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IIoT)憑什麼“上位”?

工業物聯網到底是什麼?

時至如今,大家仍然眾說紛紜,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有人狹義的理解為就是生產工廠用上了物聯網技術,即所謂的智慧工廠;有人廣義的理解為所有工業行業用到的物聯網技術都是工業物聯網。

這恰恰說明了工業物聯網仍然是不斷變化和演進的一個事物,這裡有兩個元素是確定的,那就是“工業”與“物聯網”,工業物聯網就是工業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是符合工業行業需求並能提高行業效率的物聯網技術。筆者更認同廣義的工業物聯網的概念。

在9月18日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發佈了華為電力物聯網方案的架構(如下圖),這便是工業物聯網應用的典型案例。從這張架構圖中可以看到工業物聯網是一個工業終端的智能感知,控制與信息傳輸,大數據與雲計算和行業應用相融合的綜合體。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華為電力物聯網方案的架構(來自於華為全連接大會)

工業物聯網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相對於消費物聯網(CIoT),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以超過大家預期的速度向各個行業滲透。工業機器人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AI),雲與邊緣計算技術,物聯網,5G和VR/AR等技術正在加速融合到工業物聯網的應用當中。

工業物聯網的市場空間有多大?以下是幾家知名的諮詢公司給出的有關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的預測: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等原因,幾家公司對IIoT市場規模的預測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絕對市場容量和增長率都是非常巨大的。海量的工業連接的快速增長支撐著這一巨大市場的發展。

根據IoT Analytics今年8月份的數據報告,截止到2020年,全球工廠裡面的設備將有50%會通過各種網絡技術連接到網絡中。到2023年,工業物聯網聯網終端數量將超過消費物聯網的聯網終端數量。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未來幾年,我國的工業物聯網規模也將快速發展,有專家預計到2021年,我國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

6450億元,超過900億美金,這也基本符合諮詢公司IoT Analytics的市場預測範圍。

目前,製造業、零售業、交通行業以及能源行業對工業物聯網非常感興趣,如我國當前對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非常重視,這也是華為在全連接大會上發佈電力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原因之一。

在生產製造領域,在今年年初,三一重工與中興通訊在長沙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智能製造產業升級,加速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工業物聯網憑什麼“上位”?

相對於消費物聯網來說,工業物聯網的起步要稍晚,那憑什麼預測在2023年將趕超消費物聯網?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驅動因素:

1 政府的干預

工業物聯網的引領者主要是德國,美國,日本和中國。以德國為例,21世紀初,看著美國IT企業在信息領域發展迅速,另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亞洲國家加入到了全球製造業競爭當中,德國傳統制造業危機感倍增。

與此同時,原材料的成本和能源以及人力成本都在增加,消費者對終端產品的要求更加差異化,這讓生產企業倍受壓力。德國政府和企業都希望能夠改變固化的生產思維模式,將新一代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融入工業體系,打造更加“柔性”和高效的生產線模式。所以,在2013年4月德國正式推出了“工業4.0”概念,並組建了一個由政府、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共同參與的大項目團隊;對美國而言,軟件和信息技術發達,但是由於長期“研發在國內,生產在國外”的理念,使得美國的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呈現出落後的局面。

隨著美國能源問題的弱化,美國希望工業製造業能夠迴歸,因此需要發展工業物聯網技術;而中國作為生產大國,產業鏈非常完善,但是高端的工業自動化技術和核心的信息技術匱乏,加之人口紅利的不斷喪失,所以中國政府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希望籍此打造一個既大又強的工業化生產格局。

2 企業和市場的需求

像西門子和GE這樣具有壟斷性質的大型企業本身對工業物聯網並沒有太迫切的需求,因為他們有能力和資金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工業物聯網只不過是能夠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效率和利潤率而已。

在某些國家,真正對工業物聯網有需求的是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絕大多數缺少相應的技術積累和資金實現本身的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所以迫切的需要工業物聯網技術以提高效率和利潤,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而這些中小型企業是那些大型企業的客戶或產業鏈裡的組成部分,這些企業的良好發展反過來可以促進那些大型企業的發展。這才是那些大型企業願意參與國家或政府層面的工業物聯網發展平臺的真正動機。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西門子的數字化工廠軟件平臺Mindsphere的客戶就是廣大的中小生產企業。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是德科技的支持工業4.0的數字化工廠軟件平臺PathWave同樣適用於一些數字化轉型的工業企業,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和預診斷能力能夠大大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水平。(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PathWave白皮書瞭解詳情)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3 相關技術的推動

工業物聯網的技術同樣分成兩大類:工業化技術和信息技術。工業化包括工業機器人技術,增材製造技術(3D打印)和傳感器技術等;信息技術包括蜂窩/數字通信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技術和數據鏈技術等。這些技術的發展和相互融合,推動工業物聯網以超出人們預期的速度發展。

日本是工業大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一開始對工業物聯網技術並不太感冒,認為這只不過是工業自動化的一次升級,然而工業物聯網應用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工業自動化升級的範圍,日本認識到由工業物聯網引導的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所以在2015年,組織成立“工業價值鏈倡議”,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奮起直追。可見,相關技術對工業物聯網的驅動已經超出了行業的預期。

物聯網通信技術早已經應用到工業領域的各個方面,如工業網關用到的WiFi技術,LTE技術, 智能水錶用到的LoRa,NB-IoT技術等,電網或礦山目前使用的230M 4G LTE專網等等。這些技術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工業物聯網的發展,但是在精密的閉環工業控制中對通信實時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而高速率,低時延(<1ms)和海量容量的5G通信技術的商用,把工業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5G工業聯盟(5G ACIA-5G Alliance for Connected Industries and Automation )在幾家大公司的倡議下於2018年初成立。在我國,5G在電力,航空,高端器械製造,自動駕駛等工業領域的研究開發受到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高度重視。是德科技(Keysight)也是5G工業聯盟的成員之一,為5G工業物聯網測試提供測試解決方案。(點擊文末按鈕可以下載白皮書瞭解是德科技的5G測試方案或物聯網測試方案。)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部分5G ACIA成員(數據來源:www.5g-ACIA.org)

華為也是5G工業聯盟的成員,前面提到的華為的電力物聯網解決方案就是基於5G無線數據傳輸的物聯網技術。新的工業物聯網終端或實體,如電機,機器人等,見下圖。(來源於5G工業聯盟白皮書)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不同於傳統的物聯網終端,有些終端處在嚴苛的環境中或複雜的應用環境中,對測試提出了新的挑戰。5G 工業聯盟正在致力於相關的測試標準的研究和制定。作為全球5G測試的領導者,無疑是德科技(Keysight)會參與其中。

可見,政府干預,企業需求以及技術驅動是拉動工業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三駕馬車。相對於消費物聯網,具有後來居上的氣勢。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工业物联网(IIoT)凭什么“上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