀察就會比我們更加仔細。

2)感知事物分離

孩子為什麼喜歡把一個東西從高扔到低?又喜歡將一個完整的事物推得比較分散的?

其實就是因為對於空間的感覺。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就是一種空間感的變化。

3)會辨認方向

除了身體本身的一種感知之外,孩子還有可能通過思維方面的差異表現出來空間感。

當然這種行為就是孩子年齡稍微大一點,比如說會分辨東南西北上下左右。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02在孩子不同階段,表現出來的“空間敏感”狀態不同

2歲左右:隨意注意事物分離

或許在某一次自己不小心將積木推倒之後,孩子竟然發現積木可以分散。又或者在和爸爸媽媽玩耍的時候,發現將玩具扔到下面的時候非常有趣,這其實就形成了孩子這樣的習慣,而這也只是他們在兩歲左右時候的表現。

3歲左右:嘗試自己印證內心所想

三歲孩子並不像我們所見到的兩歲孩子那樣單純,他們會思考周圍的事物,同時利用自己的思維去辨別判斷。所以當發現推東西、扔東西真的可以實現的時候,他們就會樂此不疲。

4歲左右:瞭解到空間狀態

4歲孩子慢慢的成長,就會像我們上面所瞭解的那樣,分辨東南西北以及空間的私密性,這時候孩子也會喜歡躲貓貓,或者說藏在一些窗簾裡面。

那麼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作為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面對孩子的“空間敏感期”,訓斥、打罵當然不可取,根據我們對於一些孩子的觀察,建議寶媽需要這樣做。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03聰明的父母,懂得合理引導孩子度過“空間敏感期”

①保持冷靜的狀態應對孩子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在孩子嬰幼兒階段,其實是屬於他們不斷成長不斷髮育的過程。如果是以一種過分暴躁的狀態去應對孩子,只會讓他們十分的痛苦,甚至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但這就缺少了孩子在童年階段本應該屬於孩子的童真。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的保持冷靜,即使孩子過分的調皮,我們也應該考慮如何去剋制自己內心想要訓斥孩子的衝動,避免給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②觀察孩子的興趣並且表示自己的期待

雖然孩子是一個調皮的階段,但他們也是一個成長能力最強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的空間敏感程度非常強,所以聰明的寶媽可能會發現,孩子對於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

如果可以我們可以去發現孩子所存在的一些潛力,鍛鍊他們本身的空間想象以及空間思維,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③給孩子一定發揮的空間

不管怎麼說,孩子在這個階段確實會經歷的空間敏感期,而每一個孩子經歷這個階段之後,所留下的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可能聰明的家長會考慮如何去培養孩子在空間敏感期的空間、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大部分的專家可能會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定的玩具。比如說幾何型的玩具,有立體感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考慮和孩子多多進行一些空間活動,除了所謂的搭積木之外,也可以進行一定的翻滾,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看看上面所說的幾點,相信大家也都理解了孩子在空間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考慮如何去培養孩子?

而不是以一種暴躁的狀態去面對他們,除了上面所說的三點,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進行一定的瞭解探索。考慮到如何培養孩子好好地度過這個階段,同時有一定的收穫。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04結語:

正所謂“優點的另一面是缺點,缺點的那一面是“優點”,我們在發現孩子調皮的時候,也應該思考孩子表現出來這樣的狀態,到底是否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空間敏感期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但是如果父母進行一定的引導教育就可以讓孩子變得更為優秀。

你家孩子處在“空間敏感期”,做過什麼讓你生氣的事情嗎?而你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爬高、扔東西、推積木,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父母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